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考试背后的教育之痛教育现象一:2004年惊现教育特殊现象:“南京高考之痛”。人们议论纷纷,是素质教育的错,或是理解并实施素质教育的错。还是考试的错?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在总结“南京高考之痛”后说:“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其本义是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重视素质教育.高考却受挫。这是南京之痛,也是所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地方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痛。“一方面.要求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另一方面,考试,尤其是高考却基本不涉及素质教育的内容.这让我们左右为难。”这是包括南京在内的全国不少教师发出的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慨叹。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重视素质教育,高考却受挫。这是南京之痛,也是所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地方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痛。“一方面,要求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另一方面,考试,尤其是高考却基本不涉及素质教育的内容,这让我们左右为难。”这是包括南京在内的全国不少教师发出的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慨叹。曾多次参加全国高考阅卷的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何永康说,恢复高考制度27年来,我们的高考命题一天天远离素质考核,一天天走向机械、僵硬和烦琐。他举例说,语文考试是讲究“贯通”和“灵气”的考试,很能检测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自从…  相似文献   

4.
对于“南京高考之痛”的诸多议论在社会上或许会逐渐平息,但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说,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却不能停止。否则,南京高考之痛就真是痛了白痛。在这一事件的讨论中,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把焦点放在了高考升学与素质教育的冲突上。认为这次南京高考之痛是素质教育惹的祸,吃了没有单独命题的亏。习惯性地把责任归咎于高考,义正词严地对高考大加讨伐,甚至提出了消灭高考的主张。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吴非就认为“中国能不能在本世纪消灭高考,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在21世纪成为发达国家的大问题”。我对南京的教育了解得不多,更不敢妄下断言,…  相似文献   

5.
肖桂生 《湖南教育》2002,(12):51-51
误区之一: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的教育。一谈起素质教育,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应试教育”。考试,尤其是高考成了“罪魁祸首”。其实,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怎么考,考什么。既然人的素质有高有低,那就需要一种机制来测评其高低,考试就是测试中的一种。素质教育是离不开考试的,只是考试的形式变化而已。将考试一棍子打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的表现,会对教育带来灾难。没有考试或者说没有测评机制,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正确测评,就难以提高。误区之二:素质教育就是没有负担的教育。“减负”不等于不要负担,只是减轻…  相似文献   

6.
社会各界对“县中现象”的讨论始于去年的“南京高考之痛”。一时间,学校、家长、学生、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媒体都把目光对准“县中现象”——[事件回放]自从原国家教委呼吁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一直积极拥护,可是去年的一场高考,南京的高考成绩却是整个江苏省倒数第一,因此就有学生和家长开始置疑南京的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是轻松教育,在高分取胜进名校的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顶着这层压力,2004年9月,南京市教育局率先退出“阵地”,正式下发通知,为匿迹多年的节假日补课“开禁”。  相似文献   

7.
何处起风尘?     
网络不过“教师节”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竟然成了教育网站上最平静的节日,相关帖子少,响应者更是寥寥。导致教师节倍受冷落的原因一方面是刚刚开学,老师们还为“开门八件事”(备课,座位,学生干部落实,第一次班会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没有精力来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另一方面,也许是由于一些教育问题依然存在,教师的生存压力也因为高考、中考与教师下岗等因素而逐日增加,因而对于这样一个形式意义上的节日,老师们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也是很可以理解的。“南京之痛”,是素质教育之痛,还是高考之痛? 自从南京高考失利后,“南京之痛”几个月来一  相似文献   

8.
昔日的南京“高考之痛”引发了“素质教育VS应试教育”的大讨论,启东中学高三男生跳楼又引发舆论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县中模式”。中国基础教育啊,你到底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12日,扬子晚报载《南京的“高考”之痛》,文章引发评论的内容是2004年高考南京市本科录取人数比前一年少了600人.比例列全省倒数之一。有报道引用市民的话,认为素质教育没有用,更有报纸引出一位“马同学”的诉说:“高中三年学习中,学校教学只有80%时间和高考有关……学校用上媒时间给我们组织社会调研、第二课堂婶素质教育的内容,占了全部学习时间的两成多,但这些对高考没有用,我真后悔当初浪费了太多时间。”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教书育人》2007,(5):7-7
周济:高考要改,但不是简单取消,戴家干:教育考试安全将进一步加强,孙霄兵:幼儿教师的身份和待遇应当受到重视,陈金芳: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在于体制,袁纯清:要当“教育省长”“教育市长”“教育县长”,斯里兰卡教育部长:教育产业化有利也有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素质教育”这个词成了我们讨论教育话题时的一个“禁区”,提起它,不由自主地,教育者开始闪烁其词,媒体人士开始“绕行”,一线教育者们开始沉默,家长开始质疑,孩子们开始觉得遥远……特别是近来备受争议的“南京高考之痛”事件,让人们开始困惑:为什么教育改革越深入,反而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越“懵懂”?为什么到“素质教育”提出若干年后,才有那么多人诘问“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那些用行动践行素质教育的学校和教师们不再感到被尊敬和自豪?又为什么在我们听到“新课改”等更新的“名词”和“概念”之后,好像把“素质教育”这个曾令多少人慷慨激昂的“符号”遗忘了?  相似文献   

12.
《南昌教育》2004,(9):11-12
南京不少名校校长从未像今年这样“窝火”:高考成绩公布后,南京又一次落在兄弟城市后面;在前两天的志愿填报现场,平时不错的考生看着到手的成绩,和家长们一起黯然落泪。今年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面前: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本科达线的考生下降到4700人,比去年反而减少600人。几乎集中了省内最好教育资源的南京,面对“高考之痛”再次降临,连日来,很多人都在反思。  相似文献   

13.
曲天立 《师道》2005,(1):8-8
对于“南京高考之痛”的诸多议论在社会上或许会逐渐平息,但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说,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却不能停止。否则,南京高考之痛就真是痛了白痛。  相似文献   

14.
"不是爱风尘,又被风尘误"--反思南京教育界的一场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非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0):76-78
在新一轮课改即将开始的时候,一盆浑水就这样劈头盖脑泼在素质教育的脸上。什么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的时候,教育也就没有了尊严,也就必然地要走向落后。也许那几位青年记者根本没去想一篇报道会给南京的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高考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如果高考不改革,21世纪中国的教育将严重制约政治经济的发展。为保证课改的进行,必须有这样的原则:不能让课改靠拢高考,而是命令高考顺应课改。一场尴尬的讨论南京教育界的8月,也如南京的气候一样,又热又闷。7月上旬,一家晚报以一篇《追问南京的“高考之痛”》引发了一场尴尬的讨…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12日,扬子晚报载《南京的“高考”之痛》,文章引发评论的内容是2004年高考南京市本科录取人数比前一年少了600人,比例列全省倒数之一。有报道引用市民的话,认为素质教育没有用,更有报纸引用一位“马同学”的诉说:“高中三年学习中,学校教学只有80%时间和高考有关……学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05,(8A):45-47
社会各界对“县中现象”的讨论始于去年的“南京高考之痛”。一时间,学校、家长、学生、学、政府官员以及媒体都把目光对准“县中现象”  相似文献   

17.
“艺术考试”成为今年高考一大热点,使高考出现了新格局、新变化,也是今后中小学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5,(1B):2-3
徐传德:反思“南京高考之痛”、汤玫捷:进入哈佛没有捷径  相似文献   

19.
看了7月18日《扬子晚报》上的一篇文章《“痛”而后“快”——一位大学教授眼中的南京“高考之痛”》后,我感到很不痛快。在谈“如何评说现行高考制度”时.一开始这位教授说的一番活虽无新意.但还是比较在理的,然而竞没有想到他说着说着,诗性大发起来: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参考》2005,(4):64-64
潘新在《中国教育报》撰:关于“南京高考之痛”的讨论已有些时日,其实南京的问题不只是个案,在北京、上海同样也存在.只不过这两大城市依靠地域的政治优势.通过单独命题规避了南京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