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场所的图书馆,是人类社会理性的产物,图书馆场地空间、馆员/读者及其活动,共同构成场所的基本要素,其场所功能与价值通过图书馆活动来体现和发挥。从读者服务实践数据来分析、反证作为场所的图书馆其存在的社会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场所价值不断被挖掘,提升场所认同应成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中的重要价值取向。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理论阐释了空间的特殊认同性。本文引入场所精神理论,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场所认同进行解构,并结合普林斯顿大学燧石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案例,从以下三个方面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中提升场所认同提供借鉴思路,即组织易于感知的空间布局、拓展多元体验的空间功能及注入引发共鸣的情感元素。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场所功能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克谦 《图书馆论坛》2003,23(6):185-187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使图书馆的功能日益突破图书馆围墙的限制,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空间。但图书馆作为一个有围墙的固定场所的功能依然不可忽视。文章探讨了网络时代图书馆作为一个场所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图书馆“场所”价值,本质上就是回应“图书馆向何处去”的根本性问题。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实体空间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一,争论不休。文章从社会公众视角,深入分析互联网公共平台上丰富的图书馆评论信息,为图书馆“场所”价值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新材料、新方法,有助于从需求侧变化推进图书馆供给侧改革。同时,探索开展图书馆“场所”价值研究新范式,需要充分认识到相关技术工具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建筑的蓬勃发展根源于图书馆的场所功能和场所精神;阐述了图书馆作为学习和文化传承的场所的意义,以及图书馆作为具有公共领域意义的场所所体现的平等、自由、包容、促进和谐发展的场所精神;指出图书馆作为公共建筑与场所是文明与文化的物质写照,是人文精神的一种物化形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民主与和谐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多元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场所”价值变化,是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探寻国外公共图书馆“场所”价值的公众认知变化,可以知晓国际图书馆发展动态,为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借鉴。文章以IFLA国际公共图书馆奖获奖者为研究对象,针对Google Maps在线评论文本,开展高词频分析、主题分析、情感分析及文化差异分析,探讨国外图书馆“场所”价值的公众认知情况。结果表明,在国外,优秀公共图书馆深受公众欢迎,整体评价极为正面;空间与场所是公众对图书馆评价认知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的阅读场所功能仍然是公众的主流认识;随着时代变迁,图书馆的休闲场所功能日益突出,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国际图书馆发展潮流;公众的地域、语言等不同,对图书馆“场所”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公共图书馆亦可借助各类网络平台,主动开展营销活动,不断提升图书馆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实体空间的"场所"价值,是关乎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公众认知角度探索图书馆"场所"价值,能够发现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选择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和滨海新区图书馆三所代表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平台上的网络评论信息,综合运用Python、Jieba分词、SnowNLP等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从高频词分布、情感分析和时间序列三个维度,对社会公众认知情况进行了文本挖掘。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仍然是重要的公共阅读"场所";公共图书馆"场所"服务颇受欢迎,社会评价极为正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场所"价值认知的特征所在。在技术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当高度重视"场所"价值的公众认知新变化,可以将文旅融合作为未来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助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功能转型与阅读形态变化之互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近现代图书馆功能变革的角度,探讨了图书馆功能转型与阅读方式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图书馆作为直接体现阅读文化价值的重要场所,在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兼容与协调发展的新“平台”时期,注重研究读者阅读行为的形态变化与实效性,是图书馆界关注的重要学科内容与努力探索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图书馆物理空间从以“藏”为主、“藏阅”一体发展到多元化功能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数字时代图书馆物理空间的存在正是基于其“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以及知识筛选保存和作为学习场所的需要,并探讨了学术图书馆智慧中心的交流、学习和研究功能.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工具”的图书馆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却呈现无限生机.公共文化空间体现的是图书馆的价值理性,长期以来这种理性被忽视了,然而当今社会却迫切需要图书馆价值理性的回归.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具有平等性、公益性、开放性、人文性等文化特质,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需要重视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作用,重视开展各种读者活动,重视新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所谓"第三地",是指除了家和办公室外第三个经常光顾的地方。在众多高校搬迁,建设新校区、新图书馆的变革时期,拓展高校图书馆的"第三地"功能,让图书馆成为师生除了宿舍、教室以外最常待的地方,是解决高校图书馆功能日益弱化等一系列问题的一剂有效良药。  相似文献   

12.
对网红李子柒现象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从深挖乡村"内容"价值,有效发挥图书馆文献资源保存功能;坚守乡村"场所"意义,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凸显文化"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参与的民主价值等方面提出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是图书馆基本职能,数字科研环境下,图书馆对学生教育成才有多大作用却存在争议。该文以本科生所借阅图书类型、学习成绩、个人综合素质测定,建立图书馆对学生成才影响路径图,使用药学(自然科学)、行政管理(社会科学)2008级毕业生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图书馆专业书籍对专业成绩的影响十分突出;自然科学存在"专业书籍-通识课程成绩-个人综合素质"和"通识书籍-通识课程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两条成才路径;社会科学存在"专业书籍-专业课程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一条成才路径;图书馆教育职能、信息服务职能对男女学生成才的影响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论文梳理了图书馆建筑从古至今的演变轨迹,并举出不同时期代表性图书馆建筑进行实例说明、分析,提出图书馆建筑的变革以科技(主要是建筑相关科技)发展为前提条件,以适应图书馆自身功能的转变为目的。图书馆建筑及其功能的变迁是图书馆史中所蕴含的人类深层次精神文化诉求演进的实体写照。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图书馆本质研究中本质概念认识的错位现象进行概括,对本质与本身、研究对象、本体、属性、功能、要素、图书馆活动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厘清了本质概念与这些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一个侧面深化了图书馆本质及其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图书馆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休闲功能,引导大众休闲.图书馆应正确定位图书馆的文化休闲功能,创设发挥文化休闲功能的环境,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休闲功能,在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的同时,积极参与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核心价值研究是图书馆服务转型过程中绕不开的热点问题。文化权利,知识自由,开放、平等、包容、隐私等主流观点更多倾向价值观念而非价值本身,难以达成行业共识。文章从价值哲学视角分析图书馆价值及其主要价值关系:馆员、读者与文献信息三者之间的推广关系与阅读关系共同构成图书馆阅读推广体系。文献信息资源、读者资源和馆员队伍共同构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阅读推广从“满足阅读”到“推进阅读”、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发挥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与引领作用,成为图书馆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questioning the added value of open shelves with books. As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are increasingly available in electronic format, which role do bookshelves have in the future library space? The Utrecht University Library case study invites librarians to fundamentally rethink how they coul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open shelves in their library. Based on acquisition and user data, and on interviews with publishers and user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in 2025 bookshelves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access to those publications which are preferred by users in paper format. However, bookshelves should no longer focus solely on paper publications, but on digital publications too, as most library collections increasingly become hybrid. Moreover, libraries should also think of ways to enhance the inspiring role of bookshelves. Then, the open shelves could have added value within the library space of the future, providing access to a hybrid collection and an inspiring place to study.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图书馆函数得以成立的条件的讨论,认为对图书馆学进行数学描述,必须在取得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现行图书馆组织结构特点,根据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并与图书馆的性质相结合,设计了一种以办公室为轴心的三角型的新型组织结构,并对此结构做出简要说明与评估。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