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与理解。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站在生活论的立场上,“文化是历史的、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可以说,作为人的安居之处的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在此意义上,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与理解.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站在生活论的立场上,"文化是历史的、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4,(35)
正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现代转型,需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基。基于这种新的问题背景,我们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调整的重心不在于实现工艺学上的某种技术转型,而是要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  相似文献   

4.
耻感文化具有丰富的意蕴,它为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实现德育变革提供了文化资源。耻感文化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吸收耻感文化,化解当代道德教育困难;培养耻感意识,提升个体道德自觉;增强生活耻感体验,变革道德教育模式。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有铨 《中国德育》2008,(10):23-27
教育者对于“道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潜在地决定了学校道德教育特殊的性质以及活动的效果。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在于满足人的生存、生活需要,因此,不能离开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来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是指“不是不道德”,它区别于无休止的“更道德”,这是判断学校道德教育是否有效的标准。道德出于人的自觉、自愿,作为外部环境刺激的奖励并不能培养道德,道德教育要慎用奖励。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在原初状态上是合而为一、完全融合的,它后来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的学科化、知识化和工具化。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是当代学科综合化、道德教育情感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回归生活并不是要与现实生活重新完全融合、浑然一体,而是要在回归中超越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辩证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在原初状态上是合而为一、完全融合的,它后来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要原因在于道德教育的学科化、知识化和工具化。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是当代学科综合化、道德教育情感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回归生活并不是要与现实生活重新完全融合、浑然一体,而是要在回归中超越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转型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新的本体理解。需要面向生活现实,需要关注人的生存和体验方式的现代转型,需要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基。基于这种新的背景,我们认为,学校道德教育需要调整.调整的重心是把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的生活本体论强调,生活是道德和道德教育最为贴切的基础,没有生活就没有道德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生活的过程;生活道德教育实现了对种种脱离生活德育范式的转换与超越,从而体现出自己高度自觉和积极有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问题因社会进程相异而显示出与西方发达世界不尽相同的特点。新时期中国道德教育的路向选择应该更有益于道德教育回归其自身存在的运动方式,更有益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自由自觉的道德生活。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只有基于完整的现实的人的理解,培养好人与好公民相统一的道德人,才能摆脱社会本位抑或个人本位、现代抑或传统、本土抑或西方的非此即彼地争论,超越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偏见和成见,从整体上既保证了道德教育的本真意义又充分体现了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教育对当下社会生活实际的悬置已成为青少年道德品质培养中的一大诟病。关门式或文本化的道德培养模式在与时代发展谋求嵌合的过程中日益呈现出颓废之势。众所周知,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在于道德教条的僵硬记诵,而在于道德行为在真实生活场景中的恒性自觉显现。因此,只有归于生活、化于生活,学校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彰显其陶冶化育的无穷活力。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觉即人们对自身道德的自知之明,是生活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自觉反思、不断提高自身道德认识和道德责任,并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意志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自觉是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育道德自我、促进道德自律、提高道德理想等功能。因此,应通过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先进道德经验、创造良好道德氛围等方式,提高公民的道德自觉意识,推动社会道德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金兰 《天津教育》2005,(11):33-35
道德教育不仅要造就“有道德”的社会,更要造就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是“整体的人”、有生命意识的人;“有道德”的社会是健康的、有益于“整体的人”生活和发展的社会。有道德的人与“有道德”的社会共生共存;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有内在的一致性,造就“整体的人”与建设和谐的社会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高度人文化的事业,是主体寻求、满足自身的道德需要并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它始终把一定的道德需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对道德教育的任何分析和论述也都自觉不自觉地表达了一定的道德需要。在道德教育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激发、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的反思与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道德教育场所的格式化、道德教育设置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内容的格式化和道德教育方式的格式化。其根源在于道德教育的专门化、道德教育的知识化和道德教育的工具化。改革和超越这种格式化的道德教育,出路在于使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这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学科教育综合化和道德教育情感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布丹丹 《文教资料》2010,(24):211-213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中的大学生日常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局限及其批判反思,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从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走向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这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主体-客体对立基础上的道德教育本质上是知性的对象化的教育.然而,无论从它作为一种教育行为还是从它所言说的内容、言说的方式等方面看,都因为没有真正通达道德教育事实而不可能取得实效.通达道德教育事实就意味着回到道德得以产生的非对象化的、境域式的教育生活世界.非对象化道德教育之可能就在于确立人与世界一气流通的存在论-生存论的哲学,并创设相对理想化的、无成见的教育情境,通过直接的行为交往和平等的对话激发人原发性道德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为大家所熟知,成为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教育共识。立德树人不仅说明"立德"是"树人"的必要条件,而且也说明"树人"是"立德"的目的。站在教育学的角度看,立德树人表明,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树人",在于成"人"。第一,道德教育何以成"人"?道德教育何以成"人"?问的不是道德教育要成什么人,而是人为什么需要道德。  相似文献   

18.
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具有道德主体性的人,故尔,道德教育活动不能以指派任务、下达命令的方式来组织管理;追求所有进入道德教育过程的人对“活动目标”整体的自觉认同,是使道德教育取得合理性与效率性统一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某种社会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有效统合异民族文化观念以及历史价值,形成社会道德力量,或者说建构同一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乃当代社会责任。道德教育应该更广泛关注人的特质自然和人类社会自然,个体自觉向往、调适与社会公共生活中传统既有或未来倡导的一般价值的思想和实践。而儿童道德教育的社会选择则意蕴着国家意志在人类社会文化价值活动中的普遍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20.
关注人道德的养成,这是道德教育的本然使命。然而这一本然使命在现行道德教育实践却屡屡遭到放逐。道德教育不但不注重培养道德高尚的人。甚至道德教育本身也日渐成为不道德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对本真的道德教育的反动与悖离。换言之,道德教育已走入了困境。而走出道德教育困境的关键就在于确立一种新的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在过程向度上,它坚持以人的方式把握人,注意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道德性;在目标向度上,它以培养道德高尚的人为旨归;在内容向度上,它力图构建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圆融统一的内容体系。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