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隐喻翻译中,喻体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可以用转化喻体形象、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将隐喻变为明喻、对所翻译的喻体形象进行加注、略去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两种常用的修辞格Synecdoche和Metonymy,在国内大多数词典和讲修辞的著作中,被译成“提喻”和“换(转)喻”。其实这两种英语修辞格和“喻”没有任何关系。 本文从这两种修辞格的定义出发,引述大量英、汉典型例句,进行英汉修辞学比较,证明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Metonymy在实际用法、结构形式、以及修辞效果上都与汉语修辞格“借代”完全吻合;建议将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Metonymy合并翻译为“借代”。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四)掌握修辞格之间的横向联系有些修辞在运用中容易混淆,使用时要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如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反问与设问的区别,比喻与借代的区别,对偶与对比的区别等。掌握这些修辞格之间细微的区别,在运用中就更能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①比喻与比拟的区别。首先,二者相比,比喻是“以甲喻乙”,重点在“喻”,本体和喻体联系的依据是它们的相似点;比拟是“以甲当乙”,重点在“拟(仿照)”,它不在乎本体与拟体有何相似点、相关点。其次,二者构成的基础不同。比喻需以不同类的两事物的“相似点”为基础;比拟则根据需要直接把一事物拟…  相似文献   

4.
徐岳的短篇小说《数学权威和他的宝贝儿子》中有这样的话: (1)雪睛啊,人生象一道数学题,又不象一道数学题。题解错了,还可以重演,人生是不能重演的。“人生象一道数学题”,用的是比喻,是肯定形式的比喻;人生“又不象一道数学题”,用的也是比喻,只是否定形式的比喻罢了。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前者叫做正喻,把后者叫做反喻。作为比喻,二者具有共同点,即都由本体和喻体构成,而且本体和喻体有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5.
在修辞格式比喻这个异彩纷呈的大花园中,有几朵色香浓郁的奇葩,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例喻、博喻、反喻、较喻、回喻、缩喻、曲喻和续喻……  相似文献   

6.
中英文翻译的第一原则就是以原文为基础,贴近原文;在此基础上,准确译出句中比喻修辞格,努力做到语句通顺,意群完整;最后对译文进行润色,使译文生动形象,符合目标语言的特点。要做到此,译者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翻译知识、背景知识,加强对翻译理论的不断学习及翻译实践的不断训练以求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修辞格比喻,又叫“打比方”,指利用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借这一事物来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的语言现象。比喻有四个要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标明比喻的词)、相似点(本体与喻体共有的特点)。有时本体和相似点不明显,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根据这四要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特征,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及其若干种变式,后者常见的有博喻、连喻、引喻、缩喻、倒喻、逆喻、进喻、派生喻、类喻和较喻共十种。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介绍。 1.明喻:明显地打比方。明喻的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比喻词常用表相似关系的“像”、“好像”、“如”、“比如”、  相似文献   

8.
比喻的缺陷     
列宁曾引法国的一句谚语说:“一切譬喻都有缺陷”。我们平常也听到过“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的说法。比喻“不恰当”和有缺陷是客观存在的。一、比喻贴切的相对性再精当的比喻有象的一面,也有不象的一面,任何比方都是象和不象的对立统一体。如果要求喻物和被喻物完全一致,那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此物和彼物既然本来是两种东西,当然就不能完全一样,假定一切特征完全一样,只需直接描  相似文献   

9.
古代医家除了通过词语和句子的选择、调整等形式来提高表述效果外,主要还通过“修辞格”的使用来达到修辞目的。所谓“修辞格”,也就是修辞格式的简称,现在一般都通称为“修辞手法”或“修辞方法”。随着修辞学的研究发展,研究医古文修辞格英译的人也越来越多。该文仅以最常用的五种医古文中修辞手法解析为例,探讨医古文中常用修辞手法的英译策略。笔者认为,译文在内容上和语言特点上对原文的翻译做到“信、达、雅”,还需要译者具有语言学知识和翻译理论知识,钻研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不断提高中医英语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含有“如”、“象”、“好象”、“仿佛”、“一般”、“似的”之类词语的句子,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象字句”。“象字句”情况很复杂,有的是比喻句,有的是非比喻句。据笔者初步统计,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非比喻“象字句”多达二百一十余例,远远多于表比喻的“象字句”的数量。但在日常生活中乃至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对“象字句”的非比喻形式往往注意不够,甚至把“象字句”与比喻句混为一谈,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失误。本文力图对“象字句”的各种非比喻形式作一番整体的考察,以抛砖引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喻“象字句”大致有七个大的类别。  相似文献   

11.
一、比喻词语的概念 许多关于修辞的专著、论文和教材都是把比喻这一修辞格中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如“象”、“好比……一样”、“仿佛”、“犹如”、“如同……似的”、“恰似”等叫做比喻词语,或简说成喻词。本文所说的比喻词语则是与这种传统的说法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概念。正如许多研究词汇的专著、论文所论述过的,在多义词的转义中,除了一种是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引申义之外,还有一种是由修辞格中的比喻用法逐渐凝固而成的比喻义,我们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英语和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格之一,英汉比喻修辞格虽然在喻体及承载的文化上有相同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文化的异质。由于英语和汉语比喻的这一特征,在翻译时,可采用归化和异化手段,但根据跨文化交际的原则,翻译应是一种跨文化行为,翻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播知识,更是为了文化的交流,是为了让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因此,在英语比喻的翻译中,采用异化手段更有意义,在必要时辅以异化和归化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符号三分法,象似性可以分为影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喻象象似性。论文从拟象象似性角度分析《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在语篇层面对原文中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的翻译处理,并探讨了译文对原文中顺序象似性的重构、数量象似性的再现以及距离象似性的模仿,旨在揭示拟象象似性指导下的翻译应摆脱“只达意传神而不彰显形式”的片面翻译观,要尽量达到“形神并重”、“形神兼似”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修辞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以更充分、透彻、鲜明地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正确处理修辞格成为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除直译外,译者还可采用转换修辞格、更换比喻形象、引申词义或增加用词等方法,以保持行文的流畅以及原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说拟喻     
拟喻,即比拟式比喻。它是比拟和比喻两种辞格的融合。客观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即决定了辞格间“非此即彼”的质的差异和对立,也决定了它们“亦此亦彼”的融合连通。拟喻作为两种辞格的交合,是意与象的奇妙组合,是人与物的典型融通。根据比拟的两种类型,我们可将拟喻分为以人喻物的拟人式比喻和以物喻人的拟物式比喻两种。  相似文献   

16.
博喻属于比喻修辞格的复合用法,是独特的隐喻篇章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对目标域作延伸描述”的为延伸式博喻,和“对目标域作多角度描述”的为平行式博喻。博喻是概念的系统性的最好展现——概念的系统性生成了隐喻的蕴涵,而隐喻的蕴涵使博喻的建构有了认知和辨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  相似文献   

18.
比喻修辞是写作和生活中最常用的修辞,本文对比喻修辞格进行归类和阐述,结合莫言小说《丰乳肥臀》,浅要分析比喻修辞,帮助大家了解比喻修辞在语言上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人们常把某些似喻非喻的句子错误地视为比喻修辞格的现象 ,本文从比喻修辞格的句式结构、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事物等方面 ,深入地剖析了它的特点 ,同时还将借喻与借代、拟人、双关等辞格作了比较 ,以便对比喻这种修辞格作进一步的认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比喻的功能为标准,将比喻分为“象喻”“情喻”和“理喻”,是一条不同于传统修辞学的“喻学”研究新路,为“喻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好的“理喻”可以化繁为简,将抽象的道理变为有形可感的体验,其中“化理入喻,以喻说理”,是“理喻”运用的关键。在我们的心智都为现代语言——抽象的技术术语所麻痹的今天,对“理喻”的发现和运用,将会对提升思维、开启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