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采用符合金融业从业者特点的科学素养评价模型,即科学素养的五维度测评体系,对金融业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开展案例测评研究.从五个维度按照具体职业、年龄、学历、职称等对金融从业人群与对照人群分别进行测评并得出测评结果,为了解和把握金融从业者这一特定职业群体的科学素养状况,探索金融业走向现代化和际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和研究依据,同时验证了职业人群测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培养高素养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为准确掌握劳动者的科学素养水平,本研究尝试采用新的基于职业人群差异性的测评模型,对广东省六个行业的劳动者进行调查研究.新模型以米勒模型为基础,弥补其无法区分科学素养水平档次以及难以适应不同社会背景下测量的缺陷,对不同职业人群的科学素养综合水平以及各个维度的具体水平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职业从业者科学素养的特点和差异,为我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提供数据基础,也有助于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培养具有高科学素养的职业从业者.  相似文献   

3.
职业心理倾向结构及其测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个体职业心理倾向的发展水平与职业的具体要求进行比较,尽可能使多个维度相容,这就是"人"与"职"的匹配过程.影响个体职业适宜性的因素包括体质、职业兴趣、人格、能力等.在进行职业心理倾向测验项目分析,以及职业对从业者心理倾向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可建立职业心理倾向测评系统.实践证明,这一模型在实现"人职匹配"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Ⅲ对2000—2015年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国外科学素养测评情境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科学素养测评情境研究可划分为四个阶段:2000—2005年为萌芽阶段,借国际大型科学测评项目实施之机,测评成为关键词,研究聚焦于课程及学生课堂表现;2006—2009年为初始阶段,科学素养测评情境研究开始成为热点,但此阶段偏重效度,忽视信度,相关测评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2010—2012年为深化阶段,在政策影响下,测评情境研究增加,跨学科知识融入其中;2013—2015年为全球化阶段,情境式命题成为全球趋势。  相似文献   

5.
姚霞 《考试研究》2013,(2):53-63
本文在分析PISA、TIMSS和NEAP三项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科学素养测评的启示:1.明确测评目标和测试框架,在深入研究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试题;2.根据测评目标,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和工具;3.多维度收集学生学业成绩信息,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6.
1 调查研究背景 "科学素质"与"科学素养",均译自英文Science Literacy,目前学术界对两者使用并没有明确的区别.那么,科学素养是指什么呢? 对此,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教授认为,科学素养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对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②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③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基本了解.  相似文献   

7.
依托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能力等级证书培训、评价工作,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建设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提升"双师"教师能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开展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测评,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提升,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比较低的原因之一是小学阶段科学素养教育的严重缺失.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严重缺乏.针对小学阶段教学素养教育缺失的问题,解决的路径是:以科学、语文、数学三门课程为主,以班级活动为补充,系统开展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在语文、数学、科学课程中开展科学教育,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一、职业性向理论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大多数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对"职业"这一概念的认识还处于混沌状态。现代社会有几千种职业,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从业者有不同的要求,每位中职生都有着不同的职业性向。如果中职生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那么这必将大大有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对中职生职业性向测评的研究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性向测评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从学校角度,帮助中  相似文献   

10.
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经常性的工作,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它一般是自下而上,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由行业(企业)、学校先行开发,逐步完善,然后由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的过程。《国家职业标准》是当前职业对从业者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文章就高职专业培养方案对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系的课程开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职专业培养方案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科研素质是现代幼儿教师的必备素质。目前的幼儿教师科研素质培养单侧化倾向严重,为了提高培养的实效性,应以多元化作为幼儿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的新取径。通过树立科学的教育科研观、树立以师为本的发展观、构建有利于幼儿教师多元化发展的机制、搭建幼儿园园本研究的"立交桥"、实施"菜单式"科研培训、对幼儿教师做好职业生涯的教育与引导等多样化的措施来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本课题选取浙江省在校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农民工子女和非农民工子女进行对比研究,就媒介素养不同维度的测评数据及影响因子开展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两大群体在除理解能力外的其他几个维度和总分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非农民工子女媒介素养水平总体上高于农民工子女。同时研究还在掌握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媒介接触情况差异分析,发现经济条件、老师亲友的态度和帮助、媒介接触行为、培训经历等都有可能是导致两大群体媒介素养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该结论不但为农民工子女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下一步开展相关群体的教育实践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层次的应用与技术型人才”的宗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校期间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受用终身,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成为必需,指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应突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提出了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迫切需要尽快地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地理素养是幼师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为加强五年制幼师生地理素养教育,提高五年制幼师生整体素质,应加强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态度、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数学文化缺乏认识,数学史知识贫乏,数学美鉴赏水平有限,数学语言转化能力差,思维、逻辑推理能力薄弱。要提高他们的教学素养,应从科学素质教育和数学文化的角度,更新高职数学教育理念;开设高职数学文化课程,改革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构建高职数学文化课程内容,深化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进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提出打破“Windows+办公系统(Office)”的内容模式,注重学以致用,超越计算机的工具性的功能,建构科学的课程模式,加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玲  冯桂 《考试研究》2013,(6):73-76
语文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课程基本理念的首位。为贯彻“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真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天津市河东区教育中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一套以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评价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对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协会2010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民的科学素养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本文通过对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分析,发现中西科学教育在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科学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当前教育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借鉴、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以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为旨归。  相似文献   

19.
张晶 《继续教育研究》2009,(12):152-154
西方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历经了四段历程:科学通识教育、科学精英教育、职业生计教育、公众科学素养教育。分析西方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历史可以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应用基础”为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在今后的职业领域中自觉地应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信息素养与专业发展”课程便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升华而来。但是,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繁、难、旧、杂”,不利于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微课可以根据各知识特点及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