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觉慧是巴金先生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之·《家》中的主人公,历来针对觉慧的形象分析有许多,本文试从觉慧叛逆个性的成因、叛逆个性的表现以及叛逆个性的弱点三个方面探讨觉慧的叛逆形象,以期能够对这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形象——觉慧,做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觉慧是巴金先生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的主人公,历来针对觉慧的形象分析有许多,本文试从觉慧叛逆个性的成因、叛逆个性的表现以及叛逆个性的弱点三个方面探讨觉慧的叛逆形象,以期能够时这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形象--觉慧,做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最能显示中国人性格中叛逆一面的莫过于家族逆子,觉慧反抗封建家庭的思想武器既是单纯的又是混杂的,这样的描写很切合觉慧不成熟的性格特点,又显示着他在成长中的变化。巴金写觉慧一再说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逆子性格的一个概括。  相似文献   

4.
觉慧是巴金代表作《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叛逆品质的五四新青年。从觉慧叛逆个性的成因、叛逆个性的表现以及叛逆个性中的幼稚因素的体现等三个方面探讨觉慧的叛逆形象,以期对这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形象”作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的新版电视剧《家》,在叙事主题上以爱情作为主旋律,解构了以往的封建旧礼教,这主要体现在觉新和觉慧两个人物形象上,本文从觉新、觉慧入手,重点阐释2007版电视剧《家》在主题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对生命价值的探索,追求“丰富的、满溢的生命”,是巴金人物创作的主旨,且经历了从杜大心等虚幻的“充实生命”─—觉慧们“充实生命”─—汪大宣们“萎顿生命”的探索历程。江文宣们是出走的觉慧的化身,他们的生命是觉慧们生命的延伸。造成“充实生命”萎缩的原因是社会的动荡、经济的重压、思想的停滞。引起作家创作嬗变的是文艺思想的转变、生活实践的启迪、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它启迪人们:冲出家庭的觉慧们只有融入时代大潮,才能使生命永远“丰富”、“满溢”。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中出走者的归宿主要有三种:一种以《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和《激流三部曲》中的觉慧为代表,离家出走后独立地生活。不过,冷清秋是物质生活独立了,而精神未得独立;觉慧是精神独立了而物质生活没有独立。一种以《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和《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全为代表,离家流浪,并在流浪中塑造了新的自我。一种以《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少祖和《旧址》中的李紫痕为代表,回归家族及其文化。这三种归宿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意义.也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指归与客观历史环境对作者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之一,巴金本着生活的真实原则写出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叛逆者觉慧与婢女鸣凤之间的一段超越阶层的主仆之恋,这场恋情最终以鸣凤投湖自尽的悲剧结束。觉慧在湖滨对鸣凤之死进行反思,“因为我是杀死她的凶手。不,不单是我,我们这个家庭,我们这个社会都是凶手!……”。我们一直将呜凤之死归于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而将“我是杀死她的凶手”作为觉慧的自责之言一笔带过。的确,鸣凤之死是当权势力与受压迫者矛盾冲突的结果,同时也是新文化和传统旧文化冲突的产物。以封建礼教为代表的传统旧文化是杀死鸣凤的主要凶手,  相似文献   

9.
《求学》2004,(5):62-64
语是慧慧的强项。进入考场后,慧慧看着周围还在紧张翻书的同学,不以为然地笑了。慧慧的心情很愉快,答题答得很顺利,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内容想都不用想就从笔尖刷刷地流出来,慧慧想古人说的“思泉涌”大概就是这种情形吧。选择、填空都做完了,默写也写出了三句。第四句是《白雪歌送武判官  相似文献   

10.
从《家》中觉新式的"顺从"到觉慧式的"叛离",再到《寒夜》中汪文宣欲"守家"而不得的一系列文本呈现,反映了巴金从早期批判"家"的无形束缚和有形捆绑性转向了后期"怀家""守家"的温情笔调。他的这一叙事转向正是因为受到了"家"情结的牵引而对"家"的温情围困给予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天井里只有一片黑。鸣凤看不见一个人影。暗淡的灯光从觉慧的房间里射出来。她本来想回到仆婢室里去睡,却被这灯光引诱着轻脚轻手地走到觉慧的窗下。三扇玻璃窗都被白纱窗帷遮住,灯光从细孔里漏出来,投了美丽的花纹在地上。这窗帷,这玻璃窗,这房间,如今在她的眼前变得非常可爱了。她不闪眼地立在窗前石阶上,仰望着白纱窗帷。她不做出一点声音,惟恐惊动里面的人。过了一些时候,白纱窗帷渐渐地带了空幻的色彩,而变得更加美丽了。模糊中里面出现了美丽的人物,男男女女,穿得很漂亮,态度也很轩昂。他们走过她的眼前,带着轻视的眼…  相似文献   

12.
《家》这部小说是高中必读的名著。这部小说中高家的败落,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崩溃。小说中觉新、梅和瑞钰的悲剧,源自封建社会的黑暗。由于长辈之间的矛盾,有情人被活生生地拆散,梅表姐最终忧郁而终,觉新也只好顺从长辈之愿娶了他并不爱的瑞钰。觉新三兄弟中,我最欣赏的是老三觉慧,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坚信封建社会终将过去。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阳光向上的性格和觉新的性格截然相反,所以他和觉新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家  相似文献   

13.
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爱,但无权选择生死。因此我无法说鸣凤之死是她人生的悲剧,对于她这样一个处于封建时期势单力薄的弱女子而言,除了死,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反抗命运的不公,来维护爱的尊严呢 ?  还有三天,鸣凤就要嫁给六十多岁的庸儒,虚伪的冯乐山老太爷做妾了。而此时,她满脑子只闪动着他那年青而朝气蓬勃的影子,那是她生的希望和死的信仰,那是她爱与哀愁的所在。他,就是与鸣凤相爱的高家三少爷觉慧。而现在,鸣凤要与她朝思暮想的觉慧分离了。终于,三天在鸣凤几近崩溃的彷徨和觉慧毫无觉察的忙碌中以超…  相似文献   

14.
论觉新、觉慧性格与思想上的“血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问世以来,觉新与觉慧这两个人物一直被人们视为在思想和性格上互相对立的艺术典型,其实,作为生活在同一家庭,相似时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他们既具有各自不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存在着性格与思想上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性格、思想上的异同不仅体现了人类天性中二元对立的倾向,而且还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5.
王光凯 《阅读与鉴赏》2010,(2):35-35,27
天降甘霖,五四风雷应时而来,唤醒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生命。深宅高院的高家兄弟的生命在展示别样的意义。觉慧走出深渊的决心如同一只发疯的狮子,而觉新却陷入了无限的困惑中。本该属于年轻人的幸福的日子却成了  相似文献   

16.
三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家》是巴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对于其创作动机,即冲破“礼教的监牢”,“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死亡”。最后,作还希望借助觉慧这一人物形象,写“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给那个沉闷的旧家庭带去“一点新鲜空气”。在读的接受方面,家,这一空间场所,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时代里,常常被梦魇化,成为封建罪恶的渊薮,与此同时,从家里走出来的叛徒——觉慧的“革命性”也得到高度认同。作的创作动机往往成为预设的意识形态,干预本的生成和阐释,而学接受所置身的化语境不自觉地参与到本阐释中,和作的创作动机一起构成读的阅读期待。这种单一视角的规定性遮蔽了作品的丰富意蕴和真实意义,在去还原的过程中,论试图尽力摆脱先验障碍,从广泛的化和人性的角度,对《家》进行另一种阐释。  相似文献   

17.
巴金笔下的“家”从家族制度的血缘关系、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交融中展现人的心态情感和命运。《家》中的觉慧,在这个封建大家庭成为吞噬人的个性抑制人的精神的地狱时.再也无法沉默,他大声呐喊,全力反抗,成为封建家族制度的叛逆者;然而他的反抗、叛逆却又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这就使他产生了极其矛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觉慧对鸣凤的"爱"是人道主义之爱,对琴才是情感意义的真爱。这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尴尬矛盾展现了他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勇敢但却幼稚的反叛个性。  相似文献   

19.
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必然走向灭亡,走进坟墓,《家》中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形象: 掘墓人──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觉慧, 孤独无奈的守墓人觉新, 已走进坟墓行将就木的墓中人高老太爷,善良无辜的殉葬品鸣凤、梅、瑞珏等,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话剧青春     
《家》演出后不久,觉慧的饰演者张朋带着我们共同的心愿,到北京见到了曹禺。曹禺在病床上为剧社亲笔题了个名,名字叫“楚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