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以来,体育与健康教育成为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新热点,它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全面发展人的体能和增强人体的适应,而且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新陈代谢,刺激骨骼生长。同时,体育的心理功能具有更多益处,从健全人格到塑造个性,多角度地锻炼了人的意志品质,为学校体育培养合格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和生理基础。因此,在学校体育工作中,除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我们更应重视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我们认为,体育性格就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在生理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心理和性格得到不断的完善,从而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体育人文素养的形成,决定学生对体育作用和意义的认识程度及其体育行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身体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决定了对提高高职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的必要性,分析其体育素养内涵形成的因素,对促进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建立,改善体育教学人文环境以及提高高职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职体育有其鲜明的特点,既要专注于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又不能忽视体育健康教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研究表明,课外进行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十分明显.通过组织群体性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自觉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体质健康,这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时期.高职体育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做人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健康个性的发展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思想的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找出课外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学校开展对青少年班和幼儿园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教学活动,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成长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整体及其身体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们乐观活泼、开拓创新的性格及优良品德。既能充分给予幼儿愉悦的童年生活,又可以培养幼儿勇气和顽强的人格意志,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与此同时,还能充分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从而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幼儿园体育活动在教育和保护幼儿身心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开展良好的幼儿园体育活动,将会成为幼儿教育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培养优势品质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高职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最后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高职学生形成良好健身意识,终身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加强高职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形成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明确,认知良好,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不尽人意.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功课忙、运动场地不足和运动器材短缺等.为此,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发挥学生会及社团的作用等措施来促进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9.
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坚持开展这两项活动将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1、促进大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2、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3、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4、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克服其性格弱点,也可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形成。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加强训练学生的心理,努力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从德、智、体、美、世界观五个方面给我们今天的健全人格教育以有益的借鉴:通过体育、智育丰富人们的知识;通过德育、美育、世界观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多层次 ,不同角度 ,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教师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以及运动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等多方面的分析 ,为体育教学兴趣的培养提供了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13.
大学语文教育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承担着巨大的育人任务,它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本国语言的认知能力,还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质。应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其育人理想。  相似文献   

14.
诚信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在要求。诚信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影响重大。从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渠道积极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个性的概念和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体育教学中发展个性的途径进行探讨,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形势和祖国未来建设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教学反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创建适合于现代高等学校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新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理论的构建和实践应用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作为人的心理特征,对人才的成长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要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导师的素质问题是实行导师制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实行导师制,需要提升导师的综合素质。从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人格魅力体现的是理想人格所蕴涵的品质,其显著特征是创造性的要求和个性的要求;学识魅力体现的是学问和识见所具有的正向效应。在导师制的实践中,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培养健康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 ,归纳出了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 ;认为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活动 ,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动机 ,增强学生的能力 ;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培养学生的个性 ,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专业技能的培养统一起来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教师赏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发展学生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教师的赏识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心理需要 ;是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助推器 ;能开发学生的良好个性潜能 ;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提高。教师赏识有度是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