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炙三阴交穴对小白鼠运动能力与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提高运动能力、消除疲劳有一定效果。然而,有关针灸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报道尚少。为此,我们通过采用小白鼠游泳训练模型,观察针灸三阴交穴在提高小白鼠运动能力、减少或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纠正运动小白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针灸在体育训练和运动保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贫血产生机理及其低氧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贫血不仅严重影响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且对身体十分有害。高血容量反应是运动训练适应性表现,不会造成真正意义的贫血,而运动训练中红细胞溶血、铁储备状况和造血因子的监测则是预防运动性贫血的重点。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就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为运动性贫血的研究和运动员合理防治运动性贫血提供参考,并对利用低氧防治运动性贫血的可行性提出理论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肌肉疲劳表现为肌肉不能维持原有的输出功率,从而使运动能力下降。运动性肌肉疲劳是影响运动强度和量的重要因素,探讨年龄与性别因素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影响,为运动训练及运动健身人群进行体育运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营养补充与抗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查阅大量献资料,阐述了能源物质、中药、抗氧化剂、运动饮料、碱性盐的补充等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以期为预防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疲劳及消除疲劳的特殊营养补充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动性疲劳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以及特殊营养补充品对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加速机体的恢复,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应用牛磺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入手,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研究分析了牛磺酸对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牛磺酸能促进运动自由基的代谢。缓解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营养补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排球运动员的代谢特征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排球运动员的代谢供能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并找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旨在为排球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掌握运动员疲劳及疲劳的恢复状况、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诸学者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运动性心肌肥大是心肌细胞对运动诱发的各种刺激如神经体液、心脏内分泌、Ca^2 的调节及运动引起心肌细胞的基因表达的适应性变化,根据文献报道,本文拟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生物学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动性疲劳包括运动性生理疲劳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通过分析其产生的机理,采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恢复措施,消除运动性疲劳,从而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动与自由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随着自由基理论在运动医学领域受到日益关注,运动与自由基研究已成为运动医学界一个重要课题,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性内源自由基代谢、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自由基与运动性肌肉损伤、抗氧化剂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以及抗氧化的运动性适应。该文就此领域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标准体系架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育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保障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纵观国内外,关于体育标准体系的建设与研究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开展,因此推进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体育标准的范围分为体育基础与通用标准、体育场所标准、体育活动标准、体育组织标准、辅助科研标准、体育设施设备标准、体育人员标准及其它体育标准.以机构职能为导向,体育标准体系主要分为体育基础与通用技术标准、竞技体育标准、群众体育标准、体育经济类标准和科研类标准化五大类.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在新时期社会大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也将发生诸多变化;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在新时期不断融入社会多元文化,与多种思想交流和融合,增加了新的元素,使得大学生体育行为以体育锻炼行为为主,不断衍生出体育健身行为、体育消费行为、体育经营行为、体育志愿行为、体育实践行为、体育学习行为、体育教育行为、体育休闲行为、体育娱乐行为、体育保健行为、体育饮食行为、体育传播行为、体育社会交往行为、体育攻击行为、体育道德行为、体育择业行为等,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回顾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大事件,即体育产业概念的探讨深化了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体育场馆改革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足球改革成为竞技体育职业化的突破口,体育健身休闲会所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商业性国际体育赛事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推进器,体育中介服务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体育用品博览会成为体育用品业的亮点,体育彩票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从思想史视角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体育分类内容及思想进行谱系性考察。研究认为:"体育分类"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①凸显体育军事化思想的分类;②引入体育教育化思想的分类;③彰显体育"本土化"思想的分类;④赋予体育"使命化"思想的分类;⑤呈现体育"多元化"思想的分类。体育分类的历史演变浓缩了我国体育"本土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也暴露出我国体育分类研究受到实用性、工具性思想的掣肘。启示:需要重新界定"体育分类"概念,解构和重构体育分类研究问题域,构建体育分类研究新范式。同时,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加强体育基础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天津93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体育行为、运动自我概念和运动自我效能总体均高于女生;四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女生的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通过交互作用影响体育锻炼行为,而男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主要受运动自我效能影响;性别、运动自我概念与运动自我效能是预测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文化的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体育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将体育文化产业划分为四大门类:体育教育产业、体育智力产业、体育媒体产业、体育休闲产业,并对体育文化产业现存的问题和前景进行翔实的分析,旨在为体育文化的产业化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与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南京7个都市群众体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消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价值观念等都市群众体育现状,以及体育经营主体多元化、体育需求产品个性化、体育活动内容复合化、体育管理组织网络化、体育运作方式社会化的都市群众体育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0年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进行回顾总结。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学报刊载的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论文数量最多。学报在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体育管理、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公共体育服务等领域刊载的多篇论文开创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台湾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从体育行政管理模式、社会体育团体、社区体育法规、"阳光健身计划"、社区体育竞赛、社区体育设施和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完善等7个方面,对台湾社区体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归纳了台湾社区体育的若干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旨在推动两岸群众体育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的全球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主要从现代体育的起源、传播和发展的角度,对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全球化进行探讨,并分析了现代体育全球化的原因。结论是:体育运动全球化的初期,体育运动主要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国际体育合作新格局是现代竞技体育全球化的体现;现代奥运会是现代竞技体育全球化的缩影;受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大众体育全球化趋势正在加速进行:体育运动全球化与体育产业全球化相互促进;体育运动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政治对立、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