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校本教研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推动学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探索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以及路径尤为必要。基于宁夏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现实境况,以"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例,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研究表明,专业发展需求是开展教师培训的前提,通过"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立足于学校与课堂实际的校本教研适应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本文从校本教研的内涵与意义入手,分析当前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惑,从而探求有效的策略措施,以期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由于广大中小学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重视,农村校本教研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对农村教师群体专业素质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实造成的诸多因素制约了农村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作为基层教研部门的县区教研室,应认真研究分析农村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存在的难题,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引领区域内农村校本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我区教研室在深入农村中小学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引领农村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三项机制。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教师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主动加强学校与外界、教师个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教育专家、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一般教师等的有效整合,才能创新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我们根据教育科学原理、理论和方法,为农村中小学开展开放型校本教研提出了"主题研讨式"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门积极倡导教师开展"同伴互助",而校本教研又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例,阐述了"互联网+导师制"校本教研策略的系统结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为学科校本教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虚拟校本教研与以往面对面的校本教研相比,存在着许多的优势:能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良好的平台、便于建立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及便于教师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虚拟校本教研会存在许多的阻力,因而要通过构建有利于开展虚拟校本教研的学校文化、建立鼓励教师参与虚拟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构建开展虚拟校本教研的网络平台、加强校本教育资源的建设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等多种策略来保障虚拟校本教研得到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虚拟校本教研与以往面对面的校本教研相比,存在着许多的优势:能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良好的平台、便于建立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及便于教师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虚拟校本教研会存在许多的阻力,因而要通过构建有利于开展虚拟校本教研的学校文化、建立鼓励教师参与虚拟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构建开展虚拟校本教研的网络平台、加强校本教育资源的建设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等多种策略来保障虚拟校本教研得到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赵云霄 《考试周刊》2014,(34):22-23
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校本教研制度由于受到时空、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教研活动局限于学校内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引领。如何找准切入点,转变方式,改变校本教研低效的现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沁阳市教研部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在改变校本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建立专业引领团队,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构建三级教研网络(市教研室→学校集团联盟→学校教研组),通过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真正实现校本教研活动从低效向有效再到高效的转变,达到依托名师引领、共享优质资源的目的,更好地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中小学"优质均衡,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怎样的形式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个课题。当前,为了丰富校本教研的组织形式,也为了校本教研的现实需要,联片教研成为有效的校本教研组织形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并逐步推广,在组织形式、具体行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推动了许多教研能力薄弱、无法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学校教研水平的提高。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联片教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的进行对于各科教师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改善,均有着不可小觎的意义。但眼下不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却存在着选题定位盲目求“大”、研究主体移位、教师研究水平差强人意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校本教研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实效;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人们对校本教研的认识有误、本末倒置的校本教研目标追求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小学只有采取因校制宜选题、调动教师“内需”、建立激励机制等策略,才能使校本教研正确而有效进行,才能达到促进教师成长、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校本教研在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引起重视。为了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和价值,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萨乔万尼论学校道德领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托马斯·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是美国教育管理非主流派的重要代表。擅以教育管理的批判范型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问题。他最早提出了学校道德领导理论。其核心是学校领导要建构学校共同愿景与理念,强调责任与义务。他的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不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实施措施。尽管这一理论是基于荚国的社会背景提出的,但它仍可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曾认为是不可动摇的学校领导观念和或许正在孜孜以求的学校领导实践,而转向思考学校领导的道德维度,形成学校领导和“以德治校”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13.
由于每所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前景,普通高中的发展需要寻找结合本校实践的发展路径,故株洲市第四中学基于全面发展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引下的艺术教育特色理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学校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长期探索沉淀固化积累的一些艺术教育特色经验。试图通过分析这些理念和经验,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需要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实践、研究和反思,而其中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同课异构"。文章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传统文化的继承"为案例探讨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以及自己的思考。"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采取最优化的方式去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同课异构"的活动方式应多样化;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被动走向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呈方兴未艾之势,同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需要密不可分。目前对地方文献的整理,通行的有点校、影印和前两者结合三种方式,三者各有优劣。地方档案的整理应注重保护史料的"原生性",首先考虑的应是存留档案"原件总量"和保持"档案排列原貌;"档案的选取应以"卷"而不是以"件"为单位。学术创新不全在于题目的新颖,而取决于解决问题的新内容、新见解;学术研究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海内外同行学者共同参与,也要以全球化、整体史的视野开展跨专题、跨地域、跨学科的深度研究,为构建严密与科学的研究体系做准备,惟有如此,方有可能使地方文献之学升华为"显学"。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了全面了解西藏自治区中学校本教研的现状,通过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对西藏47所中学和61名藏、汉校长,展开了与学校生活密切有关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力图全面反映西藏自治区中学开展校本教研制度、内容、形式的基本态势与理念,据此提出西藏开展和实施校本教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坚持高校校报的正确舆论导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校报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对校园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并积极探索引导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使校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相似文献   

18.
Physical activity provides a myriad of well‐documented social‐emotional, behavioral, and academic benefits for youth. Whil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hysical activity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in the school day to support the well‐being of students, an understanding of related empirical work within schoo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s unclear. School psychologists are well positioned to systematically incorporate physical activity within their intervention practices, particularly given their role and expertise in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interventions. Authors engaged i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20 years (1998–2018)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research within 10 peer‐reviewed school psychology journals and six school psychology‐related journals. Authors analyzed 22 studies to glea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base and highlight the ways in which physical activity can be incorporated to support school and student outcomes.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school psychology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the examined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教师口语这项教育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毕业后要掌握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之一,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中的教师口语教学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语文活动课程、社会语言实践活动为拓展阵地,突出语言教学的实践性,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构筑多元化的口语能力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有必要处理好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专业结构和办学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规模的发展应该与学校类型和办学目标相适应;质量的提高应该着眼于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结构的调整应该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的专业设置及办学层次;办学效益应该多方面评价,立足于在加大投入的前提下培养出更多高质量和最具适应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