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水伏羲文化资源及旅游开发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是“羲皇故里,”伏羲文化资源丰富,从大处着眼,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羲皇故里”、卦台山和伏羲庙、秦安和甘谷伏羲遗迹、女娲庙、伏羲女娲传说。就旅游角度而言,天水伏羲文化资源属人文旅游资源,既有伏羲庙等文物古迹,又有伏羲祭典等节庆习俗,还有大量的伏羲女娲传说,具备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综合性特质,古远博大,神秘神圣,特色鲜明。对这样一种稀缺资源应该悉心保护、深入研究,抓住亮点着力开发,使之为天水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伏羲、女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考古发掘的大地湾遗物,天水境内不少的地名和名胜,以及史料记载分析,天水地区是“两皇故里”,因而伏羲文化也起源于此.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从天水境内出土的遗址文物和名山名水,探讨“两皇故里”,开发伏羲文化资源,有其独特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特别是黄土高原的东部,到处都有伏羲、女娲的史迹与传说.比较著名的有延川伏义河、平利中皇山与女娲庙、临潼老母殿、洪洞娲皇庙与女娲陵以及芮城风陵堆.这些反映华夏民族古史最早阶段的珍贵资料,是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是以伏羲、女娲、黄帝为代表的先民长期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羲黄文化在这里有着厚重的积淀,留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这充分说明以天水为中心的甘肃东部,作为伏羲、黄帝故里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世界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国务院批准在甘肃省建立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立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推动了羲黄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2013年是全面启动华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的阶段,为此,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类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天水发展旅游商贸城市,核心问题在于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即对伏羲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建塑.本文依据历史,结合现实,分析了伏羲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价值观,提出了优化伏羲文化内涵的方向和原则,为古老的伏羲文化焕发青春活力,为羲皇故里重现辉煌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天水夹板舞是伏羲祭祀乐舞,是羲皇故里民间传统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通过对夹板舞的挖掘与整理、夹板舞的功能解读及社会特征的研究,旨在张扬伏羲体育文化,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7.
陇城自古为陇上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传说中女娲崇拜的发源地,素有"娲皇故里"之称。女娲崇拜在这里流传了两千多年,其民俗文化亦形成自己的特色。古代陇城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民间女娲崇拜形成有重要影响。如何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强烈的现代意识推进女娲文化研究,是学界同仁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伏羲女娲神话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伏羲和女娲的神话 ,自 194 2年闻一多发表《伏羲考》奠定了以后 6 0年图腾论解释的基本思路。“图腾”在人类学上本来就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用它解释中国文化更是方凿圆枘 ,中国神话理应从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中求得解释。伏羲、女娲都是战国文献中新出现的人物 ,没有任何记载可以证明他们的故事传自史前社会。伏羲、女娲和洪水神话是大禹治水的派生或翻版。西南少数民族关于羲娲兄妹相婚再造人类的故事并非所谓血缘婚残余 ,而是在道教传播中“种民”之说的神话表述  相似文献   

9.
地当古陇右的天水有着久远的文明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八千年秦安大地湾遗址为代表的各种文明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传衍不绝于史的伏羲文化所演绎出的各种神奇而美妙的传说故事,再一次印证了天水厚重绵长的历史。独特的天水武术就是这一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人文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天水亦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各种史实表明,在天水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曾经繁衍了最初的人类文化.而武术文化无疑是羲皇故里天水民间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天水伏羲庙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之地,也是研究明清建筑的珍贵实例。其建筑风格独特,文化意蕴深厚,是历史留给后世的瑰宝,城建开发之时,应尊重建筑学规律,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貌,以促进羲皇故里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女娲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其事迹与传说反映了原始时代我国上古先民的真实生活与精神风貌。从文字学角度考察,女娲之名源自上古生殖崇拜基础上的杀母祭神和祖骨崇拜。从古文献考察,女娲与伏羲同为中华民族的创世英雄。女娲化育万物、抟黄土造人、与伏羲成婚繁衍人类等事迹,则证明她还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正姓氏、置婚姻、通行媒,因而她又是中华民族的生育之神和高禖之神。由此可见,女娲事迹与神话传说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是尚待开发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通病就是千篇一律、互相雷同、缺少个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失城市精神。天水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一座发展中的现代城市。伏羲文化对天水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物质及精神价值,其精神实质可概括为“创新、团结、踏实、变通”四个词。充分利用伏羲文化这一先天优势,借助文化生产力,对培育天水城市精神,提升天水城市品位,把天水建设成为炎黄子孙熟知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名城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由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秦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秦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15日在坐落于羲皇故里天水市的天水师范学院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学者共40余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甘肃省考古所、陕西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以及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大会收到学术论文20余篇。会议时间虽短,但学术气氛热烈,在与会代表激烈的讨论中,大会取得了多方面成果,这次会议不仅是早期秦文化研究史上的一次盛会,也将早期秦文化和秦民族…  相似文献   

14.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远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也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对于黄帝部落最早的发祥地,多数学者认为在甘肃东部、陕西西部的黄土高原的溪谷中.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在甘肃天水.因为天水有一条河叫轩辕谷。而轩辕谷、轩辕溪、轩辕窑、三皇沟、羌水这些与黄帝事迹有联系的地名,均在今天水清水县境内,所以称清水县为“轩辕故里”是比较平实稳妥的。关于黄帝的祭祀.在中国各地并不一致.各地祭祀的节期互有差别。清水县选择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与九月九日作为民祭与公祭黄帝轩辕氏的节会.自有其深刻的内涵存在。  相似文献   

15.
陇城镇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清水河(古名略阳川水)流域,地域开阔,气候宜人,有源自陇山的略阳川水经略阳城(古名龙城)、略阳道古城北,东向西流。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就诞生在这里。距今约8000年前的大地湾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陇城是远古文明的源头,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娲皇故里”之称。明《秦安志》记载:“凉州故古今以陇为关焉,其山当陇城之北,有女娲庙,建于汉以前。娲皇成纪人也,故陇得而祀焉,今庙存而祀废矣。”陇城是古成纪的中心地带,相传女娲生于风谷,长于风台,葬…  相似文献   

16.
渭水流域在史前阶段是一个传说时代人物众多、文化丰富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区,从华胥氏到伏羲氏、女娲氏、炎帝神农氏,再到黄帝,其故里多在这里。以大地湾、师赵村和西山坪等遗址为代表的前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在以及众多的仰韶文化遗址,以其完整的考古编年和系统的文化序列,真实反映了天水地区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悠久历史,说明天水地区是华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甘肃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当地人类便与今陕西、四川岷山一带的古氏族有了较多联系,接着中原华胥氏、有熊氏、有氏相继迁入,继之以炎帝神农氏族、太昊伏羲氏与女娲氏族的部分成员也入居甘肃天水地区,它们与当地土著西戎族交往融合.从甘肃大地湾文化及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所揭示的内涵也证实了甘肃地区古氏族部落文化的发展面貌.进入"五帝"时代,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伴随黄帝、炎帝部落的相继东迁,西戎部族进一步强盛起来.齐家文化即是西戎民族集团文化的反映.甘肃地区古氏族部落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的发展,说明甘肃地区土著居民与华夏民族交往甚早,其文化发展与社会进化无不与中原华夏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伏羲文化与天水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古成果证明了伏羲传说的合理性及伏羲文化与天水地区的深刻渊源,也证明了天水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带动当地经济起飞,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天水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为此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天水地区以伏羲文化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个原则和个方面的策略。34  相似文献   

19.
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遗址为实物代表.大地湾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为古代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中国之瑰宝、甘肃之明珠,天水之骄傲.大地湾文化与天水境内的伏羲文化、秦文化、陇山文化、三国军事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己为世人所瞩目.然而,憾遗的是,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源至今未能开发利用,尤其是在文化旅游方面最为突出.就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大地湾文化与天水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天水始祖文化包括了以伏羲、黄帝为代表的羲黄文化、秦人早期文化、早期道家道教文化,具有起源早、种类多,源流共生、关联性强,文化遗存丰富、学术价值高等特点和价值;传承创新面临着资源管理、保护利用、资金投入、区域合作、产业发展、人才建设等诸多问题。建设以天水为中心的始祖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促进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要着眼大范围规划,需要充分发挥始祖文化资源优势,大区域合作,市场化引导,产业化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