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知识空间与图书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社会生活空间是由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构成的。在公共空间里,公共知识空间有着核心作用。公共知识空间具有独立、开放的性质和正外部效应。图书馆是公共知识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承担了公共空间的永恒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与其他公共知识空间形式,如学校、博物馆等有着不同的特质。图书馆要发展,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以提升公众知识理性为己任,二是其发展重心应由“高端”向“低端”转移。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2.
雷兰芳 《图书馆杂志》2023,(1):72-78+98
乡村公共阅读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载体。研究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活化,有助于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而赋能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通过调研分析当前乡村公共阅读空间的主要呈现样态,归纳出以人为本、供需契合、多元服务、赋能乡村等公共阅读空间活化要素。活化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必须从政府和社会层面多方重视赋予“有位”,开展多元服务、优化供给内容、传承乡土文化等自身的积极“有为”,创设阅读环境、加强营销宣传和提升乡民阅读品位等营造全民阅读的书香“有味”,方能充分发挥乡村公共阅读空间职能,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3.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的建立与现代图书馆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是现代公共阅读空间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近代以来,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阅读空间面向社会大众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改善阅读条件、积极向社会各个层面推广阅读。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阅读领域以社会教育为己任,旨在营造公共阅读环境、提高国民素质,倡导公共阅读、开辟大众自我教育和学习的新途径,主要通过建立各种类型图书馆、更新观念、鼓励和促进各种读书会的建立、促进读书风气的形成、完成社会教育的任务等方式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确立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图书馆学应增强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与实践的融合共进。本文从政策、理念、实践三方面阐述了国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行动路向:政策行动路向体现为明晰空间定位发展部署、鼓励空间功能跨界融合、呼吁空间主体协同联动和形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理念行动路向体现为数字中国战略下趋向“数字空间”弥合城乡差距、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场景、强化空间新型产品装备应用;实践行动路向主要是指地方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形成的四类代表性样态,包括服务文化生活场景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注重社会力量参与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强化文化空间品牌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图3。表4。参考文献53。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保障公民阅读权益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政府是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主体,引入社会力量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北京市西城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以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创建公共阅读空间,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雏形,初步探索了一条建设-管理、投资-运营、管理-作业适当分离的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提升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能力,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根据西城区建设经验提出,应继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体制机制,培育有利于公众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激励机制,不断规范和完善公共阅读空间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加强政府监管,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开展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完善能够全方位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文章简述了单向街图书馆的由来,从服务性、现代性、参与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理念,并提出了以单向街图书馆为蓝本的高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供给上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服务时间供需错位、服务产品供给落后、服务空间供给平庸三个方面,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也需供给侧改革。围绕深圳青番茄文化传播公司的“In Library”计划和北京西城区特色阅读空间的具体实践,分析新型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属性、现实意义、建设主体和发展特点,为公共图书馆建设、优化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供借鉴;并从供给侧改革加减乘除四则混算法则的视角,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提出建议。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无旁贷,同时也是对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方法/过程] 总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设立院史馆促进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融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图书馆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点在于:①兼顾"内融合"与"外融合"策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参与职能;②完善关联集成研究,实现资源、服务、推广等全方位融合;③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构建终身教育基地;④融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塑造基于大数据的文化服务新模式;⑤完善移动端服务,提升基于场景的智慧文化服务;⑥促进多元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服务资源共享;⑦完善融合模式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实现基于资源合理分权分域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以及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无旁贷,同时也是对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方法/过程] 总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设立院史馆促进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融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图书馆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点在于:①兼顾"内融合"与"外融合"策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参与职能;②完善关联集成研究,实现资源、服务、推广等全方位融合;③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构建终身教育基地;④融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塑造基于大数据的文化服务新模式;⑤完善移动端服务,提升基于场景的智慧文化服务;⑥促进多元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服务资源共享;⑦完善融合模式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实现基于资源合理分权分域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以及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1.
Themed Space     
《Communication Teacher》2013,27(3):155-159
Courses: Persuasion, Marketing, Popular Culture, Nonverbal, Rhetoric

Objective: Students will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persuasive impact of themed space  相似文献   

12.
THE INTELSAT GLOBAL SATELLITE SYSTEM edited by Joel Alper and Joseph N. Pelton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es and Astronautics, Inc., 1633 Broadway, New York 10019---$45.00)

SPACE, EARTH, AND COMMUNICATION by Edward Ploman (Westport, Conn.: Quorum Books/-Greenwood Press, 1984---$27.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以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为例,研究展示功能在图书馆多义性空间中有机融入的设计创意和实施方案,为图书馆空间重构与空间布局的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钱学森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展”在钱学森图书馆空间中的设计思路和布展过程进行分析,概括其与图书馆空间在定位、结构、服务等方面的有机融合。[结果/结论] 通过对图书馆原有空间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重组,实现展示功能在图书馆多义性空间的有机融合,以支撑类型更为广泛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地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与空间变革。  相似文献   

14.
《资料收集管理》2013,38(1-2):89-104
Crowded stacks and compromised shelving arrangements are a problem for many libraries. The traditional solution, a new building, is now unlikely in many institutions. A radical rearrangement of the library may be the only feasible solu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logistics of rearranging occupied space, based on a method used by Purdue University's General Library. It describes how to draw a model of the present arrangement, plan the future arrangement, and make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two.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空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辑学的最高层次是编辑哲学.所谓编辑理念和编辑学方法论,本质上乃是编辑哲学.许多编辑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扑朔迷离的问题,一旦用编辑哲学的方式来认识,将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本文提出的"编辑空间"及其相关概念,就属于编辑哲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17.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the recent space and furniture utilization study conducted through direct observation at the small, academic-centered Schusterman Library. Student workers from the library’s reference desk monitored two semesters of use and went on to observe a third semester after electrical power upgrades were installed. Extensive use details were collected about where library patrons sat during which parts of the day, and certain areas of the library were ultimately identified as much more active than others. Overall,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proved useful to library planning and will be valuable to future space initiatives. This article further demonstrates feasible means for any library to implement a similar study with minim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公共信息空间研究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阳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2):41-45
公共信息空间作为社会系统内公共信息生产、流转和交换的空间,与社会系统的其他空间要素互相交织,互相作用,是供全体社会成员生产、获取、传播、吸收、反馈公共信息的动态空间。探讨其所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与交融性的特征及其由政府信息层、一般社会组织信息层和私人信息层构成的基本结构,提出其具有能量供应、整合、控制与服务的复合功能。  相似文献   

19.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newspapers enjoyed high circulations while presenting readers with diverse and plentiful content. After 1920, radio broadcasting made even more information available for public consumption, giving audience members an abundant range of media choices. During a time of plenty for readers and listeners, companies in the business of media struggled with the opposite problem: scarcity. As the amount of media content proliferated, the practical ability to disseminate it was determined by the access to scarce resources, and this was true for both radio broadcasting and newspaper publishing. In many respects,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ass medi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might best be told as a tale of two scarcities, one—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defined by absolute limits and the other—the newsprint—defined by access to markets for a particular material, the supply of which often fluctuated in availability and pri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