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脑外科患者术后进行D-二聚体的检测,探讨D-二聚体在脑外科疾病术后血栓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2005年本院收治的107例脑外科术后患者的D-二聚体结果的回顾,并以50例健康对照,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中低值结果均与正常人群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二聚体阳性对脑外科术后并发血栓性疾病具有临床价值。建议对手术病人进行全程D-二聚体监测,D-二聚体检测应纳入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STEMI的病人均采用静脉溶栓,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和研究组(瑞替普酶).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痛症状缓解及再通率比较:治疗组开始溶栓后2h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的比较:溶栓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4例(5.0%);对照组出现轻度出血7例(7.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致命性出血及过敏反应.两组溶栓后60、90、120 min血管再通率比较,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理想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观察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阳性对照随机分组,单者方法,对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甘利欣注射液改善临床症状及改善肝功能疗效的临床观察.治疗组62例,静脉应用甘利欣注射液,对照组31例,应用丹参注射液及肌苷片,均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及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呼吸、心血管、泌尿、神经等系统及肌体一般状况发生异常.结论:甘利欣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脊柱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预防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给予足底静脉泵物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d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下肢肿胀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术后7d,两组患者下肢肿胀明显缓解,其中观察组下肢周径差值仅为(1.3±0.3)cm,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D-二聚体含量呈下降趋势,仅为(0.6±0.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7d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3%和18.6%,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脊柱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够安全、够快速缓解腿部肿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定标是全自动血凝仪必须实现的功能之一。全自动血凝仪定标是通过测定标准已知浓度血浆的凝血时间或吸光度变化量,来确定与所测项目结果报告单位相关的定标曲线。以常规检测的FIB和D-二聚体为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确定定标曲线方程。FIB定标曲线是直线,对此直接套用公式;D-二聚体定标曲线是三次项曲线,对此先转换为正规方程组,再用列主元高斯消元法求解线性方程组。使用Origin软件对同一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所求的定标曲线方程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门诊乙型肝炎患者共124例和健康者30例,均经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后加以确诊.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患者组和对照组均经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含量,应用改良TBA微量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u/Zn-SOD及Mn-SOD水平的变化.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三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P<0.01),而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病毒恢复组(P<0.01);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P<0.01),而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组(P<0.01).但血清MDA水平与ALT、AST水平(r=0.151),血清SOD、Cu/Zn-SOD及Mn-SOD水平与ALT、AST水平(r=-0.218)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出现明显抗氧化能力的异常.通过血清MDA、SOD、Cu/Zn-SOD及Mn-SOD水平的检测,可为乙型肝炎的临床防治及疗效观察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因此中医药治疗及治疗性疫苗的研制为CHB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国内研究的黄芪复肝冲剂、祛毒复肝汤、二子八味汤以及国外研究的治疗性疫苗包括蛋白疫苗和DNA疫苗都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本文就中药及CHB治疗性疫苗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 黄芪复肝冲剂[1]选取治疗组 10 5例 ,年龄平均 34.5岁 ,病史平均6 .8年 ;对照组 5 0例 ,平均 35 .8岁 ,病史平均 6 .6年。ALT >2 0 0IU者治疗组 80例 ,对照组 36例 ,2组病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自制黄氏复肝冲剂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家兔尿激酶溶栓后静点巴曲酶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采用颈内动脉自血栓塞法建立脑梗死模型。治疗1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2组尿激酶溶栓后静点巴曲酶;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测定不同时间段3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治疗后22h断头取脑,冰冻切片观察有无脑出血,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有无脑梗死病灶。结果:治疗1、2组各有2例出血、TTC染色,治疗1组2例正常,治疗2组3例正常。对照组造模后FIB升高,PT、APTT缩短,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h,2个治疗组FIB下降,PT、APTT延长,与造模后2h或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2组FIB、PT、APTT与治疗1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家兔尿激酶溶栓后静点巴曲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不增加出血发生率。通过凝血四项检测发现两药同时应用凝血机能下降明显,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同时监测凝血—纤溶指标,减少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肝病患者纤溶系统的异常往往与肝脏受损程度相关。D-二聚体(D-Dimer)是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致物,它特异地存在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我们测定了9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GGT持续升高的慢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给予UDCA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39例只用苦参素治疗,疗程2周.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GGT值的变化.结果慢乙肝中度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GGT值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UDCA和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降低GGT,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世界性顽症之一,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分析了目前乙肝疫苗存在的伺题,介绍了1018 ISS佐剂疫苗、YIC治疗疫苗、单剂缓控释微球的情况,指出简化免疫程序、发展更有免疫效果甚至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新型乙肝疫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排石中药和654-2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20例,采用补肾排石中药和654-2治疗治疗直径≤10mm的泌尿系结石;对照组20例,其中10例用654-2辅于饮水运动疗法治疗,另10例仅口服补肾排石中药。结果:实验组总排石率高达90%,与对照组总排石率5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排石中药和654-2联合治疗能明显促进泌尿系结石的排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适用于低收入人群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56例活动性DU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2例,用呋喃唑酮200mg、乐得胃2片每天三次,法莫替丁20mg早晚各一次治疗2周:对照组74例,用羟氨苄青霉素500mg、胶体果胶铋100mg(以Bi计)每天三次,奥美拉唑40mg每天早晨一次治疗2周,疗程结束时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疗程结束后4周取胃粘膜检查幽门螺杆菌(HP),观察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DU有效率分别为93.6%和94.5%,无统计学差异(P>0.05),HP根除率分别为82.3%和95.7%,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2例出现白细胞轻度降低(3.5×10~9/L),对照组1例ALT轻度升高,治疗结束后均恢复,余无严重不良反应。呋喃唑酮、乐得胃、法莫替丁联合治疗DU,虽然HP根除率稍低,但经济、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低收入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F-кB在肝癌介入治疗后肿瘤组织和癌旁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特点。方法:建立VX2肝癌模型兔59只,分为A组(肝癌组)29只,B组(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介入组)30只、C组(对照组)20只,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NF-кB表达。结果:A组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21/29)、37.9%(11/29),肝癌介入治疗后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κB阳性表达率82.4%(24/30)、60%(18/30),C组NF-κB阳性表达率为10%(2/20),各组与对照比较,除A组癌旁肝组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癌旁组织,其内NF-кB的表达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介入治疗后的癌旁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等因素可能会导致NF-κB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ei指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例.按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4型;正常构型(A组,46例)、向心性重构(B组,53例)、向心性肥厚(C组,40例)、离心性肥厚(D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Ded),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E/A),左室射血分数(EF)及Te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同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D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C、D组收缩压最高(P〈0.05),B、C、D组脉压最高(P〈0.05);2.各组超声心动图结构参数比较:C组、D组LA最大(P〈0.05);B组LVDS最小(P〈0.05),D组LVDS最大(P〈0.05);C组IVS、LVPW最厚(P〈0.05);B组、D组IVS、LVPW轻度增厚(P〈0.05);C组RWT明显厚于其它各组(P〈0.01);C组、D组LVMI质量显著增加(P〈0.01),但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3.各组超声心动图功能参数比较:高血压各组的E/A值均减低(P〈0.05),EF只有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ei指数可以客观、真实的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功能情况,对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用万托林溶液、爱喘乐溶液,由德国百瑞公司PARI Junior BOR 038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其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喘息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疗效较长,配合万托林(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溶液、爱喘乐溶液(抗胆碱药),两组药物合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平喘解痉作用,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洛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63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胸腔内注射治疗方法,其中32例注入洛铂和恩度(A组),31例注入顺铂和恩度(B组),比较两组间疗效、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结果:洛铂和恩度组与顺铂和恩度组在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洛铂和恩度组白细胞(WBC)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顺铂和恩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恩度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顺铂联合恩度相当,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8.
以实验室研制的N1227为络合剂、磷酸三丁酯为促溶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应用络合萃取方法处理回收母液中染料K-红BB产品。实验结果表明,当pH=0.5—1.7,母液:萃取剂:促溶剂:稀释荆=100:20:10:70时,母液经单级萃取后K-红BB萃取率达99%左右。萃取后的有机相经NaOH反萃后上层有机相为络合萃取剂,可循环使用;下层为浓缩的K-红BB,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5例膀胱粘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心理干预治疗后,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但两组与常模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仍显著增高。结论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蒙脱石和氯己定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复发性口疮病人 68例 ,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蒙脱石和 2 %氯己定联合治疗 34例 (男性 1 6例 ,女性1 8例 ) ;B组为 2 %氯己定、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甲硝唑治疗 34例 (男性 1 4例 ,女性 2 0例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 98 83% ,B组总有效率为 82 1 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蒙脱石和氯己定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