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有人说,学生的语文学习是“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长筋骨,课外长肌肉”,足见课外学习的重要性。要收到课外“练功夫、长肌肉”之效,就必须注重布置课外作业的技巧。以下从六个方面分述:一、适即适时适量适度,也就是说时间数量难易三方面要适当。所谓适时,即按四季更替和天气阴晴雨雪变化来布置阅读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同步感受大自然,获取第一手写作素材,并与书籍中的描写相比照,从而提高认知及写作水平。还可就同学们关心的热点为主题来布置,比如:前些时“即开型福彩”在五峰县城设大型卖场,笔者布置的作业均围绕“福彩”,或查或读…  相似文献   

2.
在中职文化课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唾沫横飞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强调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的同时,应该让语文作业为委靡不振的语文课堂吹进清新的空气。做作业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环节,行家说语文学科是"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长筋骨,课外长肌肉"。这"练功  相似文献   

3.
大凡有教学活动,就会有学生作业。《学记》中就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之说,可见作业自古有之。从广义上来说,作业是学生在学校或家中所作的各种课程,是教师要学生学习的工作。无论在课内、课外、课前或课后,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要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和课业,都是作业。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1量与质的关系。在数学作业的安排上,教师要把着眼点放在作业的质量上,不要老在数量上打圈子。题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而定。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不布置简单重复、盲目乏味的作业,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量。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是完成作业的“主战场”,课外是其延伸。作业力求在课内完成,课外视不同年段布置少量的作业。按中央“减负”《通知》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因此,教师应增加课内练…  相似文献   

5.
减轻作业负担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由于陈旧教育教学理念的干扰 ,作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困扰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必须本着有利于学生轻负高效的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目的 ,对作业的内容、形式及评价进行改革与创新。一、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作业按课堂教学时空划分 ,分为课内作业 (即课上练习 )与课外作业。这两部分作业的关系 ,应是课内为主 ,课外为辅。课内作业为主 ,是遵循效益性原则 ,即向课堂要质量 ,这是教学轻负高效的基本保证。课内作业为主 ,要求教师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上精练与多练。课外作…  相似文献   

6.
李燕 《内蒙古教育》2003,(11):20-20
作业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更不是教学的目的。和预习、听课一样,让学生做一定量的作业,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发展他们的潜能。摆正作业的位置,对于布置作业的教师和做作业的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没有作业不可,过分强调作业也不可。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应弹性化、多样化,而且教师在布置“弹性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布置“弹性作业”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原则要将课堂作业的设计与课外家庭作业的设计结合起来。合情合理的设计“弹性作业”。例如:学习“千米的认知”后,让学生回家自制…  相似文献   

7.
学生做作业与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由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基本途径。学生的作业分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作业是为巩固、消化所学知识设计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教学效果,供学生课外进行练习,并转化为技能技巧而设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相似文献   

8.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家庭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专门设计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是课内作业的补充和延伸。 可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作业不理想,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素养的提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学习困难。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建华 《现代教学》2016,(Z1):110-111
数学练习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佳形式。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练习作业是为了重建与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意义。多样化的练习作业将构成丰富学生课内、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作业是非常必要的。一、灵活新颖,激发趣味性教师设计课堂练习作业,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强调“学习过程”,注重教育质量过程管理,“作业”便是其中主要环节之一。但长期以来,作业管理是一个薄弱点甚至是空白点。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完成的一种学习任务。教育学认为,教师布置作业任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作业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促使知识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的作业有课内和课外两种。课内作业是为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而设置。课外作业是为巩固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是课内作业的延伸和补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减轻学生负担,合理布置与批改作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一、作业的布置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的布置(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要做到“量”适当,“质”精当。为此,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目标性,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13.
学生自主学习包含两种行为:个体行为和教学行为.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的一种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学校教育的环境,教学的过程既包括“教”又包括“学”,学生自主学习无论在课外还是在课内都需要教师的指导.这两种行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因教学需要有多种形式,有的是必做作业,有的是选做作业;有的是课前预习作业、随堂练习作业,有的是探究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有的是课本习题、教师自编题,还有的是教辅材料题等等。课外做作业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而名目繁多、数量庞大的作业也是学生感觉课业负担重的  相似文献   

15.
凤光宇 《上海教育》2007,(9A):51-53
学生历史学习训练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内训练,教师依据历史教学内容,用提问、做教材中“动手动脑”小栏目等方法进行学习训练。但是,课内训练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学生人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限制,学生参与学习训练的时间和机会还是比较少,学生的自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另一部分是课外训练,教师以布置指导学生做作业的方法进行学习训练。课外训练是课内训练的继续,往往更多具有“使学生巩固历史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6.
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语文作业以“广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巩固并拓展知识”为导向,要求教师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自然、社会、家庭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将语文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在课内利用多种形式展示,逐步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根据“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这一特点,可对学生的语文作业进行趣味性、创新性设计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课内学习是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课后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并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能力,就必须重视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课内学习是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精讲,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课后作业和课外语文活动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并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聚焦“双减”政策精神,优化作业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数学训练行动,为学生创造最为适合的训练环境,能够快速实现“减负”的目标,增加学生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双减”政策要求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都要关注学生学业负担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围绕“减负”目标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业训练方式,多是教师机械地指定一些课后习题,或是设计一些课外知识习题。让学生统一练习。其实质是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一切。这样做,显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容易使“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教师吃力不讨好”;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而且,教师设计的习题大多局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和课后单一的习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