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决定了林业建设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又不允许我国再继续走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先破坏、后治理,边破坏、边治理的老路。  相似文献   

2.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三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功能。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其具有质、量、时、空的属性,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有明显的有限性。掠夺性的生产,破坏性的开发,不仅造成资源的高度消耗,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以人口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是包含在体内的对经济起着生产性作用的一种生产能力。它不同于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已经意识到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和恶性地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应寻求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地理课程作为以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人——地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世人的重视。所谓人——地关系,具体地说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即PRED·P·R·E·D四者关系错综复杂,这里仅就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自然资源及其特征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前四者属于可再生资源,而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它们作为自然资源整体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当今世界,科学进步,但人口剧增;工业发展,但资源短缺.现代文明以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向环境中排放的有毒、有害废弃物与日俱增为代价,并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大气、水体、土壤、食物等污染严重.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是:“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持资源和改善环境,合理地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行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本文试图从静态的角度,探讨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经济学意义 一、自然资源又称天然资源,一般是指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来生产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物质要素。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虽未开发利用但已经过勘探和评价的物质和能源的储量,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广义的自然资源则指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一切自然要素和条件,除上述的土地、森林外,阳光、空气等也属于广义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认真反思了由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科学而又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一要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二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三要保护生态环境;四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坚持发展的均等性;二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三是突出发展的延续性。江泽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确立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的、长远的目标,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具体途径,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一贯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认真反思了由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科学而又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一要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二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三要保护生态环境;四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坚持发展的均等性;二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三是突出发展的延续性。江泽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确立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的、长远的目标,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具体途径,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已颁布出台 ,它反映的是新课程理念下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国家标准 ,应广大地理教师的要求 ,我们全文刊登 ,供您参考。第一部分 前言当今世界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 ,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 ,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全球…  相似文献   

10.
吕超 《地理教育》2011,(6):23-24
一、教材分析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迅猛发展,在创造辉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日趋枯竭等各种问题。本节教材从人地关系矛盾激化的三点主要原因——人口激增、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入手,利用丰富的文字资料、大量的图片,讲述了人类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即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公众参与等四方面内容。教材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从大多数国家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规模着手,再通  相似文献   

11.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能源、环境是人类面临的3大问题,而中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伦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伦理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实现了思维旨趣从社会伦理、人际伦理向环境伦理的转向。环境伦理要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须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强调在追求发展的同时 ,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 ,使整个人类的发展控制在确保生态平衡的范围之内。在西部开发的实践中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就要确立环境伦理观念。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度、对自然界和周围环境的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这些外在的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上来。另外,随着人类明不断的发展,人类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观点和战略,是在本世纪七十年代,人们针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存在和发展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和战略的提出,基于如下两个基本前提:(1)人类社会是通过不断繁衍代代相传而长期地持续存在和发展的;(2)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粮食短缺,淡水资源匮乏……使得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点和战略具有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在对自然界的征服、改造上注意有所节制:在消耗自然资源和消费物质资料上要尽量节约,努力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保护自然环境,开发新的资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生物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又对环境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增加、植被减少、野生动物资源趋于濒临灭绝等一系列问题都将影响到人类的这会活动和身体健康。为了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16.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环境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使得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天然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土地退化、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可利用的  相似文献   

17.
【考点分析】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水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淡水资源日益短缺,这更加要求人类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挖掘中学生物学教材,尝试生态思想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这个词 ,如果说在十几年前尚是一个生物学工作者的专门术语的话 ,那么在今天 ,它已经成了世人皆知的常见词 ,并以很高的频率出现在报刊杂志和各级领导的讲话和报告中。当前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 ,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度、对自然界和周围环境的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 ,成为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这些外在的压力 ,使得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上来。另外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的发展 ,人…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与“资源——产品或用品——废弃物排放”这种不考虑生态因素、没有环保意识、一味追求征服自然的传统经济模式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末端治理做法,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个“资源-产品或用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是人体内的一种存量.它是由人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的.它以其数量和质量的形成体现于劳动者身上.人力资源有别于被动形态的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它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能动作用.目前我国总人口占世界50亿人口的22%,占亚洲30亿人口的1/3,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过剩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促使经济增长,反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口本身并不是人力资源,而是形成人力资源的基础.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及增长,才会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而产生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