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匠精神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引擎。实践证明,工匠精神的培育主体是城市一线产业工人,而工匠精神培育的核心则是城市一线产业工人中的关键群体即新生代农民工。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工匠精神的培育却已陷入思想观念匮乏、教育内容贫乏、社会组织缺乏等困境。因此,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创新教育内容,努力优化社会组织,以此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工匠精神的培育,从而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使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对37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决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中等以上强度的职业决策困难,"存在错误观念"因子的情况更为严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犹豫不决"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男性;不同年龄段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量表总分、"不清楚决策步骤"、"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内在冲突"、"外在冲突"等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认识不足"因子的均分明显高于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同工作年限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不清楚决策步骤"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不仅关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的提升,而且也关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发展,对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力资本红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策略做出探索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和人力资本增量不大对其职业流动存在显著影响,前者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和职业培训不足,后者表现为受工资水平低、工作条件差的制约,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提升有限.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存在职业流动方向少、职业流动频次高、职业流动质量达不到期望值等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改善职业流动质量的策略主要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建筑业生产质量事关国家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重视土木工程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在有效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同时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工匠精神内涵和价值进行把握的基础上,需要抓住...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处在一线的农民工大多是80后、90后,也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职业技能的培训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因此怎样能够更好的让"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迫切需要研究,同时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因此,本文探讨的是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登上城市的舞台,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流人群。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微马校"教育,是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公民意识、文化内涵等综合素养的有效平台。"微马校"教育有效地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大众化与时代化的探索,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网媒到微媒的过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建设和现实运用,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全新议题,从理论逻辑上看农民工社会美育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符合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能够与隐性德育凝聚合力、协调互补,强化教育功能,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劳动供给质量,赋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社会美育有助于农民工适应现代生活开创美好未来,体现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融合能力、提升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教育机制要坚持发展性、适应性、协调性、生态性的构建原则。然而,社会美育本身发展不足,未能精准覆盖;全社会对社会美育的认识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也存在审美缺失,精神文化生活孤岛化。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的现实困境,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美育的实践理路:要形成多维、全方位、多点支撑的社会美育支持机制,发展大众文化,互联网时代社会美育要与科学技术融合发展,推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美育。  相似文献   

9.
重拾"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工匠精神是各行业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价值观,对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具有直接影响。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将培养工匠精神作为工作重点,推进"中国智造""中国精造""中国创造"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工匠精神缺失和错误解读的现象,如将一些事情的负面影响片面归咎于缺乏工匠精神,或者将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画等号,影响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复合型小学教师是向传统的培养强调专门学科的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提出的新的挑战: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为例,着重对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学科与专业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实际,从建设总体思路、建设理念、创新指导团队、创新训练体系、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和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着手,探索和实践了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问题。实践成效证明,开展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训和电气信息类学科的发展以及实践平台的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学习中重点培养的内容,是英语考试中一个重要题型,分值高、题量大,直接决定着考试成绩分值的高低。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阅读速度和理解力的正确率,本人结合自身学习的经历与体会,浅谈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促使产业经营模式转变,进而导致人才需求转变,反向影响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尚未融合、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教与学脱节、忽视实验课的作用、缺乏数据处理课程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通病,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办学历史积累的大量数据、高校制度改革压力、客观评价教师水平的呼声、积极有效的学生管理为专业改革引入人工智能思想提供了现实基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尝试从建立数据部门、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识课程、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特色融合、专业培养过程人工智能化四个方面着手展开专业改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TU Tian-yi;NIE Fang-yan;YI Ming(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angde,Hunan 415000,China)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业。全球国际化要求人才国际化,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当今高校包括独立院校的首要任务。但由于独立院校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困难重重,因此本文将分析其困难并探讨可行性的国际人才培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期,军国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大地上萌发,湖南成为力倡这一思潮的省份。湖南的军国民思潮于清末兴起后,在民初成鼎盛之势,风行湖湘大地近三十年;内容涉及学堂军事、学校体育、童子军建设等多个方面,促进了湖南的体育改革与教育近代化,对加速湖南思想启蒙及改易士风民气都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现状和实践教学特点,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探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两模块八环节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立德树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下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出发,论述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最后在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旨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作为湖南省教育厅开展顶岗实习的试点单位之一,从2008年开始在小学教育专业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