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文件管理是目前档案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把脉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对2010年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从电子文件基础理论研究、电子文件法律规范和标准研究、电子文件业务管理研究、电子文件管理技...  相似文献   

2.
新技术革新和法律环境的逐步成熟为电子文件管理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电子文件管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自下而上的理论准备和技术落地等关键问题。通过分析档案对象管理"从数字到数据""从可读到可信""从要素到空间"三大演变趋势,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而从三个方向提出了应对举措:即构建相对完备的理论框架、构建面向三态的规范体系和构建面向实现的行业生态。档案信息化在实现档案工作从模拟空间向数字空间迁移的过程中,需要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创新突破并提供引导。"三构"设想的提出,对电子文件的未来发展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电子文件中心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应具有的双重功能,即以长久保存和利用具有重要价值的电子文件为其基本功能,以提供现行文件公共查询和利用服务等为辅助性功能;探讨了电子文件中心管理机制中涉及的诸如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等核心问题,最后就中国电子文件中心的政策和法规保障、建设模式、人员构成与职责分配、运行与管理方式等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电子文件销毁是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却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对国内学者关于电子文件销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概述,指出电子文件销毁研究的必要性,旨在引起国家和学界对该领域的重视,加大对电子文件销毁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提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真实性是电子文件管理活动中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本文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文件档案管理环境中真实性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点,构建了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体系框架模型,该模型清晰地表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保障既是一个涉及环境认知、制度规范、人员素质、管理活动、技术系统的全方位管理,又是一个贯穿于形成与办理、归档与移交、保管与利用三个阶段的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6.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实施战略——脱机备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长期安全保存问题是国家信息建设中普遍关注的战略问题之一。实施电子文件脱机备份是电子文件长期安全保存的一种实际有效的可实施战略。本文从电子文件脱机备份的备份类型、备份级别、备份方法、备份方式、备份介质、备份类型、备份检测、备份管理和备份利用八个方面探讨建立电子文件备份机制和电子文件备份离线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管理的六个核心问题进行再思考。首先,提出应结合我国本土的工作实际,明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概念及其与“documents”、“records”等词的对应关系;其次,将“归档”分为预归档和正式归档两个步骤,并明确电子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以归档为逻辑起点;再次,指出全程管理与前端控制理论在实践中难以实现,档案部门应明确自身在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全流程中的定位;具体地,本文又从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与长期保存两个方面对档案部门的职责角色与工作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应有所包容,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及其长期保存则要实行维护性管理;最后,通过对电子档案双套制、双轨制的现状、根源与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快推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单轨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变,阐述了高校电子文件管理的现状,指出了电子文件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的尴尬处境、各高校管理模式各自为政等问题。由此从宏观理论、微观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出高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必要性,对高校电子文件管理模式规范化提出三点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经历了从地方档案部门带有“区域性”特色的实践探索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制定与推广的“国家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性”与“国家化”产生了冲突.为了化解冲突,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目标,“区域-国家”整合势在必行.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整合研究的构架与设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子文件中心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电子文件中心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包括:电子文件中心的概念及其内涵,电子文件中心的性质和功能,电子文件中心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环境中,企业加强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建设是提高电子文件质量,发挥信息资源价值的必然之举。本文根据目前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失,明确了进行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将电子文件管理相关部门与电子文件管理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提出一套电子文件管理制度,旨在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In most states in the 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SADC), the national archives acts were enacted shortly after independence and modelled closely on British archival legislation. These acts were mostly written with paper records in mind, while being silent on records that appear in other media such as microfilm, audiovisual and electronic. This study provides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archival legislation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provision is mad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records created in networked environments in selected countries (Botswana, Lesotho, Malawi, Namibia, South Africa, Swaziland, Tanzania Zambia, and Zimbabwe) in the SADC region. The key finding suggests that while the archival legislation in South Africa makes provis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records, the pieces of legislation for the other countries are silent on this issue. Furthermore, all the pieces of legislation are silent on whether electronic records can be admissible as evidence in a court of law. The study recommends that the SADC should consider adding a legal instrument in the form of a protocol treaty on archival legislation and designing a model law or statute on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and preservation to be customised by member states.  相似文献   

13.
前端控制思想是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理念和基本原则。在前端控制思想指导下,许多原有的、属于档案管理阶段的管理环节要前移到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以便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这些管理环节包括生成、捕获、集成、固化、登记、审计跟踪,其中固化又包括格式转换和封装。在世界各国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实际中,这些功能或环节都是实际存在的,但是对其时序与执行上的理解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从2002年起渥太华市档案馆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立城市电子文件管理体系,为此渥太华市档案馆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将各种形式的现行和非现行的文件管理与其档案价值联系起来,按照业务分类法对各类电子文件进行分类管理,依据宏观鉴定方法确定档案保管期限与处置方案,并通过在线联合目录的方式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利用服务等。渥太华市档案馆基于文件连续体理念,正在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信息治理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慧筠 《山西档案》2021,(1):100-110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云存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扫描、数字化、缩微等新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应用,使得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工作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以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文献研究数据来源,采用较为系统的文献研究法,结合信息组织基本理论从多维度分析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过程中的存在的阻力因素,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从数字赋能视域出发针对目前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信息整合技术有限、信息排序标准不一、信息检索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新兴数字技术组织信息、建立规范严格易施行的分类标准及体系、深化数字赋能认知理念引导工作、转变被动式信息组织工作方式等建议,以期为我国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文件的档案化管理是信息化社会的客观需要和档案专业融入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思维方式的创新是档案专业应对电子文件管理各种复杂情况和棘手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战略思维、策略思维和务实思维则是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三种思维方式。本文围绕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若干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pands the concept of original order and presents two systematic views of the order of electronic records. In one view, abstract conceptual order can be used as guidance f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f records storage media and intellectual arrangement of records through a software interface. In the second view, organising electronic records entails manag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onic records and the paper records in the same colle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records and their metadata, among different electronic records, as well as manag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different copies, different versions and different captures of the same electronic record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文件归档问题进行了思考。首先,电子文件的归档内涵有双重含义,既包括管理权限的转移,也包括文件实体的转移,二者缺一不可;其次,在电子文件归档方式的选择上,通过对比逻辑归档与物理归档的异同与优劣,提出逻辑归档并不适用于电子政务系统,应该采取在线归档为主、离线归档为辅的物理归档方式;最后,从文件实体转移与管理责任明晰两个方面,探讨电子文件归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国内档案学者所提出的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并对其特征加以分析。国内档案学者在论述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时都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参照对象,把所有不同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内容的情形归为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以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和反映了纸质文件运动的全部;把不同于纸质文件管理的电子文件管理内容也作为电子文件运动内容来看待等,这为我们深入客观地破解电子文件运动情形的异常现象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Drawing on his experience at the Australian Archives in policy development on electronic records and recordkeeping for the Australian Federal Government sector the author argues for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side of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The author questions whether more research is a priority over implementation. The author also argues that if archival institutions wish to be taken seriously by their clients they need to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getting their own organisations in order. He suggests the way to do this is by improving internal recordkeeping practices and systems and developing a resource and skills base suitable for the delivery of electronic recordkeeping policies and services to cl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