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表面化学类课程基于课程内容的有机联系和教师科研方向的关联性,形成跨院的理工结合课程组,共同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应用表面化学"精品课程平台建设模式.在理工结合课程组建设中,着重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保证教师队伍的梯队发展和先进性;按授课对象,建立理、工分类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和共用实验平台;通过优秀教学资源共事进一步提升应用表面化学课程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面临的宏观形势的改变,南京大学制定了"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根据这一本科教学改革方案,南京大学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化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思路:不断更新和完善传统的化学专业学术类实验项目,加强建设化学与生物、材料、环境等交叉复合类实验项目,同时开发就业创业类实验项目,为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概况、发展趋势、化学工作者在其中的作用等方面讨论了“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特别强调了该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需要随着各方面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介绍了目前的教学内容设置。  相似文献   

4.
MOOC与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OC近年来迅速兴起,国内一批教师及教学团队已投身MOOC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分析了已开化学类MOOC主要课程的类型及特征,指出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多年的实践和成果,为化学类MOOC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与此同时,MOOC亦为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MOOC与我国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大类培养模式下化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大类培养的教育新形势,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依托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支持,对矿冶材料类、生物医学类、化工与制药类等本科专业的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科学方法训练平台、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些实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从材料化学课程看科研、生产与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化学是系统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能的科学,是化学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兼具了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大量的问题。深入分析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并结合教学经验,理清科研、生产和教学的关系,找出应对措施,提高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新材料的研发和传统材料的生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材料物理"课程建设与改革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从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探讨了建设具有地球科学类材料专业特色的“材料物理”课程的体会。实践表明:在强化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紧密结合材料科学研究最新成果、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地球科学的新知识和新理论等形式是提高“材料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实验课程在化学类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系统地论述了化学实验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及相应实验课程应具有的特点。从总体上体现了化学类本科生实验技能的训练过程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化学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通过优化化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化学类课程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按照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选择、难点与重点的区分等课程建设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在课程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化学专业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科研实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相关学科建设的经验,对地矿类高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重点提出要突出矿物复合材料特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的要义对于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相关政策的实施,“双一流”建设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也面临许多的困扰。实践中,如何处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涵义,如何通过制度学习和政策创新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等重大问题都需要从理论层面上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尴尬、大学生就业难、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问题及原因;论述了高校开设“村官”专业,对实现大学生就业、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等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定“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毕业生村官的跟踪服务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院系调整是学术界近年来的热门的研究题目之一,但由于资料发掘不够,仍需进一步研究.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是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内在要求.取消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使大学丧失了自主权,成为政府的附属物,肢解人文学科,大学蜕变为技术培训学校.  相似文献   

15.
自2016年加入"华盛顿"工程认证协议之后,"新工科"建设成为中国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战略选择。历经"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探索实践,我国的"新工科"建设走向纵深。对于高校而言,如何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和研究实践,仍有诸多困难。文章从新工科的内涵出发,将"新工科"专业分为新型工科专业、新生工科专业、新兴工科专业等三类,并分析了"新工科"专业的发展理路,包括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路径、课程内容设计的新理念、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标准等四个方面。浙江省提出"新工科"建设的"浙八味"行动方案,浙江高校如Z大学、H大学、K大学、N大学分别通过课程群建设、复合型专业建设、建立"新工科"创新资源数据库、建设融入城市发展的学院集群和专业集群等方式有效推进了"新工科"专业建设,其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未来重点方向,即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构建教师跨界发展的新机制、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一流大学,各国有不同的战略。德国“卓越大学”的建设不以学科为导向,而是以“卓越集群”建设为重点。“卓越集群”聚焦重大研究问题,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鼓励不同学科和院系的研究者合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平台。德国“卓越集群”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在于,在注重学科基础建设的同时,应当考虑如何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为大学内部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整合,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的涌现多创造一些制度性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工程对于新入选的非原“985”“211”工程大学,特别是西部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现阶段这类高校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以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简析西部新入选“双一流”高校在实现“一流”学科建设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建设性的发展方案,为西南石油大学以及西部同类型高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战略行动以及对卓越工程师计划2.0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对现行许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电传动与PLC控制》的卓越课程建设为主体内容,从卓越课程的教学改革、卓越课程的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的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以职业型本科教材《有机化学》为例,探讨了职业型本科教材改革建设的规律。职业型本科教材应当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为首要原则,构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内容面向生产实际,突出实用性,实践性教学内容尽量取自生产实际,课程教学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需要,教材结构及阐述方法充分考虑课程和教学对象特点,突出职业特色。  相似文献   

20.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石油大学"矿物岩石学"课程历经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两个周期,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配套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教学方法改革诸方面取得一些成绩,探索出适应现阶段石油院校地质基础课程教学的新途径,并在实际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