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权经营已经从最初的传统图书出版权、翻译权向图书重印权、报刊连载权、影视类改编权、数字版权等现代附属权利扩展,以图书出版的版权为核心辐射到非出版形式的版权,这是传统出版产业改变经营模式、开发版权资源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市场竞争、谋求可持  相似文献   

2.
由图书出版主权利衍生出来的附属版权虽然并非正式概念,但它在出版产业中具有较高的产业增值价值。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各媒介界限日益模糊,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凭借媒介融合趋势提供的机遇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深度、立体、多元开发附属版权可以充分开发图书版权,拓展"大出版"概念,拓展出版盈利渠道,整合出版价值链,对进入微利时代的图书出版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夏颖 《编辑之友》2010,(3):92-94
版权资源增值利用指版权资源在首次利用之后,通过再次或多次利用来增加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版权资源对于出版企业的意义不只在于其主权利可以用于复制和发行出版物,还在于可以通过其从属权利的转让或许可使用产生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义的版权资源既包含版权的核心权利:复制权和发行权,也包含其附属权利.附属权利又可以分为对核心版权可直接再利用的附属权利和对核心版权需演绎才能再利用的附属权利.  相似文献   

5.
版权法明确规定了公有领域制度,权利保护期届满的图书可以在尊重精神权利的基础上无障碍利用,但有大量的现当代图书需要经过仔细筛查才能明晰版权状态,进而对其合理合法地进行数字化开发利用和传承。国家图书馆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公有领域图书筛查项目,至今已在创建名称规范数据、标识图书版权状态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并针对版权甄别、基础数据利用、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难点制定了有效解决办法。该项目的实践经验指出,我们应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孤儿作品版权问题,并加强未来出版图书的版权信息注册管理。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6.
魏龙泉 《出版经济》2002,(11):49-52
邻接权指的是出版社购买出版发行图书基本权利以外的种种权利,作者和出版社分享从授予这种权利而获得的收益。 主要的和最有潜力盈利的邻接权,一般包括以下一些领域:图书俱乐部版权、重印权、第一连载、戏剧包括影视和舞台剧、海外出版权,包括英国。当作者是通过出版经纪人代理时,第一连载,对外国的  相似文献   

7.
版权亦称作权。国际上,欧洲大陆法系国家一般称为作权,而英美法系的国家一般称为版权,在我国两为同义语。版权是版权法赋予个人或团体占有、处分和使用属于自己创作的科学、学和艺术作品的专有权利。版权又是一种独立性的无形资产,受法律保护。版权贸易是版权中经济权利的商业性活动,包括有偿转让和有偿授权使用等形式。就其本质而言,版权贸易是一种知识产权的交易,  相似文献   

8.
附属版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属版权指的是出版者同时取得的可能影响图书出版和销售,并可通过对作品其他不同使用方式的操作来获得一定利益的其他权利。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一种与出版活动密切相关的附属性、潜在性的版权定义。  相似文献   

9.
徐良 《津图学刊》2004,(6):69-71
引进国外版权的西文图书是一种新的图书类型,它们既有中文版权信息,又有国外版权信息。本文在对这类图书进行描述、分析基础上,结合西文文献编目规则及USMARC著录格式,讨论了该类出版物的编目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版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使权利人主体及其相关权利不断增加,版权客体范围也不断扩大.网络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等成为了数字时代版权法律赋予版权人的新权利.出于权利限制目的的合理使用制度在法律和技术双重挤压下呈现弱化趋势,空间不断缩小,功能逐渐弱化,以至于无限接近于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1.
邓灵斌 《图书馆杂志》2006,25(4):8-10,32
文章从复制权、数据库保护权、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扩张三方面对后TRIPS时期版权经济权利的扩张进行了阐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12.
版权穷竭制度是为了协调版权人的权利与作品以及作品复制件所有人的物权的平衡,该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时版权穷竭制度的空间效力应受到地域性原则的限制,同时对于影视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以及网络作品,均不适用权利穷竭。在版权贸易中,可承认精神权利的部分穷竭。  相似文献   

13.
郑静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4):83-84,87
由于没有充分的立法保障,我国图书馆对绝版图书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受到版权问题的阻碍。为此,文章提出可以学习借鉴法国采用版权默示许可制度规范图书馆对绝版图书数字化版权问题的做法和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版权制度,促进图书馆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条件下对绝版图书的开发利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维护公众的信息获取权。  相似文献   

14.
白木  子荫 《电子出版》2004,(3):11-15
版权,在我国也叫著作权,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法对自己创作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享有的某些专有权利。广义的版权,还包括图书出版者、艺术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版权产业,指与复制、发行、传播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有关的行业和收集、储存与提供信息的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现代版权制度推动了西方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随着  相似文献   

15.
引进国外版权的西文图书编目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国外版权的西文图书是一种现代的新的图书类型,既有中文版权信息,又有国外版权信息。本文在对引进国外版权的西文图书特征描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文文献编目规则及USMARC著录格式,讨论了该类出版物的编目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英美国家版权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对出版物附属版权的开发,而作为附属权利之一的商品权因能给出版社和作者带来巨大的声誉和经济收益,更是成为出版社版权交易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商品权的法律属性为基础,结合英美国家商品权的历史沿革和成功案例的分析,论述英美出版社的商品权交易,并对我国商品权的法律保护以及出版社对其开发、利用的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引进国外版权图书有中文版权信息又有国外版权信息,易使编目员感到困惑,造成书目数据的混乱,并且各大馆有分歧.笔者对这类图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分析和比较,作了综述和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引进国外版权图书的著录及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国外版权图书有中文版权信息又有国外版权信息,易使编目员感到困惑,造成书目数据的混乱,并且各大馆有分歧,笔者对这类图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分析和比较,作了综述了和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辉 《中国出版》2012,(5):67-69
通常所说的版权,也就是著作权,其主要内容是指作者对特定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是作者及其他版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以及全面支配该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财产权。网络版权,从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这个法律术语,一般是指著作权当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作者及其他版权人在互联网中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1]当版权人的  相似文献   

20.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