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聚类分析中处理数据量的急剧增加,面对大规模数据,传统K-Means聚类算法面临着巨大挑战.K-means聚类算法在面对海量数据时,时间和空间的复杂性已成为K—means聚类算法的瓶颈;在传统的K均值算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大规模集群环境下的并行K-means聚类算法,给出了计算速度和效率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以及对传统算法在速度的上优势;研究结果可以为以后设计更好的大规模数据快速并行聚类划分算法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步记忆下降法求解病态线性方程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态方程组在以传统数值算法求解过程中,因其条件数太大使算法的收敛性很差,而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本文运用多步记忆梯度下降法给出了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求解公式;通过实例说明,无论是对称或非对称系数矩阵的病态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在同样迭代次数的条件下,采用多步记忆梯度下降法,能得到比传统的线性迭代算法更为有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用双位相密钥衍射系统以解决简单三维立体信息的加密问题. 选取旋转抛物面包围的三维信息作为加密对象,用相位恢复算法设计了双位相密钥. 计算机模拟结果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并揭示了不同约束条件、迭代次数等对三维信息整体恢复质量所造成的影响. 研究发现,应针对实际的设计需求在算法开销与整体恢复质量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4.
为节省搜救船舶的搜寻时间、提高搜救效率、减轻船员负担、提高搜救能力,提出搜救航线自动设计算法.该算法引入空间数据索引结构实现航行信息的快速检索,提出基于航行信息空间连通矩阵的改进蚁群算法快速计算最佳航线,最后根据搜救形势自动优化搜救船舶航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计算效率上比传统方法有很大改善,而且能够成功应用于各种复杂航行环境中搜救船舶的航线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场景下,考虑最大化信号泄漏噪声比(Max-SLNR)预编码,提出一种通过迭代方法进行用户间功率分配的算法. 通过与已有用户功率分配算法的比较,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通过减少迭代次数降低算法复杂度,而几乎不损失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太阳位置跟踪以达到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太阳位置算法.该算法根据在固定地点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的二元函数,建立高度角为输出的T-S模糊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出太阳的位置.该模型利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使运算量降低,并易于实现.通过使用传统算法与基于T-S模糊模型的太阳位置算法计算出的上海临港某地4天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变化曲线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普通光伏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BD-2/GPS组合导航系统选星算法及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与快速定位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新的选星算法.该方法将可见卫星仰角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以几何精度因子(GDOP)计算模型作为遗传算法中判断解优劣的适应度函数,从而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将应用该方法所得的GDOP和算法运行时间与应用最佳GDOP算法计算所得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采用该方法得到的GDOP接近最优值,而且选星算法计算时间减少.实验数据分析证明该方法在实时性和可行性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在地型较复杂小型水域内的全局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以贪心算法、蚁群算法、栅格法建模为基础,通过加入双向搜索算法来解决传统贪心算法搜索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的贪心蚁群算法。该算法利用贪心算法规划基础路线,利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机制摆脱局部收敛状态,并通过双向搜索算法降低局部收敛概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搜索时间较传统蚁群算法减少70%以上,迭代次数较传统蚁群算法减少约85%;该算法在处理USV的全局路径规划问题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实用化测图问题,提出一种将目标定位至数据获取几何的成像算法.该算法可以高效结合自配准处理.相对于将目标定位至零多普勒几何的传统算法,该算法优势在于减少了后续干涉处理过程三维定位的计算量,且成像算法效率与传统算法一致.该算法尤其适用于实用化机载双天线InSAR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峭度指标的FastICA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多光谱图像的特征提取。经典的FastICA算法基于固定点迭代法得到图像的各个独立成分,在迭代过程中,每一个独立成分的求解都需要所有像元的参与。因此,当数据量较大或图像中像元较多时,FastICA的计算量很大,此时它的速度优势就会大打折扣。遥感数据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尺寸,因此如何将FastICA直接应用于遥感数据,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通过引入多光谱图像协峭度张量的概念,将FastICA的固定点迭代问题转化为代数形式的张量计算,避免每次迭代过程中需所有像元参与的缺陷,因而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多光谱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快于传统的基于峭度指标的FastICA算法。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半定规划(SDP)问题的迭代复杂度,并且有更好的数值实验结果,提出一种新的宽邻域上的齐次不可行内点算法.半定规划的KKT条件是单调互补问题(MCP),通过构造齐次模型(HMCP)以及提出新的宽邻域来解这个齐次模型,得到半定规划问题的最优解.这种算法容易判定原问题是否可行.在NT方向,证明迭代点在新的宽邻域内是收敛的,且迭代复杂度为O(√nlogL),其中n是SDP问题的维数,L=Tr(X0S0)/ε,其中ε是需要的精度,(X0,S0)是迭代起始点.这个复杂度比一般的半定规划不可行算法的迭代复杂度低.提供了数值实验,证明此算法比其他不可行算法具有更好的数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依据SIMPLE算法中边界压力的外推格式,结合定压边界条件重新推导了邻近边界内节点的压力计算公式.根据NEUMANN特性给出了新的定压边界速度计算公式,用IDEAL算法来处理压力和速度的耦合.讨论了定压边界流动传热问题的求解步骤.通过几个经典算例将本方法与文献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提高了定压边界问题数值解的精度,加快了迭代过程的收敛.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节点在海上动态环境下利用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ecie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对船舶追踪精度不高以及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改进的自适应粒子滤波算法。该算法采用优化边界阈值的方式,在重采样阶段采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D)采样方法实现自适应选择采样粒子,这使得节点采样的计算量减少,从而缩短采样的计算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保障追踪精度的同时,提高自适应度,减少节点计算量,并且能很好地适应海上环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编码辅助载波同步算法存在复杂度高和实时性差的问题, 本工作引入估计积分器不断补偿信号向量、减小待估偏移值. 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同步迭代停止准则;当LDPC码的各变量节点的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趋于稳定时,提前停止迭代.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缩小频率搜索范围的同时,大大减少同步迭代次数,且与理想同步译码相比,性能损失不超过0.12 dB.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微粒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应用到离散领域,并使算法仍具有较佳的搜索性能,以信息素积累为基础,由离散状态的信息素构成微粒编码,重新构造算法的迭代公式.微粒信息素的变化基于信息素原先的情况、个体历史最优及全局历史最优.以信息素为依据进行离散状态的选择,由此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素的离散PSO算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基于时延约束的最小能耗路由优化问题,能获得较好的路由优化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良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6.
移动视频编码应用对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编码器中使用的串行运动估计算法难以满足实时编码要求.本文并行化移动编码中典型的运动估计算法--归一化部分失真搜索.采用比帧和宏块更小的候选块作为并行粒度,保持归一化部分失真快速排除非最佳候选块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多核计算资源.4核CPU平台上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串行算法,该并行算法在计算量增加不超过1.2%的前提下,实现了3.88至3.96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7.
击穿点是估计未知参数稳健性的重要度量。在常规的低维逻辑回归模型中,极大似然估计的击穿点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但少有对高维惩罚似然估计击穿点的分析。通过研究高维逻辑回归模型的惩罚似然估计的增加和替换击穿点来分析这个问题。特别地,证明惩罚极大似然估计的L2范数总是有界的,这表明有限样本的击穿点达到了最大值0.5。此外,还提供了斜率参数的内爆击穿点的上界。模拟学习很好地支持了该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谱聚类算法对大尺寸海洋图像难以进行有效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谱聚类算法.采用分块方法将原始图像分割成多个子图,同时结合随机采样算法利用采集的样本估计全局样本,在保证分割精度基础上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有效地处理高维图像,针对随机采样的不稳定性,采用多次采样聚类并结合大多数投票的方法,得出最终的分割结果.仿...  相似文献   

19.
以单目观测下三维刚体目标的姿态估计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迭代估计方法存在的收敛半径小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2D-3D泛轮廓点对应的迭代姿态估计方法.与现有的基于数值优化的方法不同,本方法从输入图像的2D泛轮廓点出发,着眼于显性地建立输入图像到目标三维模型的2D-3D特征投影对应关系,进而以此显性投影对应关系对目标的三维姿态参数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算法复杂性、收敛半径和收敛速度上均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