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催化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制备油酸甲酯,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数据显示:醇油摩尔比为4:1、在催化剂的用量为4 wt.%、反应温度70℃的条件下反应90 min,油酸的转化率达到92.7%,且该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利用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分析游离甘油的方法测定酯转化率,探讨了酯交换反应中水的含量、醇油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加入方式为条件变量时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水含量6%,醇油摩尔比4∶1,反应时间12h,温度45℃,甲醇分三次加入,在此条件下该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的酯转化率可以达到45.2%。  相似文献   

3.
以棕榈酸化油为原料微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棕榈酸化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和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160w,微波反应时间11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7:1,催化剂用量2.50g(相对于100g的棕榈酸化油),在此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98.78%。与传统的水浴加热相比,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速率快、耗能少、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下NaHSO4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固体催化制作用下高酸值脂肪酸和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研究硫酸氢钠催化脂肪酸和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微波反应时间、醇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160W.微波反应时间6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用量5.0g(相对于100g的高酸值脂肪酸),在此条件下反应产率达到92.34%;结论:固体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可以达到较高的酯转化率,且硫酸氢钠难溶于反应体系易于分离.与传统的水浴加热相比,采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速率快、耗能少、产率高。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甲醇气相氧化制甲酸甲酯的工艺条件,讨论了催化剂中的V/Ti比,原料中的醇氧化,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与甲醇等低级醇发生酯交换反应而制得的产物,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实验探讨了NaF/Al2O3催化餐饮废油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利用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讨论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9:1、催化剂用量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62℃、反应时间90分钟.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脂肪酸和甲醇为原料,固体酸硫酸锌为催化剂,研究了脂肪酸和甲醇酯化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以测定不同醇油摩尔比、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催化剂浓度条件下脂肪酸的转化率。结果表明:脂肪酸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7∶1,反应时间为70min,催化剂用量4g(相对于100g的脂肪酸,下同),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56.59%,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辐射加热具有实验装置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速率快、后处理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氧化钙负载氟化钾催化动物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制备KF/CaO固体碱催化剂,并应用于动物废油脂-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及酯交换反应的条件.试验表明:当CaO用质量比为30%的KF溶液浸渍8h,560℃焙烧4h,醇/油摩尔比为7:1,反应温度为80℃,时间2.5h,催化剂用量为油脂质量的1.6%时,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可达92.3%,且生物柴油易分离,主要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磺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废弃玉米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备了稳定性好的基于-SO3H Bronsted酸型离子液体,考察其催化废弃玉米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催化性能.考察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吡啶丁基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较好,在反应温度170℃,n(甲醇):n(玉米油):n(离子液体)=12:1:0.057,反应5h,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37.5%.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酸性离子液体[HNMP][HSO4],用于催化潲水油制备生物柴油,并研究了实验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剂油摩尔比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140℃,醇油摩尔比为11,剂油摩尔比为0.08条件下,酯交换反应转化率为90.28%。  相似文献   

11.
猪油制备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旌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2):127-131
以猪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乙醇胺合成烷醇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真空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配方和反应条件:n(甲酯):n(二乙醇胺)=1:1.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h,真空度0.07MPa,催化剂用量0.6%(基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烷醇酰胺的收率达95.45%.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为猪油的综合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2.
纳米Nd2O3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以纳米Nd2O3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最佳条件为n(柠檬酸):n(正丁醇)=1:4.5,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1.0%,反应时间3.0h,温度114-158℃,酯化率88.9%,产品纯度98.92%,并对合成的产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镁铝水滑石固载K2Cr2O7催化剂HT-Cr2O72-,将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用于催化醇的液相氧化反应,并以2-吡啶甲醇的氧化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溶剂、催化剂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苯、三氟甲苯等溶剂更有利于反应进行,2-吡啶甲醇转化率随着温度上升明显提高,该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醇类化合物的高选择性氧化转化;和其他固体催化剂用于液相醇氧化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转化数(TON)。  相似文献   

14.
以L-脯氨酸离子液为催化剂,对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合成苹果酯的催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酯醇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种类和用量及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0∶1.4,催化剂用量为2.0 g/mol乙酰乙酸乙酯,带水剂环己烷为40 mL,110℃下反应3.5 h,苹果酯收率达到88.9%.反应结束后,通过简单的萃取操作,可使催化剂回收和重复使用.循环使用4次,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Bmim]BF4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在教学实验所用的催化剂。实验以大豆油、甲醇为原料,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按照正交试验法的实验方法,以分组进行实验、最终多个实验小组实验数据汇总。按照建立跨班级、跨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的数据库,分析实验规律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探索了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比等因素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反应参数为:醇油比为8.3:1,催化剂用量为0.3%,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通过教学实践可知,作为全方位开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课题研究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固体超强酸LaZSM-5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应用常压液固相酯化反应合成了乙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比、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7%(重量),酸醇比为2.5∶1,反应温度为100~110℃时,酯化率为94%.  相似文献   

17.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对β-萘酚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酚醇配比和回流时间对醚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4%,酚醇配比为140,反应时间10小时,β-萘甲醚收率达43%.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25℃和60℃(酯交换反应温度)研究了大豆油和甲醇与醚的2个三元相图,以及对大豆油甲酯作为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促溶剂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醚加入油/甲醇二相反应中可变成均相反应,能提高甲酯转化速率,且甲酯是乙醇与柴油混合燃料很好的促溶剂.  相似文献   

19.
以硫酸铝/离子液体[bmim][H2PO4]为复合催化剂,研究了乙酰乙酸乙酯和1,2-丙二醇缩合反应制备了新型香料草莓酯.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对缩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乙酰乙酸乙酯用量为11.4 mmol,1,2-丙二醇与乙酰乙酸乙酯的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0.25 mmol,离子液体用量为1 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5 h,乙酰乙酸乙酯的转化率达到70%以上,选择性达到99.0%以上.同时,反应结束后,复合催化剂与有机物自动分层,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0.
用合成的复合季铵磷钨酸盐为催化剂,35%双氧水溶液为氧源,催化氯丙烯合成环氧氯丙烷,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铵能抑制环氧氯丙烷的水解,从而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氯丙烯为原料和反应溶剂,磷酸氢二铵用量(相对于总反应物的质量分数)0.04%,反应温度45~50℃,反应时间4h,n(氯丙烯):n(H2O2)=5∶1,n(催化剂):n(H2O2)=1∶100。H2O2的转化率为98.8%,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1.1%和85.7%。该催化剂的稳定性好,回收的催化剂性能接近新鲜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