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通过对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产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及国内外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我国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建设模式,促进我国高校本科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网络爬虫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国内外18所典型高校为样本,对新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新专业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结果/结论] 提出以跨界学科联合培养为根基,多层次教育混合培养为方法,新文科实验室建设为手段,产学协同育人培养为导向的新文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塑造符合新文科建设需求的技术型、应用型及业务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2.
我国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推动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进步。[方法/过程]选择学术型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点的培养方案为调查对象,从硕士点地区分布、培养机构、培养目标、学制与学分、研究方向、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程等方面对目前我国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发现目前图书馆学学术型硕士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落实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合理调节学制与学分、科学规划研究方向、合理配置课程体系、重视实践环节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对中美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我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文献收集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选择ischools联盟中的15所美国高校和5所国内知名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美图书情报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及差异,针对我国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建议。[结果/结论] 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中,我国开设图书情报专业课程的高校应该从课程设置的广度与深度、课程更新频次、考核方式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上加强改革,以培养迎合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意义]我国应急管理部的组建预示着国内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进入新时代。探讨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报分析人才培养旨在促进中国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和网络调查,分析国内当前应急管理情报分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结论]发现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国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情报分析工作与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应出台应急管理情报人才相关的法律,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制度,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规范课程体系,加强师资与专业方向建设,增加交流与合作的协作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效果评估等,以培养出一批应对突发事件的情报分析专业人才队伍,从而提升应急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大数据时代下,迫切需要数据分析人才来从海量的数据中发掘信息、揭示规律并帮助人们决策。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数据分析类MOOC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人们对数据分析课程内容的学习需求,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数据分析人才和发展数据科学。[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对国内外数据分析MOOC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调查发现,数据分析类MOOC存在着教学内容上传统与新兴知识并存,教学方式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人才需求的特点,要积极探索合作机制,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促进数据分析MOOC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煜  刘虹  孙建军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3):111-118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科学数据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科学数据管理研究脉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为我国该主题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基于WoS和Google Scholar,利用Citespace、Ucinet、TDA等分析工具,探析国际学术界科学数据管理研究发展的演进过程,全面揭示科学数据管理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结果/结论]从时间分布图谱、空间分布图谱、主题演进图谱和知识基础图谱4个维度反映科学数据管理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及发展状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分析新环境下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对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思考如何完善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我国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的招聘信息,分析其岗位需求、学历要求、招聘人数等数据,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现状,就图书馆学教育之发展完善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结论]图书馆学教育应该密切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从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开展多层次教育,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情报学作为计算性较强的人文社科学科,具备数据科学的特点,大数据相关技术能为情报学提供有效手段,因此,设立情报学取向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扎实的情报学专业基础、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及分析理论、并能将其应用于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促进情报学学科发展。[方法/过程]对国内外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调研,总结学科教育发展特色,结合国内的教学资源情况,设计情报学取向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果/结论]情报学与大数据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情报学为大数据提供了基础研究方法,促进了多源数据融合,拓宽了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大数据为情报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研究方法,提升了研究效率、扩大了研究范围。情报学取向的大数据与数据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不可替代性。学科体系需进一步改革创新,设立更多紧密结合大数据与情报学专业的新兴课程,如文献大数据分析、用户大数据研究等,系统地培养学生将情报学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基于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医学情报领域对知识服务的需求,探索医学情报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与知识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过程] 首先,从医学情报人员提供知识服务的视角出发,探索从多角度分析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与资源多层次的匹配以及多渠道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培养目标。然后,依据知识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分别从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和知识创新活动三个视角,构建医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践平台和教育激励机制的知识生态系统。最后,以吉林大学医学信息学专业进行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实践平台的设置和知识创新活动的培养方案为例,解析知识生态系统在医学情报人才培养过程发挥的作用。[结果/结论] 研究构建创新能力驱动下医学情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知识生态系统,促进情报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医学情报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从个体和组织的角度开展调查并评估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与需求,提出建设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通过随机调查问卷和定向电话访谈两种方式分别对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及其培养与管理单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生在科研信息检索、获取、评价、使用、管理和传播等信息行为中的现状、不足与需求.[结果/结论]调查表明,研究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基础,但整体信息素养水平偏低;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管理单位都对信息素养课程有明确而强烈的需求.针对现状和需求,从课程类型、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索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策略,将人工智能知识与方法融入信管学科教学体系,从而帮助推动新文科背景下的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i Schools不同院校培养方案和课程介绍的调查,提出并讨论了基于学科特异性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模式优先序和动态化标准。[结论/发现]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差异性、动态化和应用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体系上,提出面向信管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考核管理体系,以及指出在开设面向信管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方法课程基础上,还需将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与信管已有课程群深度融合。[创新/价值]结合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前沿,提供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本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实现范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促进我国高校图情学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转变,以满足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查、文献收集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iSchools联盟中美国10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对图情学科人才的需求,提出对我国图情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图情学科教育的改革。[结果/结论]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注重研究生的数据素养能力、学科融合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图情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政务热线是政务服务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对其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可有效探知公众与企业的需求并解决城市治理问题。对政务热线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水平进行评估,有利于其在城市治理创新中发挥应有的价值。[研究设计/方法]基于2020年政务热线发展研究报告的问卷调查数据和部分城市政务热线部门的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对政务热线大数据的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结论/发现]政务热线的数据治理状况总体较好,但是在大数据分析方面与城市治理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大数据的归集、分析、应用和管理都还处于发展初步,需要制定战略、增强能力、加强应用和推动跨部门协同。[创新/价值]从战略管理、能力建设、数据共享与开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政务热线大数据在城市治理创新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与新媒体教育具有融合性、数据性、实战性、开放性的特征,但也面临着培养理念模糊、课程设置陈旧、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实践匮乏、教材缺乏等困境,这要求网络与新媒体教育厘清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创新课程体系;增强师资力量,寻求业界合作;强化实践实训,提升核心技能。只有从多方面积极探索革新,才能让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与新媒体教育真正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培养出适应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深入了解国外大学数据监护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我国今后开展数据监护教育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利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方法,对DCC所列举的16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监护教育院校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培养目标、学位设置和课程设置等,研究主要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特点,探讨我国数据监护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结果/结论] 目前国外数据监护教育已经大规模兴起,虽然各院校教学情况存在差异,但已初具规模,并形成较为明确的教学内容,可为我国今后开展数据监护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意义]明确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探讨学科更名后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路径,为今后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改革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教师履历和课程体系等调研数据,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专业生源3个不同方面论述学科知识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学科基础理论和框架探讨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解析方式,并从知识整合的角度出发阐释学科更名后的专业建设路径。[结果 /结论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明显的知识多元化现象,未来应紧密围绕“要素–领域–学科”3层知识解析框架展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开放的跨学科环境中塑造自身的认同和影响力,以知识整合的具体实践进一步弘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守正拓新的主旋律,优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与运转机制,并推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大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引擎。随着技术与应用的成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成为新的趋势,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将成为大数据与智能化的桥梁。当前,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情报服务[1]、个性化推荐[2]、医疗保健[3]、金融[4]等领域,驱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5],因此亟需通过数据治理对数据管理的权力进行控制,在增加数据价值的同时将与数据相关的成本和风险降至最小化[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国内期刊开展科学数据管理提供思考与借鉴,并结合国内相关现状提出期刊科学数据管理框架以及合理的发展建议。[方法/过程]通过调研选取国外开展科学数据管理较好的15家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科学数据管理相关政策、科学数据提交、仓储平台和开放获取等四方面的特点。[结果/结论]得到如下启示:制定完整的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建立详细的科学数据提交流程;关联专业的科学数据仓储平台;积极促进科学数据的开放获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构建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优化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途径、方式和方法,从而增强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更好满足国家档案事业在数字时代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方法/过程]分析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新变化及其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和过程方式层面,探讨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及优化。[结果/结论]提出基于数字时代的档案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包括更新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向、优化知识结构和创新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选取国内外15家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数据质量评价指标,旨在筛选能够客观反映科学数据质量的共性指标,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采用文案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15家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数据评价指标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现有的科学数据机构的数据评价指标。[结果/结论] 基于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构建一套由数据管理计划、数据收集管理、数据分析与加工管理、数据保存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管理5个维度组成的科学数据质量评价指标模型,为我国和地方科学数据中心建立面向决策的科学数据中心评价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