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类型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行东 《情报杂志》2000,19(6):90-91
站在信息学界“大情报”的角度,将当前社会科学信息用户的需求划分为社会科学之科学信息需求和社会科学之社会动态信息需求两种类型,并在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需求类型特点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夏南强  李倩 《情报科学》2007,25(3):332-339
本文对社会科学学术网站作了界定和基本的归类,探讨了社会科学学术网站与社会科学学术活动的关系。并从信息内容的综合程度、网站所属机构的不同、用户的特点、网站设置的不同目的等四个角度分析了各种社会科学学术网站的特点,建立了相关模型以供参考。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科学学术网站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指出了社会科学学术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支撑社会科学创新的社科信息工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昭 《情报科学》2001,19(3):302-304,310
基于对社会科学创新及其特点的分析,指出研究与完善支撑社会科学创新的社科信息工作机制的必要性,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术交流活动是借助科学语境中的符号系统,如语言、字和其他方式,进行学术情报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它是科学家共同体以及社会科学活动的客观需要。学术交流是学会等科技团体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和会员、满足科技工作需求的服务产品。学会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兴办学术期刊、出版学术作、召开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5.
对三种学术搜索引擎的析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搜索引擎是专门用于检索因特网上的学术信息的专业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Scirust和OAIster是因特网上众多学术搜索引擎的优秀范例,在介绍和对比分析三者特点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邀请部分在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中青年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举行了当代科学发展一体化学术座谈会。会议坚持“双百”方针、学术自由的原则,与会同志思想解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了当代科学发展一体化的动态和信息;探讨了当代自  相似文献   

7.
中美高校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既区别于一般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又区别于其他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这一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特殊主体尚缺乏专门探究,更谈不上确立其学术地位。本文在深入探讨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从中美比较的角度,分析两国大学生作为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不同特点与成因,及其在各自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吴敏琦 《情报科学》2013,(2):92-96,101
围绕网络学术信息的搜寻策略、甄别和判断标准、信息获取的决定因素等信息搜寻过程,提出网络环境下大学本科生学术信息搜寻行为模式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下,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T检验、F检验等方法对实证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和分析网络环境下本科生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的总体特征,以及性别、年级、专业和使用网络的起始阶段等因素对本科生在网络上搜寻学术信息过程中的行为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日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又区别于其他的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随着中国与日本之间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注重利用网络学术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消费。文章从中日比较的角度,分析两国大学生作为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在各自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中的体现,及其不同特点与成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的影响。出版体制改革使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数量增加、质量上升;作者的数量增加、经济利益明显减小、社会利益有所增加;出版机构的数量增多、经济利益明显增大、社会利益略有上升;读者的数量增加、经济利益明显减小、社会利益稍微增加;导致学术人文环境转变,促进学术物质环境改善,推动学术制度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11.
叶磊  娄策群 《现代情报》2017,37(6):168-171
通过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相关概念的研究,厘清论文检测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文章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生态理论,从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3个方面分析论文检测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复合式信息资源组织服务模式在读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红巧 《现代情报》2003,23(11):139-140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立复合式信息资源组织服务模式的特点、目的、意义、内容、应用前景和学术价值及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科信息门户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楠  吴新年  祝忠明 《情报杂志》2004,23(12):36-37,40
学科信息门户是当前网络学术信息组织和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学科信息门户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从内容、系统功能、维护与更新、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学科信息门户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为促进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信息,信息生态系统业已形成,但尚未有相关研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刻画。[方法/过程]文章在界定社交媒体学术信息这一核心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社交媒体学术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全面刻画系统结构。[结果/结论]通过刻画社交媒体学术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动态结构,构建了学术信息生态链,并梳理了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来源分布情况。最后分析了导致系统结构不合理的生态失衡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络学术信息获取可信度感知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合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信息获取全过程三阶段影响因素,研究了用户信息行为对网络学术信息有效获取和合理利用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用户可信度感知判据指标.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网络学术信息获取取决于用户的可信度感知,可信度感知的认识程度支配用户的信息行为,用户的信息行为决定网络学术信息有效获取和合理利用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以2002—201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获奖信息为研究对象,从获奖作品、作者、机构、施引者、施引期刊以及学科分布等角度深入分析,并与教育部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进行对比研究,力图全方位、多层次探讨获奖成果的学术影响力。【结果】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较小,在国内具有优势的研究领域为文学、历史学,但是某些学科存在较为明显的学术领军人才流失现象。【结论】 建议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各领域优秀学术人才的识别与管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新勤 《现代情报》2007,27(3):42-44
互联网以其丰富的信息和平等互助的快捷方式备受用户的青睐。其中网络学术信息的含金量较高,使用价值也较大。但在利用网络学术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信息失真、信息缺损、信息丢失等信息损失问题,严重影响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对网络信息损失的诸多表现形式进行了初步归纳,并对其损失原因进行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郝建军 《现代情报》2016,36(11):154-157
科学研究是高校自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自治程度最高的领域。同政府信息公开相比,学术科研信息适用推定公开原则的范围较窄,其是否公开涉及的因素更多,公开范围的确定和划分更加复杂。从学术科研信息公开范围来看,美国大学信息公开制度主要从信息公开时间节点、信息种类、所涉利益的轻重缓急等多个维度出发,制定了一套易于实施操作的分类划分标准,很好的处理了学术自治与信息公开之间的矛盾,在保证信息公开的同时维护了相关利益者的权益。通过案例分析,对美国学术科研信息公开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信息分类方法、标准和原则等进行了讨论,为我国学术科研信息公开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的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燕今伟  刘峥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2):199-201,208
学术信息传播是人类科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参与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主要机构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了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传慧 《情报探索》2011,(8):105-107
阐述Wiki的产生和特点,论述Wiki在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剖析图书馆应用Wiki的障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