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前,农村中老年教师存在受教学定式的束缚、教学反思不够、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中老年英语教师应与青年教师相互开放课堂,建立合作教学的模式,制订适宜中老年教师的的评价机制,这是促进中老年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贯穿于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本文深入思考如何开展中老年高职称教师再培养提高工作,激发和提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引导中老年高职称教师正确认识自我,由教师职业倦怠发展为对教师职业危机的新的认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使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挥好高职称教师的地区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教师群体和谐发展,以点带面构建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团队,取得双赢,使教师队伍整体得以区域性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成 《甘肃教育》2011,(20):24-24
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面对农村中老年教师“不想学”、“害怕学”、“没时间学”等现状,各校可以举办相关讲座、讨论会,使广大中老年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知识技能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转型发展和教学质量,新型大学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其必由之路。基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外出进修与深造条件,立足校本培养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现实可行性。构建"三位一体"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体系,培育"多元平台"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路径,实施"学研并重"教师素养提升的转型驱动是新型大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育质量,夯实教育改革基础的关键。探寻合理有效的教师成长途径是摆在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可以从"内发"与"外铄"两个范畴进行概论,并且统一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因此,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可以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强化教师成长政策保障、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教学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教师的科研成长奠定基础。研究教师的教学成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试题"这样一个微观角度探讨教师教学成长的"三步曲",即在解题中起步、在说题中发展、在命题中成熟。  相似文献   

7.
虞国荣  王颖 《教育》2022,(3):30-31
问题缘起 上课前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集体备课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既能够帮助年轻教师把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又能够促进中老年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提供了交流、讨论、研究的平台.但我们也在集备过程中发现了"无思考、走过场"等现象,主要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艺术类教师专业成长困境主要表现在:艺术类教学效果受限、职前和职后培训不够、科研能力成长缓慢、专业综合能力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压力大。通过参与幼儿园实践教学、凝练学前艺术教育能力、主动融入学前教育领域、加强学前理论学习、参与同伴反思、参加专业培训、建立"双导师制"等方式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情感,促进艺术类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思维,走出专业成长困境。  相似文献   

9.
"非私人化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化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受挫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非私人化教学"氛围,使"非私人化教学"日常化、习惯化、制度化,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非私人化教学"是建立在学术自由基础上的团体协作。"非私人化教学"氛围是学校之优劣的标志性差异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形成学校的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源,建立教师定期轮换流动制度与非官方的教师专业团体和组织,可以促进"非私人化教学"的形成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修为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让教师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校本研修使教师在与大家的交流、反思和再次实践中重新审视并及时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教师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一同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法学教育教师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教育背景等方面密切相关,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变化曲线随着教龄等的不同呈现明显的变化,如与学历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具有留学背景的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低,中青年女性法学教师是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群体。为此,应建立健全女性法学教师参与院校决策的制度支持系统,在评价的量化标准中体现对女性法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了解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实际情况,总结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尤为重要。中小学教师在学历、职称和教学科研上进入较高层次后,作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培训更要以中小学教师为本,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使培训变得学后能用,学后会用。从而加大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作为中学德育课程的实施者,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育人的效果。本文选择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M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专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入教坛的稚嫩教师、教学一线的新秀教师、笃行教辅的优秀教师、教研领军的骨干教师进行了深描,分析了影响M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其专业发展重要启示,以期为更多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梁金萍 《成才之路》2021,(14):54-55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存在着教学方式陈旧、缺乏专业的文学鉴赏指导、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校应聘请专业指导人员,拓展评价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5.
“青蓝工程”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新老教师交互听评课则是“青蓝工程”中的常见举措。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年长教师听课关注的“科学、形象、层次”三维度和青年教师听课力争做到的“多准备、细观察、勤反思”三步骤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中学语文“青蓝工程”交互听评课的有效性,以促进“青蓝工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因为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才流动性加强,农村学校中年教师大多外流,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和工作二十年以上的老教师占很大比例。而以往的教师培训大多以中年教师为主,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大多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应加强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的培训力度,针对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特征,制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小学教学名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对教学规律具有科学系统的认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专业成长既需要外力助推,也需要内省式自我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依然存在发展目标功利性较强、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较弱、系统化的专业引领欠缺以及反思教学与行为转化意识欠佳等问题。原因在于名师的专业成长受社会历史文化、教师自我理解与身份认同、实践共同体的共建共享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因此,新时代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需设定"以师为本"的培训设定、构建"需求为基"的培训内容、创新"多元参与"的培训方式、实施"行为导向"的培训评估。未来的中小学名师培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培养目标由"外促"到"内生"、培养方式由"共性"到"个性"、培养内容由"反思"到"建构"、培养价值由"个体优秀"到"群体共生",进而促进中小学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冯静  王建 《成人教育》2014,(6):102-104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教师队伍的核心与中坚力量。他们对教育教学理念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见解,有很强的专业敏感性、洞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等自身独特的专业发展特质。同时,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示范—辐射、轴心—引领和支撑—促进的作用。基于上述特质与作用,我们可以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榜样带动的作用,重视师徒传授制,以"三课联动"的方式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辐射作用,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互学习等策略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优秀中学教师职业素质要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调查目的是了解目前中学教师,中学生,师范生对当代优秀中学教师素质要素的认识,为构建当代优秀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师生们认为中学优秀教师的首要素质是启发式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敬业,乐业,献身精神,再次是科学化素质,最后是教师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民办普通高校优化学校教师队伍,要在本校选拔兼职的“双师型”教师;要招聘一批高职称的专职教师;招聘一批具有本科、硕七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组成“老、中、青”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人才梯队,实现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