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以甘南沙棘叶为原料,利用正交法优化了乙醇提取茶多酚的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微波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沙棘叶茶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时间3h,乙醇浓度70%,温度60℃,料液比1∶50(g/mL),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1.3%;微波提取沙棘叶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时间300s,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50%,微波辐射为中高火,茶多酚的平均得率为16.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225%.比较两种方法可以看出,微波法提高了沙棘叶中茶多酚的得率,且明显缩短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2.
以常熟"沙家浜"粗绿茶为原料,水为提取溶剂,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和微波功率对茶多酚和茶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茶多酚和茶多糖的超声-微波辅助联合提取工艺.确定茶多酚和茶多糖的超声-微波辅助联合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1:30(g/mL),微波功率80 W,固定超声功率50 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茶多酚得率为10.57%,茶多糖得率为3.25%.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热浸提法提取立顿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乙醇为溶剂,选取液固比、溶剂浓度、浸提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指标为影响因素,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表L16(45)设计试验条件,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固比>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20∶1、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30 min、乙醇浓度75%,在该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茶叶质量的17.23%.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法提取工艺,从安康绿茶中提取茶多酚,并用改进的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和Fenton反应对比分析了茶多酚和食品抗氧化添加剂—维生素C (VC)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0.05-0.4 mg/mL的低浓度区,茶多酚的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质量浓度大于0.4 mg/mL时,VC高于茶多酚,但茶多酚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VC.  相似文献   

5.
单因素实验设计在茶多酚水提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洱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利用水提取方法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三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验证实验对单因素考察结果进一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茶多酚溶解度增大,但是过高的温度不利于多酚的稳定;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茶多酚浸出量也随之增加,但时间过长茶多酚在溶液中发生氧化损耗;随着料液比的增大,茶多酚的浸出率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间为40min,料液比为35倍.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提-沉淀联合方法提取茶中多酚类物质,考察浸提时间、沉淀剂的选择、pH值、溶剂用量等参数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取茶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乙醇浓度6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次数2次,选择氯化锌作为沉淀剂,m(氯化锌)∶m(茶粉)=0.2,转溶pH值6~6.5,转溶时间小于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产品提取率大于10%,纯度大于95%.最后,确立了以茶末等茶叶生产脚料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的综合工艺流程,为工业化流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石阡苔茶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石阡苔茶为原料,蒸馏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料液比、超声波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波功率四因子与茶多酚提取率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温度为75℃,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4min,超声功率为348W,液料比为22:1V/W时,茶多酚提取率达到29.0557%,与最佳值(29.0592%)基本吻合。经优化的石阡苔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与毒性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该文道了对茶多酚提取工艺的改进.并对茶多酚抗氧机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提取纯化工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茶叶申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现状。比较溶剂萃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以及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各类提取纯化技术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日照绿茶内的微量元素并且提取茶多酚。方法:在测量日照绿茶(市售)微量元素的基础上,用正交法考察了外在因素对日照绿茶中茶多酚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根据对实验过程的总结与分析,提出日照绿茶中茶多酚提取的优化工艺。结论:此方法提取日照绿茶中茶多酚的效果较好且对于日照绿茶的化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紫外光谱法比较乌龙茶和乌龙茶嫩茎中的茶多酚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溶剂提取乌龙茶和乌龙茶嫩茎中的茶多酚成分,利用紫外光谱法进行分析,乌龙茶和乌龙茶嫩茎中茶多酚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在540 nm处,乌龙茶和乌龙茶嫩茎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26.4%和10.3%.  相似文献   

12.
孙秋香  肖婷 《培训与研究》2009,26(8):47-49,57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荼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通常是作为一个专业性实验开设,实验耗时长、使用提取剂毒性大、不易操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验素养,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在原实验的溶解条件、提取剂选择、滤液浓缩和升华过程中加热强度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和改进,把该实验成功地引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医学意义上认识茶的保健养生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的保健养生功能很多,茶多酚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延缓衰老,减轻老年人多发病,对帕金森症有防治效果;对慢性肾炎的防治及缓解环孢素A(CsA)所致的移植肾脏毒性等有帮助;茶能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痰病,还能抗肿瘤;荼能抗辐射损伤,能解毒,并且能美容、瘦身,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等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38%,回收率为96.6%~104.0%.其分析结果为: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即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对茶寄生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分析.茶多酚是混合物,由于各种茶多酚结构相似,较难分离.没食子酸(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种茶多酚是茶叶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了EC、EGC、EGCG、ECG 4种茶多酚,4种茶多酚在15 min内达到有效分离,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0.0360%,回收率为95.2%~104.2%.实验结果表明,茶寄生样品中只含有茶多酚中的EGC,其中云南粗茎茶寄生样品中的EGC含量略高于云南细茎茶寄生样品中EGC含量.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应用索氏提取法与超声波振荡提取法提取茶叶中咖啡因,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实验表明索氏提取法优于超声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18.
绿茶中儿茶素超声波提取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春铜鼓幽居茗荼(绿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的方式,以儿茶素的吸光值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试验对象与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考察四个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出儿荼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1次提取、80%乙醇、1:13(料液比)、35min、65℃。  相似文献   

19.
对铁观音茶和茶茎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超声提取法,90%乙醇做提取剂,用1%的香草醛-盐酸溶液作为显色剂,对样品中的原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用原花青素标准品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A=8.301 3×C-0.047 3,相关系数R=0.999 6,原花青素的浓度在0.020~0.120 mg/mL范围内,吸光度A与浓度C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5%~101.5%,变异系数为0.01%,该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较高,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