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梁莹  徐福缘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8):175-178
在介绍当前企业间专利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企业间实施专利协同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基于供需网的企业间专利协同管理模式,阐述该模式下实施专利协同管理的机制和优势。事实证明,将供需网理念应用于企业专利协同管理领域能够提高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并且可以为企业间的专利合作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创业企业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关系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洁瑶 《科研管理》2018,39(9):78-85
创业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关系主要来自于对社会网络的优化应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利用54家小微时尚创业企业间的数据,对地理邻近性、认知邻近性和协同创新关系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与协同创新关系形成显著正相关关系,再次证明,以地理空间邻近为基础的协同创新网络发展模式仍是根本。而认知邻近性与协同创新关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创业企业偏好与具有知识差异的企业伙伴形成协同创新联系。  相似文献   

3.
联盟网络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影响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考察了联盟网络企业中的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分析了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路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家联盟网络企业知识转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所获有效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企业间社会资本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知识转移机会、动机、能力的中介效应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素萍 《现代情报》2014,34(8):20-28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团队学习的互动过程具有准确、直观的优点,《在线学习辅导》是英国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合作课程,其主要学习模式为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学习,因此,本文尝试应用UCINET软件从网络关系图、中心度分析和个体网指标三类分析指标对该课程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以期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探索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DN)的提出为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SDN中的节点企业不再通过激烈的竞争来求得生存,而是通过协同创新来实现互利共赢。为了研究SDN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和机制,运用了生态学的思想,归纳出SDN企业的生态学特性,提出了SDN企业协同创新的四种生态协同模式,并借鉴种群动力学中的Lotka—Voherra模型进行协同创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指出SDN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是SDN企业寻求合作共赢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基于联盟成员的互动性、共赢性和匹配性建立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体系。依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全国性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联盟的社会网络密度、社会网络关系强度、社会网络中心势等3个维度探究了联盟稳定性影响机理,进而分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的网络结构特征对联盟稳定性的作用。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结合上述结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盟稳定性做出科学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聚集地人才聚集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集合。通过系统分析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关系模型。以山西省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体网络与分类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整体网络中,政府、高校和企业主体的网络密度均高于整体网络密度,科研院所网络密度较低,弱化了整体网络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研究型与应用型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间大致呈现对立式和包围式分布,人才聚集的凝聚力均明显不足。上述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供需网企业间合作创新行为稳定性问题,基于知识溢出这一视角,选择供需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行为为研究对象,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路径演化轨迹,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影响博弈系统合作稳定性的因素。研究发现,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的演化与其初始构建的支付矩阵密切相关,也与支付矩阵的初始参数选择有关;知识投入,知识互补程度以及知识溢出系数是影响企业合作演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增大知识投入、增大知识互补程度以及知识溢出系数将会有效的促使供需网企业合作创新行为朝着合作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部分科学学期刊共被引网络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知网中收录的26种科学学期刊的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分四个时间段绘制了26种期刊的期刊共被引网络图谱,引入了网络密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等概念对网络结构做了剖析.研究发现,科学学期刊之间的引用随时间的推移变得频繁,形成了以<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为代表与其他期刊关系紧密且控制知识流动的核心期刊.这些期刊的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此外,还对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前沿类和行业类2类协同创新网络进行研究,基于协同关系阐述结构特征,并基于论文合著历史分析两类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同时开展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类协同创新网络在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和发展方向上均存在差异,同时强连结关系的地理邻近性特征显著,高校在网络中向合作深度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体技术的企业供需网协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琪  徐福缘 《预测》2003,22(6):51-55,77
供需网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通过协作对相关企业各类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以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全球范围的战略联盟。然而供需网协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智能主体(A—gent)在供需网中的概念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基于Agent的供需网协作管理方法,给出了多Agent供需网系统形式化描述结构,为供需网管理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2.
闻波 《现代情报》2017,37(9):68-74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成为开放性资源,如何利用社会化网络进行创新知识获取是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本文从厘清社会化网络、知识协同、开放式创新三者概念和关系出发,提出三者作用的理论知识链,并据此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影响量表与知识协同量表,运用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得到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了三者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结果发现社会化网络对于知识协同和开放式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知识协同对于开放式创新有着显著性影响,其中知识协同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实现企业的知识共享与转化,建构开放、交互性的社会化网络系统是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张晓黎 《软科学》2016,(11):81-85
仿真分析了网络组织中企业进行关系调整对知识网络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组织中约1%到10%的企业调整关系时,企业的单一知识类别、组合知识类别和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迅速增加,企业之间的知识网络结构差别最大。约9%的企业调整关系时,网络组织的单一知识总量和组合知识总量会达到最大,企业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最大。超过10%的企业调整关系时,企业的单一知识类别、组合知识类别及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虽然仍很高,但单一知识总量和组合知识总量会逐渐减少,企业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异化程度和知识总量差距都会减少。相比较于与知识水平最低的企业断链重连,企业与节点度最小的企业断链重连时,知识网络单一知识类别与组合知识类别更多、知识之间的关联度更高;单一知识总量与组合知识总量更少;知识网络结构差异和知识总量差距更小。  相似文献   

14.
俞兆渊  鞠晓伟  余海晴 《科研管理》2020,41(12):149-159
基于社会网络和知识基础理论,以知识管理能力为中介变量,并打开其“黑箱”,探究企业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内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外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吸收、知识连接和知识解吸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社会网络的交互项也能够通过内部和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企业拥有的社会网络可以为企业获得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它能够为企业提供获取知识的途径。本文从社会网络的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知识获取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深入分析个体网络和组织网络、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作用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创企业的社会网络确实能促进知识获取。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有效开展企业竞争情报需要情报人员之间、情报人员与企业内外相关专业人员之间的知识协作,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企业竞争情报问题即人际情报网络研究是近年来竞争情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与知识管理研究方法相融合,通过探讨参与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人员的知识协作关系来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构建企业竞争情报知识协作平台,促进竞争情报工作者的知识协作关系,进而提高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核心资源;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存量有限,为保持竞争优势,知识网络已成为组织实现知识管理的有效实践工具和实践知识管理的主要平台。文章从社会网络视角入手,探讨了企业知识网络概念及内涵,分析了社会网络三大核心理论——强弱联结、社会资本、结构洞,论述了该理论对企业知识网络的影响,提出了构建企业知识网络交流平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洪明  陈盈  程聪 《科研管理》2012,33(9):32-39
前人的研究尚未将网络强度和社会资本结合起来分析其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也未考虑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对这些变量间的关系的作用。因此,本文纳入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作为控制变量,研究了社会资本、网络强度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构建了理论模型,并以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的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社会资本在网络强度和企业管理创新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2)在小规模企业中,网络强度与社会资本对企业管理创新不再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弥补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A case study for impelling university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impact through collaboration is presented. Scientometric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a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increase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thereby boosted a university’s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s. Results come from fifteen years of data at a Mexican university with 2400 researchers who produced 24,000 works in fifteen research disciplines. These data are treated with social network visualizations and algorithms to identify patterns of collaboration and clustering, as well as with normalizations to make disciplines comparable and to verify increasing citation impact.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implemented in the study may be a cost-effective way for universities to intensify collaboration and improve researc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