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背景里的空间和前景里的其他主体同样重要,甚至空间本身就是主体。空间不仅是实在的,更是隐喻性质的;不仅包含叙事功能,更具有表意作用。破旧残败的居住环境,奋斗打拼的工作场所,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渴望离开的故土家园,这些都可以作为理解贾樟柯电影人文情感和现实关怀的重要参照。细致开展相关探讨,既是对贾樟柯作者研究的精细开掘,也是对电影空间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走过了十年历程。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直接带动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十四五”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提档升级的政策措施,是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 500多个,主要类型包括既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的创意性改造、新建“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综合利用、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式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更新中腾退空间的改造利用、实体书店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出理念新、形态新、机制新、技术新和服务新的特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以新空间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优化;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建设;坚持提升设施品质与强化服务功能并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机制;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融合发展,充实服务业态。参考文献33。  相似文献   

3.
公共空间的概念一直应用在传统建筑及空间设计的领域中。本文提出在书籍设计中公共空间营造的概念,它已成为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一个必要特性的体现。文章从概念的提出、公共空间的特性、公共空间的构成以及公共空间的营造等方面,对书籍设计中的公共空间作了阐述,分析了公共空间概念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家权力与乡村社区之间承上启下的“接点”,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重视的领域。乡村社区实体公共空间与网络公共空间之间正呈现出交融互构的转型趋势,客观上推动着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治理与传播的数字化互融,但也暴露出公共空间潜在的公共性困境和结构性矛盾。由此,本文探讨乡村社区公共空间传播治理的发展出路,为推动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休闲学和公共空间理论,笔者对公共档案馆文化空间作了全方位思考,指出了构筑公共文化空间的阻碍与对策,并提出公共档案馆文化空间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6.
顾建明  李真 《当代传播》2012,(5):111-112
公共神圣空间即公共的神圣空间或神圣的公共空间,是相对私人领域与世俗空间而言的,主要包括宗教场所和公共祭祀场所。关于它的报道,有助于培养公众的精神与信仰,维系人们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本文选取武汉四家都市报关于公共神圣空间的报道逐一分析,以期厘清其向社会公众所拟构的公共神圣空间,讨论媒体在公共神圣空间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民群众提供阅读活动和文化交流服务的重要场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以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背景,论述了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现实意义,集中分析影响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因素,借鉴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以及各种阅读空间建设经验,提出公共阅读空间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公共知识空间与图书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社会生活空间是由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构成的。在公共空间里,公共知识空间有着核心作用。公共知识空间具有独立、开放的性质和正外部效应。图书馆是公共知识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承担了公共空间的永恒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与其他公共知识空间形式,如学校、博物馆等有着不同的特质。图书馆要发展,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以提升公众知识理性为己任,二是其发展重心应由“高端”向“低端”转移。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杏 《图书馆杂志》2008,27(2):9-11,15
所有的公共文化之所以被称之为公共文化服务,是因为它首先存在于公共文化空间当中,即它在文化空间上必须以一种公共方式存在.公共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文化空间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公共文化场所读者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
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城乡各处的各类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推动县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分析鹤庆县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城区旦墨书院与银河乡村文化空间的实践案例,剖析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委托代理建设运营机制与新乡贤参与建设治理机制。文章指出,县域视角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重在通过“盘活存量资源,优化增量供给”的方式进行“空间整合”,具体建设路径为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空间管理运营模式、丰富空间功能内容、提升空间服务效能以及构建互联互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图3。表4。参考文献53。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空间研究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各地新建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公共阅读空间也迫切需要空间设计与空间布局的理论指导。本文借助空间社会学、都市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进行研究,探索公共阅读空间怎样协调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矛盾,怎样使公共阅读空间变为社区的有机体而非空泛、浮华的社会形象,如何避免公共阅读空间的“非地方”性倾向而增加“地方”元素,如何使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实现公共阅读空间的社会功效最大化等。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公共阅读空间自身的基础理论,也可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者提供思想参考。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3.
电视剧作为以家庭为中心的叙事媒介,深刻地影响了转型期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电视剧叙事是实现了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还是“公开展览”,是其引发或引堕公共领域的关键.文革之后,以1990年《渴望》播出为临界,在此之前是因电视剧叙事体现为“国家-民族宏大主题的私人经验编码”而产生的“私人经验的公共通约”;以《渴望》为起点,电视剧叙事体现为缺乏现实对应性的“编故事”,而电视剧从此之后以其“仿真性”成为引导“家庭生活”纳入“经济社会”并将两者相调谐的媒介叙事.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及能力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公共空间具有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的社会价值。图书馆公共空间能力可以通过优化阵地服务,开展延伸服务,构建文化公共空间与网络公共空间等方式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讲座是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从公共领域(公共空间)的视角对公共图书馆讲座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作了剖析,并对良性构建公共图书馆讲座空间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17.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加载着传统乡土文脉,记录着乡村文化的延承和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从精神文化空间和场所文化空间及民俗手艺文化空间出发,梳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的现状问题,营建乡村公共文化整体形象的体系,并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建构的传播策略,以文化自信价值导向为指导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的新系统,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建构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对公共领域思想的研究中,以公共协商为主的公共空间如何在多元主义情境下生成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在提倡多元价值观的今天,对公共领域的研究有着更为急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共领域的理论出发,针对新媒体时代公共话语空间构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分析政府、媒体以及公众在建构公共话语空间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探讨新媒体时代构建公共话语空间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公共空间的构成,其次通过网络公共空间的碎片化,公民意见的自我表达,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影响,网络搜索技术自身的限制性等四个方面揭示了网络新媒体成为理想公共空间的制约因素。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所构建的公共空间,新媒体构建起的网络公共空间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黄炎凤 《图书馆学刊》2012,(3):12-13,133
公共空间职能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一,以往只注重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中心、社会教育等功能,图书馆公共空间职能被弱化。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拓展公共空间职能是摆在图书馆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拓展图书馆公共空间职能应有的社会价值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