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实验成败原因分析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是乙醛的重要化学性质,反应式是: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 ↓+3H2O,反应中有无红色Cu2O沉淀生成是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高中化学第二册(2003年版)第165页关于Cu(OH)2氧化乙醛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5%的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该红色沉淀是Cu2O,它是由反应中生成的Cu(OH)2被乙醛还原产生的:Cu2++2OH-Cu(OH)2↓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对这样一个重要实验,近年来有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究,达成的共识是:①乙醛还原Cu(OH)2的反应需要加热至沸腾;②NaOH要过量。有争议的是:Cu(OH)2是否必须是新制的。以下笔者就“新制C…  相似文献   

3.
教材必须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是勿庸质疑的.在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8页实验3-6中:新制的Cu(OH)2也是一弱氧化剂,能使乙醛氧化生成乙酸,方程式为"CH3CHO+2Cu(OH)2加热→CH3COOH+Cu2O↓+2H2O",笔者对该反应方程式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4.
一、气体制备实验类型1.乙烯的实验室制法:CH3CH2OH浓→17硫0℃酸CH2CH2↑+H2O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2H2↑+Ca(OH)2二、特征实验类型1.需水浴加热的实验水浴加热是控制有机反应条件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①反应物受热均匀;②可控制反应的温度在100℃以内。中学化学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实验主要有:(1)硝基苯的制取+HNO35→0浓℃硫~6酸0℃—NO2+H2O(2)酚醛树脂的制备nOH+nHCHO浓→△盐酸[OHCH2]n+nH2O(3)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4)乙酸乙酯的水解CH3COOC2H5+H2O稀△硫…  相似文献   

5.
针对教材中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的实验问题,对教材实验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再设计正交试验探究NaOH溶液的浓度、CuSO4溶液的浓度、CH3CHO溶液的浓度三种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优选出短时间内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化学式与结构式 :CH3COOOH ,C2 H4 O3,HCHHCOOOH相对分子质量 :76.0 6理化性质 :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 ,弱酸性 ,易挥发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并带很强的醋酸气味。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溶解性与醋酸相似。温度较高时放氧 ,加热至 1 1 0℃时 ,强烈爆炸。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刺激性。它是一种氧化剂 ,与有机物接触有危险 ,易燃。过氧乙酸本身不稳定 ,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 ,应在避光、密封、低温下贮存。制备方法 :( 1 )过氧化氢法在硫酸存在下 ,由醋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制得。CH3COOH +H2 O2H+硫酸CH3COOOH+H2 O( 2 )乙醛直接氧…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原理CH3 CH2 OH 氧化铝△ CH2 CH2 ↑ H2 O二、实验药品 活性Al2 O3 (2g~ 5g)、石棉、无水乙醇、稀溴水、沸石。三、实验装置附图 制乙稀的实验装置四、实验方法(1)按图连接好装置 ,检查气密性 ,装上药品。(2 )点燃酒精灯加热Al2 O3 。(3)点燃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 ,使乙醇蒸发。五、检验 将制得气体通入稀溴水后 ,溴水的红棕色退去。六、实验注意事项(1)烧瓶内注入的无水乙醇不宜过多 ,应少量多次 ,且小火加热 ,使乙醇蒸气充分反应。(2 )Al2 O3 必须用石棉包严 ,否则会被乙烯气体吹进导管 ,使导管发生堵塞。(3)Al2 O3 …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许多学生对于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存在着许多疑难问题 ,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现归纳总结如下 :1 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及蛋白质的鉴定原理不同1 1 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原理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半缩醛羟基 ,当与新配制的一定浓度的Cu(OH) 2 悬浊液混合后 ,在加热的条件下 ,将Cu(OH) 2 还原为砖红色的Cu2 O沉淀 ,而还原性糖本身则被氧化为相应的有机酸。以葡萄糖为例的反应式如下 :CH2 OH (CHOH) 4CHO +2Cu (OH ) 2△CH2…  相似文献   

9.
在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个是乙醛的银镜反应,另一个是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下面笔者对新制的Cu(OH)2氧化乙醛的演示实验,因出现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争议与探究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 :“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下面就化学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实践探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如学习 CO2 的实验室制法时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写出能生成 CO2 的化学反应 :C+O2 (充足 ) 点燃 CO2 ,2 Cu O +C △ 2 Cu +CO2 ,Ca CO3高温 Ca O+CO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备…  相似文献   

11.
刘彩霞 《中学理科》2005,(11):66-66
不活泼的金属铜与浓酸反应时.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其化学疗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若按课本介绍的实验.将浓硝酸直接加入试管中.生成的二氧化氮会逸散到空气中.一方面造成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实验过程中.人可能吸入二氧化氮而中毒现将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2.
银镜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镜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鉴别醛基存在的典型实验,该实验的条件要求严密,科学性强,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精神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生成光亮银镜的实验条件、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条件及操作技术和实验成败关键等。1实验原理银氨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醛氧化成羧酸,而银氨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故称银镜反应,可以鉴定醛基的存在(1)CH3CHO 2[Ag(NH3)2]OHCH3COONH4 2Ag↓银白色 3NH3↑ H2O(乙酸铵)总之:凡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葡萄糖等)都可…  相似文献   

13.
一、固体物质的反应1、绿色变黑色:Cu2(OH)2CO3△2CuO+H2O+CO2↑2、紫色变黑色:2KMnO4△K2MnO4+MnO2+O2↑3、黑色变红色:2CuO+C高温2Cu+CO2↑4、蓝色变白色:CuSO4·5H2O△CuSO4+5H2O5、红色变白色:2HgO高温2Hg+O2↑6、红色与黑色变白色:2Fe2O3+3C高温4Fe+3CO2↑二、固体与气体的反应1、黑色变红色:CuO+H2△Cu+H2CuO+CO△Cu+CO22、红色变白色:Fe2O3+3H2△2Fe+3H2OFe2O3+3CO△2Fe+3CO24P+5O2点燃2P2O53、红色变黑色:2Cu+O2点燃2CuO4、白色变黑色:3Fe+2O2点燃Fe3O45、白色变红色:2Hg+O2△2HgO6、黑色变白色…  相似文献   

14.
一、乙醇氧化成乙醛实验的改进按图组装仪器。在细玻管一端卷2-3层滤纸,并大部分塞入较粗的玻管中,滤纸的另一端浸没在酒精中,在粗玻管的适当位置放置镀银的铜丝团;由细玻管缓缓鼓入空气(或Q_2)。在加热铜丝团时,酒精受热挥发,其蒸气与空气在铜丝团处混和,经催化氧化成乙醛: 2C_2H_5OH O_2(?)2CH(?)CHO 2H_2O 乙醛蒸气通入冰水中被吸收制成乙醛水溶液。  相似文献   

15.
1 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 Cr2O72-+14H++3Fe=2Cr3++2Cr2++7H2O 电池符号:(-)Fe|Fe2+||Cr2O72-,Cr3+,H+|碳棒(+) 电极反应: 正极 Cr2O72-+14H++6e=2Cr3++7H2O 负极 3Fe-6e=3Fe2+  相似文献   

16.
朱心奇 《化学教学》2003,(6):11-11,10
乙醇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的实验,是学习乙醇重要性质的传统实验.中学、幼师等化学教材安排实验操作是:"在试管里加1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的乙醛的气味,并注意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该实验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即证明乙醇生成乙醛的现象不具有可观察性.观察是思维的触角.由于学生生理的个体差异以及乙醇气味的干扰和乙醛浓度较低,仅靠闻乙醛的气味来判断乙醛的生成,影响结果的可信度.为了增加该实验的可观察性,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通过制备Na2[Cu(OH)4]试纸,使乙醇氧化和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反应合二为一,克服了上述缺点,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铜与稀硝酸反应如下 :3Cu + 8HNO3 (稀 )   3Cu (NO3 ) 2 +2NO↑ +H2 O实验现象应该为生成无色的气体 ,但往往观察到的是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同时产生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污染环境 ,需改进。2 操作步骤及现象          图 12 1 按图 1所示连接好仪器。2 2 取下b端胶塞将铜丝一端插入胶塞内约0 5cm处。另一端绕着玻璃棒盘成螺旋状。2 3 把U形管略向b端倾斜 ,从b端加入稀硝酸至满 ,将带有铜丝和玻璃棒的胶塞塞紧b端管口 (不能混入空气 )。反应开始由慢到快 ,液面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蓝色。随着…  相似文献   

18.
中等学校化学教材中常用灼烧铜丝,多次插入乙醇中,通过闻其乙醛的气味,来说明乙醇在催化剂铜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醛这个事实。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_2H_5OH+O_2→(?)2CH_3CHO+H_2O在这里铜是催化剂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一、引入碳碳双键1.卤代烃消去反应法如:CH3C姚Br+NaOH N1如:CH sCHZO+姚一扩CH3C线OH醇----一卜 △C姚一CHZ +NaBr+氏O(4)醋水解法如:CH 3C〔XX毛HS+姚0无机酸或碱一~一~刁卜 △2.醇分子内脱水法CH3C以〕H +qHSOH如:CH3CHZOH浓眺宜)闷一.》 170℃C践一C眺十峡O二、引入碳碳叁键二卤代烃消去反应法女口:供一供·NaOH兰CHz一~Br(5)发酵法如:叨12氏(葡萄糖尸(i些些扣Zq践oH+2叽(6)醇钠盐水解法如:CH 3CHZONa+姚O一CH3CHZOH+NaOH2.酚夯基引入法Br Br +NaBr+峡OCl乎三CH 十NaBr+姚0(l)芳香卤代烃水解法如:侄…  相似文献   

20.
检验乙醛的Cu(OH)2必须是新制的,这是为什么?按照课文的实验配比配制的Cu(OH)2并不是沉淀,而是亮蓝色溶液,这是Cu(OH)2吗?若独立取出的新制浅蓝色Cu(OH)2沉淀却与久存或市售的试剂Cu(OH)2一样难与乙醛反应,观察不到砖红色Cu2O沉淀。根据这些现象。我校课题组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