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琼 《图书馆论坛》2006,26(3):196-197,237
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树立全新的信息服务理念,即“大图书馆”服务观、“大读者”服务观、“人性化”服务现、“个性化”服务观和“特色化”服务观。  相似文献   

2.
当下,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已从“现实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从“就近服务”延伸向“远程服务”;同时,追求最大限度的“方便和快捷”。从读者的“需求”视角反思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显然有助于不断改进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中,在提出“三贴近”的同时,还提出了“三服务”的要求。今年3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三贴近”与“三服务”是辩证的统一体,“三贴近”是方法,“三服务”是目的,只有较好地做到了“三贴近”,才能更好地完成“三服务”;反过来,“三贴近”服务于“三服务”,“三服务”离不开“三贴近”。如何通过“三贴近”来实现“三服务”呢?深入基层,在贴近实际中服务大局“三…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8年,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整整三十个春秋,“服务”也从一个默默无闻、少有人关注的词语变成当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窗口行业”如银行、酒店等大力宣传“微笑服务”、“星级服务”……生产企业更是如火如荼。如方正的“全程服务”:一汽的“感动服务”:长安的“新情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不可轻言“知识服务”》论点的评析,认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服务。文章分析了“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特殊内涵,并对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可能会引发“问题”的言论进行了思辩。结论是:“知识服务”不可不言,更不能放弃。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馆的"以人为本服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界提出“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理念,已成为图书馆办馆的方针和服务的宗旨。我们认为“,以人为本”是一种思想与意识“,服务创新”则是实现这种思想与意识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由于服务手段是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首先要进行思想创新,然后才有服务方法、手段的创新,通过“创新”,来更好地为实践服务,也只有将服务落到实处,才能在新的技术与经济环境下体现“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内涵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提出“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  相似文献   

7.
“一站式服务”模式在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中的实践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书本位”与“人本位”的理念碰撞人手,分析了图书馆“一站式服务”模式的特点:立足于“人本位”理念,为读者提供公正、平等、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性化服务,揭示了“一站式服务”模式对深化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实践探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的"首问负责制"与"学科馆员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首问负责制”与“学科馆员制”的服务性质、服务方式、服务特征、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如将“首问负责制”作为“学科馆员制”的配套制度实行,将会极大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绩效。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9.
在“双高计划”战略推动下,服务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高职图书馆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高职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也进入转型发展期。深入研究“双高计划”政策背景,对比“双高计划”对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影响,构建“基础支撑服务—核心服务—创新服务”3层次过程管理服务、对接“双高计划”平台、服务读者群体的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规划,提出高职图书馆智慧服务关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丽 《图书馆学刊》2000,22(6):32-33
本文在对服务意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应变“以藏为主”为“藏用结合,以用为主”,变“方便管理”为“方便读者”;服务方式应创新为“深加工的信息服务”,变“单一服务模式”为“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图书馆已经和将要的改革和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宏观战略对其服务对象、方向、方式的不同要求,文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档案资源服务发展进程划分为探索时期、过渡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强化发展时期、创新发展时期。综合分析各个时期档案资源服务的特征,揭示出服务方向由“内”而“外”拓展、服务对象由“点”及“面”辐射、服务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的档案资源服务理念转型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档案资源服务发展方向,以提升档案资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手机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手机图书馆”服务的实践,对“手机图书馆”服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探讨了“手机图书馆”在读者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零干扰”服务是一种新兴的服务理念。是服务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用“零干扰”服务的理论,阐述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如何向“零干扰”服务标准努力,并简要提出了如何做好“零干扰”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商大学图书馆在延伸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与实践,开展了为专家教授送书上门服务、举办“一小时讲座”服务、提供“自休室”服务、开展“四进”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学科馆员专题服务和在线服务等“七定”延伸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展现了现代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情报传递和服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前图书市场态势瞬息万变,商情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面临助学读物业内存在的“同质化现状”和供应商“扁平化”的销售渠道管理的模式。使得“我们”代理商处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处境日益艰难。“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怎样认识服务?“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法宝是什么?“我们”的“产品”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对图书代理商营销服务问题进行定位分析和定位思考。“我们”需要营销服务品牌服务也是商品,服务将成为引导“消费”出版物的“商品”。离开商品讲服务和离开服务讲商品,都会有点偏…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提供“两会”服务,这是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和创新,大大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形象,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但是,“两会”服务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的一部分。提高立法决策服务的能力,有助于“两会”服务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的发展与成熟,推动了图书馆信息咨询模式的扩展。远程服务已成为图书馆信息咨询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的有效方式。通过对远程服务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利用“互联网+”思维拓展图书馆远程服务的新模式——“微模式”“广电模式”“流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四川档案》2022,(1):8-9
<正>近年来,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简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利用,始终做到“查档不间断,服务不打烊”,有力提升了档案馆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档案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27日至6月2日,是全国的第二个“图书馆服务宣传周”。这期间,全市各级图书馆都将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服务活动,例如“街点服务”、“敞开办证”、“送书上门”、“服务成果展览”和“图书讲座”等。为什么要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呢?大家知道。图书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和  相似文献   

20.
“特色服务”的讨论,目前提出了两种概念:“特色服务”与“特色图书馆”,我赞同前者。但两者都有着“特色”的界定的问题。已有的论述多以服务形式或内容的“特殊”、“特别”作为“特色”的界定。由于认识什么是“特色”关系到特色服务的发展方向,对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