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信息参考     
略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力丹在《新闻传播》(2002年第2期)撰文认为:如何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应注意,司法追求的是法律公正,而传媒体现的则是自身或受众观念上的、道德意义上的公正。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也确实出现过由媒介不大正  相似文献   

2.
分析几种目前较为常见的传媒职业违法行为,归结为: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履行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出版者侵犯知识产权;传媒人利用媒介权利谋取经济利益。从这几个方面剖析传媒职业违法行为的原因、社会背景,并提出犯罪预防的基本措施。认为应从法律预防、教育预防和制度预防三个不同层面,来预防传媒职业违法行为的发生,合理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网络监督是网民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公务行为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作为一种全新的监督方式,它在中国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现象,是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必然,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网络监督实际是公民监督,也是舆论监督,网络监督有其宪法、法律依据的,其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公务行为的合法性,包括程序合法性和实体合法性,重点是对程序合法性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的乏力,是由于公众和传媒的知情权、安全保障权等相关权利不能实现,加上法律对此的预防和补救不力。因此,要健全和完善舆论监督所需的权利保障体系,给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本文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吸收了“怀疑权”“有错推定”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任何快速转型与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风险社会.社会风险包括制度风险本身却是一种社会资源,而风险治理就是分配和安置这些资源.警察权是一种带有强力的政治、法律机制.在政治的视域中,风险社会中警察权的科学发展需要从"理解"、"参与"和"责任"三个方向上实现其"政治的"和"法律的"两重维度上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莫玲  王磊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2):99-101
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成为行政权力监督与规范的一种必然方式。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处于特有社会体制下的,形式上是传媒在监督,而本质上是一种党和政府权力的延伸或补充,从而产生监督中权力渗透的现状。基于此种特有问题,应主要从新闻立法、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以及新闻舆论部门人员素质几个方面积极探寻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7.
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态和情绪的集纳,它在内涵上接近于公论、民意等概念。舆论监督作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重要方面,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府作为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传媒的直接领导者以及公民愿望的诉求对象,在舆论监督的环境构建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来论述政府在构建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和谐的舆论监督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透视及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成为行政权力监督与规范的一种必然方式。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处于特有社会体制下的,形式上是传媒在监督,而本质上是一种党和政府权力的延伸或补充,从而产生监督中权力渗透的现状。基于此种特有问题。应主要从新闻立法、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以及新闻舆论部门人员素质几个方面积极探寻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新闻官司也随之大量出现,这反映出我国新闻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的舆论监督在法律界限方面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舆论监督法制化有一些难点。加强新闻法制建设,重点应放在如何保护正常的舆论监督和防止滥用舆论监督上,在这二者之间建立适度的平衡,应作为我国舆论监督在法制化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报界之巨子”,他明确提出了舆论监督的概念,并就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地位、特点、功用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形成了独特完整的舆论监督思想,对中国现代传媒理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关注了复杂社会中的法律合法性问题,形成了商谈论的现代性法律话语。他认为随着传统社会向后传统社会的不断演化,欧洲社会不断法律化以适应复杂社会的功能需要。法律作为制度之法又作为媒介之法,在现代社会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的有效性由此表现为合法性与合法律性两个方面。自由主义法律范式和共和主义法律范式为代表的法律范式无法有效解决法律合法性问题。哈贝马斯基于复杂性社会中人们对法律规范性期待和法律范式在解释法律合法性问题上存在的理论不足,提出了一种程序主义商谈法律范式。哈贝马斯的法律话语可以视为商谈理论在法律领域的具体应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他的法律话语可视为其现代性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我国目前舆论监督的主要方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规范,新闻舆论监督也存在侵权行为,一些媒体甚至利用手中的舆论监督权谋取经济利益。如何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保障新闻媒体既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又不违犯法律及侵犯他人的利益,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报界之巨子”,他明确提出了舆论监督的概念,并就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地位、特点、功用及方法进行了论述,形成了独特完整的舆论监督思想,对中国现代传媒理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过去两年中我国对改革的反思和辩论的核心问题是改革的合法性问题。“合法性”在法律、哲学、政治学上有不同的内涵。我国改革的合法性基础需要从意识形态、政绩型的合法性向法治型的合法性转型,为此改革必须法治化,依法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从新闻学角度看,舆论监督的主要方面是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实行监督,实质上就是传媒监督,这是目前新闻学界所使用的舆论监督概念的内涵。关于此内涵的定性表述,最早出现在1981年孙旭培的硕士论文《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刍议》中。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监督基本形式之一的新闻舆论监督和法制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它能促进立法机构制定有关法规条例,促进法制建设和加强公民的法制观念;行政监察、法律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是主辅关系,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利弊参半,它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运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中小企业股权众筹融资又面临多重法律风险,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和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股权众筹融资合法性风险、商业秘密泄露风险等,提出制度建议以保障中小企业股权众筹融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立法需要法理引导与支撑,其中民主政治理论与权力制约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理论、法律保护平衡理论、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反障碍理论,是制定我国《舆论监督法》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随着社会改革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旧碰撞中,“媒介官司”大量出现。我国的舆论监督在法律界限上,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舆论监督法制化在操作上有许多难点。究其本质,“媒介官司”是舆论监督权和个人名誉权的博弈。那么如何架构理想模式。除了舆论监督法制化模式和新闻伦理道德模式外,还需引进“媒介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20.
司法推理是最典型的法律推理,它为司法判决提供了正当性证明,从而使法治区别于人治。历史上,有两种极端的合法性理论:法律形式主义和法律怀疑主义。它们本质上都是形式主义的法律观。司法推理的正当性要求可以从两层但不并列的含义上加以论述:首先,要求司法推理适用法律上的理由,即合法性;其次,要求司法判决具可接受性,即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