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过程,隐喻的本质是概念的,其实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民族认知体验及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以《金瓶梅》的两个英语全译本为研究个案,集中审视了隐喻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如何在目的语文本中具体建构隐喻意义、激活隐喻情感、保留隐喻文化寓意。研究发现,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强烈地依赖于其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需要根据源域和目标域在源语和译语中的异同,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映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在保留原文特色的同时,传达原文语义和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语义引申的重要方式,是由物理概念向心智概念的跨认知域的映射.这种映射反映在语言层面,则是通过语法化的规律产生新词义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最终以一词多义的话语结构得以体现.尝试借隐喻理论来探悉动词概念“起来”的语义变化,并通过例句解释其从物理概念跨入心智概念的语义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隐喻的认知观与翻译的认知观基础上,从英汉相同、相似和空缺的概念隐喻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翻译的认知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的是隐喻表达,而不是概念隐喻,所有的隐喻的理解与表达都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混沌是由非线性系统产生、对初值极为敏感、a具有内在随机性的非周期运动。本文运用混沌理论深入分析概念隐喻之间的自相似性,认知隐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动态、非线性的吸引子状态,以及影响认知隐喻生成的各要素所反映出来的自组织复杂性,证明了利用混沌理论研究认知隐喻的可行性及其对认知隐喻加强跨文化研究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篇是高于词句层面的话语单位,在人类交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概念隐喻理论以其跨域映射的工作机制对语篇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要从概念隐喻化和语篇主题两方面入手,在语篇连贯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隐喻相似性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可以创造的。相似性实际上仅表现于两个事物之间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点,是潜在的,是人类在这两个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中突显其相似面或相似点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修辞观到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认知机制,再到韩礼德将隐喻拓展到语法层面成‘语法隐喻’。隐喻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尤其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及其内部系统的诸多术语进行界定时有许多矛盾和含混的地方,如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致式(土式)和隐喻式(雅式)及后来级阶转移。就实质而言,语法隐喻的说法是值得再思考的,因此本文试图论证语法隐喻的虚妄,对语法隐喻的"隐喻性"进行辩证。  相似文献   

8.
空间隐喻就是由某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的映射。人类活动本质上是在时空中的活动,多维空间中的人类身体体验可以说是最为直接、最易于理解、最易于体会的,而以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意义作为始发域,映射其他的认知域,并获取抽象意义的独特认知方式,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认知方式,其能够深刻揭示出语言表达与认知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基于此,本文拟从空间隐喻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英汉空间隐喻之间的关系,探讨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内容。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其中空间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本研究基于汉语和英语语料库,以汉语中的"上/下"空间方位词为例,对比英语中对应的空间概念,考察汉英两种语言在时间、范围、状态、数量和社会地位这五个目标概念域中的异同,以期揭示空间隐喻背后的认知模式。结果表明汉英两种语言在空间隐喻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植根于人类的思维,以构造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存在性隐喻三种形式呈现,隐喻概念的形成与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密切相关。植物词汇广泛存在于各语言系统,在认知主体认识、理解世界的过程中,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植物词汇的意义得以扩张,被赋予了丰富的隐喻义和文化内涵。大量原本用于描述植物成长的词汇被用来描述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人是植物"的概念隐喻。植物隐喻的认知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方式,在认知过程中,人的身体性和主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