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一些学校品德学科的教研活动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活动缺少专家引领,缺乏实效等问题。课例式品德教研活动是提高品德德学科实效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课例式品德教研活动分为个体研究阶段,小组研究阶段,集体研究阶段,个体再次研究阶段,群体反思行为跟进阶段五个步骤进行实施,这种形式使教研活动变得生动务实,是一条方便,快捷,无障碍的教研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的高度责任感、积极的进取心和令人钦佩的职业追求。建立一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卓有成效的教研团队,探索有效的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是南湖区教研室的不懈追求。本期视点,我们将从“提升教育软实力,促进区域教育发展”“探索有效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学科本体性知识培训,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方面介绍嘉兴南湖区的教研实践,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的高度责任感、积极的进取心和令人钦佩的职业追求。建立一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卓有成效的教研团队,探索有效的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是南湖区教研室的不懈追求。本期视点,我们将从“提升教育软实力,促进区域教育发展”“探索有效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学科本体性知识培训,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等方面介绍嘉兴南湖区的教研实践,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学科责任人作为学校基层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其教研基本功的提升价值不可小视。整体上,学科责任人的教研基本功包括:善于营建乐于探讨真问题的团队文化;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系统策划和实施长时段的教学研究方案;组织实施"有节律""有节点"的教学研究实践;善于读懂教师团队,建设能上能下的教师发展梯队等。为此,学校领导要能够在赋权和教研条件上提供应有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教师培训真的都能给教师带来"改变"?如何避免培训成为组织者一厢情愿的事情?怎样的培训才能使培训的效能最大化,使受培训的教师真正受益?这些都需要我们做细致、有深度的思考与研究。一、学科培训中的效能与受益的的调查与分析调查一:对某区55位品德学科教师的任职及学科发展情况做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分析:就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担任79调查内容平时关注品德学科新理念与新问题的研讨每学年都撰写学科教学论文独立设计教学过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大于80%6与主学科冲突时不参加品德教研活动51兼任班主任50兼任综合学科2门以上4551语数外教师品德学科专职教师3人数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刘军工作室成立一年多,通过构建工作室教师成员学习共同体、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培训、名师专题讲座、教育科研、优秀课例展示、工作室送课到山区、工作室学科网站资源库建设、工作室学科教研QQ群等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引领区域内学科教研教学活动,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教师专业共同发展,为区域内教师专业成长、骨干教师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学科的教研方式必须以教师的成长为价值取向,突出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的意志。我市小学品德学科区域教研转变角色,做服务教师的智者,做教师教研原动力的激发者,做追求实效的实践者。创新教研方式,以"三微""三精"的方式追求内涵,凸显效益。  相似文献   

8.
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课标、教材是教师职后最基本的教研活动。因学校专职教师少而导致教研组缺失、开课不足等信息科技学科的教研情况严重阻碍了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区域教研统筹,让教研实践制度化、课题研究常态化、名师引领专业化、培训模式融合化,可有效解决信息科技教研问题,赋能信息科技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研工作承载着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指导教学实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等重要作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教研活动以学科为单位,由教导主任或学科优秀骨干教师具体组织开展和引领。学校分学科开展的教研活动针对性强,是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学科教师研究型团队建设是强化教研基础,构建多元开放教研新机制的需要。对于下移教研重心,构建教研直通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倡导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网络教研有机整合机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新的教研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升学科教师的素养,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促进生态教研发展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成立了语文研究性团队,并在不断地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想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就要引导教师走向研究之路。而校本教研就是引领教师提高校园生活质量,走上幸福之路的根本途径。我们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园本教研模式,努力构建"平等对话、专业引领、互动共享"的园本教研文化,立足于本园,以研究与进修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在园内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教研组长是学科的领导者和教研的引领者,也是教研组文化的培育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者.在缺乏组织赋予的权力的情况下,教研组长要带领教研组成员吴同从事教学教研活动,自己就需要具备教学领导、教研引领等方面的权威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同时,教研组长还要有责任心、奉献精神、合作精神和处理问题客观公正等个人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课改的深入与发展,推动着教研工作的功能转变。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小学品德学科教研"为何"的价值追问,在学科教研发展"何为"的探寻中创新教研机制、拓展教研内容、革新教研方式,不断实现学科教研的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对我区低年级学段二年级学生《品德与生活》学科的学习状况进行测查。测查的目的是了解、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为学科教研活动研究的方向、重点等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一体两翼"教研共同体以学科教研共同体为主体,以年级教研共同体和网络教研共同体为"两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塑造品牌教研团队,进而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学科教研共同体本着和谐、研究、创新的宗旨实施前沿引领;年级教研共同体力求在自主、互动、共享中深化课堂研究;网络教研共同体发挥开放、合作、多赢的优势,激活教师"草根"的内驱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教研工作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和梯石,教研工作的文化厚度决定着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高度。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教研人员,试图就文化的视角对基层教研状况作些反思,并就提升基层教研的文化内涵作些策略性思考及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现状:敢问路在何方?在宜兴市开展的小学品德研究课题《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区域性开发、整合、运用研究》前期调查中发现:目前,小学品德师资很紧张,如:品德很少有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语文老师兼任,这些教师同时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师的负担、任务还是比较重的。而其主要精力又要放在语文等"主"学科上。因此,兼任品德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品德学科当成自己教学教研的主攻方  相似文献   

18.
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实现三个转向: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从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向教育教学与教师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建构依托校本教研的教师发展模式: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建构专业发展课程,展开目标导行、主题教研、跨学科教研、特色教研四条路径,培育三根支柱:增强团队支撑、优化教研生态场、优化教研评价制度。依托校本教研,提供教师发展的目标导向、课程载体、实施路径、保障力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赢得源自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力、激发力、内生力。  相似文献   

19.
教研员通过研究、服务、指导、管理等工作对学科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引领作用。作为链接理论思维与实践形态的专业中介,思想政治课教研员要在教研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努力引领思政教学回归本真、引领思政课程走向整合、引领思政教师追求卓越。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环境和氛围,需要引领和努力,需要机会和平台,需要实践和反思.为此,我们构建了“五位一体”共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就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科研、教研、校本、自修五个方面联合并进,各展所长、通力合作,助推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健康、有序、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