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杜威思想体系中,民主生活方式是民主的真正内核,民主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理想形态。学校公民教育是维护和建设民主社会的重要手段,而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要求学校成为民主生活共同体,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理智地参与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主动作业的引入,使学校教学富于社会精神;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学生的规则意识发展。我国公民教育应重视杜威思想,基于学习方式变革、学校管理民主化两大路径,将学校改造成为民主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3.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人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又将这一命题颠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但是对杜威的教育思想又有突破,反映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设置的所有课程中,最能体现生活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当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社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陶行知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批判地吸收并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活教育理论.两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把杜威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论述“翻了半个筋斗”:“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变成“社会即学校”。他还提出“职业教育是第二期的或继续的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乡村学校是中国改造乡村生活唯一可能的中心”和“教育与农业携手”,发展了杜威“职业教育为公共利益而产生”的恩想,并把其影响扩大到了中国广大乡村,是杜威的中国信徒中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使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实现本土化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罗媛 《文教资料》2013,(22):68-6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形成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主体教育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教育革新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到当时进步教育运动代表人物杜威教育思想的启发,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把杜威的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颠倒过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新主张,创造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0.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对学校教育思想主要由"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五步教学法"构成。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杜威的学生,他学习了杜威教育思想。回国后,他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及"五路探讨法",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均产生了影响,两人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公立单设的幼稚师范学校,此校的创办人为陈鹤琴先生。江西幼师在创办上深受欧关新教育理论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是对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及教育应兼顾儿童和社会需求理论的借鉴;课程则吸取了德可乐利学校“从生活,为了生活”及杜威“学校即社会”理论;在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上分别体现了对杜威“做中学”理论和德可乐利学校的教学过程三步骤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佐藤学  田辉副 《中国德育》2007,2(1):8-12,15
日本学校改革的目标是创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仅使其可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天地,也是教师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并且还可以作为家长、市民支持和参加学校改革、共同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杜威的公共哲学。推进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建设,需要遵循少则多、简则优、小则精的原则。这种改革并没有特定的形态、特定的运动以及特定的处方,是任何一所学校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挑战的“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建英 《教师》2010,(10):122-123
陶行知和杜威的教育思想有着天然的联系,但由于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针对教育的施者即整个教育体系,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更多的针对受者即普通大众。对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而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民主共同体”思想是杜威政治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从逻辑和历史的方法来看,影响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形成有四个因素,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辩证法思想;基督教中的“天国”思想;社会进化论思想和现代生物心理学;美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杜威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其基本主张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其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教育有以下的启示:学校教育应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要使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结为一体,要培养学生成为“自治”的人,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杜威实用主义生存哲学的内在逻辑着手,解析“从做中学”思想提出的生存论、经验方法及探求逻辑的理论根源,认为它不是一种教育理论,而是一种探求学习理论。正是基于实用主义生存论哲学和“从做中学”的学习观,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就是生长、就是生活、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莱芙和温格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理论之后,不少教育工作者尝试将这一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在课堂上构建实践共同体。但基于日常社会生活的学习与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在学校教育中生硬地套用实践共同体理论有损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先厘清概念,分析实践共同体理论的长处与不足,阐明实践共同体与学校教育的异同,以真正深入探讨如何将学校和社会联结起来,一起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共同体,使学生早日实现相关共同体的合法边缘参与,获得广泛的学习经验,向着成为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的方向成长。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倡导“课程即生命历程”的理念。教育与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生活,它既不是学生单独生活,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他们在这个生活中组成一个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在教育和课程的实施中生活,实现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必须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一、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负有教育责任从来都不仅仅是存在于教师单方面,而是包含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从之前所提倡的“学习共同体”到现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学生教育共同体”,教师作为共同体中学生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应注重对其的合理利用,以达到使教师各尽其才并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本文在提出“学生教育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其理论基础,并以香港真道书院为例,将学生教育共同体中专业教师按教育职责分为家校联系教师、社会宣传教师和学科教育教师三类,并对这三类教师在共同体中的作用分别进行了阐述,这对中小学的教师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