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寨现象的发展和兴起凸显出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短板。山寨产品公众社会评价日趋降低,企业创新动力明显不足,山寨现象与知识产权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相背离。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确立知识产权私权文化观念、权利文化观念、创新文化观念以及竞争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2.
"山寨"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词语已经迅速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无事不山寨,无人不山寨.这是一种仿拟的造词方式,并与隐喻认知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山寨"与对象之间有关联之处,通过隐喻形成了一个由准词缀"山寨"组成的词族.力图从现象入手,着力分析隐喻认知模式下的"山寨"词族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最近,"山寨"一词声名鹊起,还登上了"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词"的"光荣榜"。山寨机,山寨电视,山寨广告,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一大批"山寨"产品脱颖而出。"山寨"一词迅速在网络"窜红",如今又席卷神州大地。"山寨"一词为何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呢?这其中必有"秘诀"。  相似文献   

4.
山寨文化自2008年风行以来,备受法律学者关注。对待山寨文化,当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山寨文化所衍生的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应予取缔;另一种认为山寨文化有其创新之处,应予保护。笔者通过分析对山寨产品的法律规制和保护,表明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看待山寨文化,以保障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得以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上盛行“山寨文化”这一现象,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内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果我们对“山寨”过于宽容,如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更难生长了在网络的助推下,“山寨”俨然成了当下一个社会流行语。它发端于“山寨手机”,后来出现所谓“山寨版刘翔”、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中国,山寨一词是最时尚和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不知何时,山寨现象如春风般悄然吹绿了神州大地,我们举目一望,山寨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山寨,有人叫好有人叫停,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褒贬不一的评论曾在互  相似文献   

7.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日前在媒体发表言论称:“山寨文化”毕竟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内涵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如果对“山寨”过于宽容,如果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更难生长了。在他看来。“山寨文化”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既有自娱自乐型,  相似文献   

8.
2008年“山寨”风的盛行使得人们对“山寨”一词的词义发展史有着极大的兴趣,因为它从开始指代“在山林中设有防守栅栏的地方”到现代有了“仿造”、“模仿”等新义,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类典型理论分析“山寨”一词词义衍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军 《高中生》2009,(14):6-7
山寨现象,众说纷纭"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和小作坊。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不过,如今提到"山寨"一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山寨手机"了,"山寨数码相机""山寨电影""山寨T恤"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但已有的实体刑法以及刑事程序法在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方面呈现出诸多困境。因此,需要深刻分析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困境,并在未来的刑事立法中不断予以完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法治力量。同时,中国司法也应积极回应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不仅要将已加入的国际条约的内容及精神转化为国内立法,更要在相关规则的制定与谈判的过程中拥有与经济体地位相对应的话语权,维护我国经济利益、保障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军 《高中生》2009,(7):6-7
山寨现象,众说纷纭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和小作坊。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不过,如今提到“山寨”一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山寨手机”了.“山寨数码相机”“山寨电影”“山寨T恤”纷纷出炉,就连“春晚”也出现了山寨版,甚至衍生出了“山寨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贯彻《TRIPS协定》刑事措施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贯彻《TRIPS协定》的间接适用方式符合《TRIPS协定》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的国家利益,应予坚持。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立法中的定罪量刑情节、刑罚设置与非刑罚处理措施等符合《TRIPS协定》刑事措施的最低要求,美国等国的指责毫无道理。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具体包括继续严密知识产权刑事法网,增设新罪名,改革罪状设置;立法保护与司法保护并重,共同构筑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区际刑事司法合作等。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价值在于它是否有强有力的表达系统,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是否有丰富活跃的词汇系统.以前, "山寨"一词的意义对人们来说是明确的,但如今的"山寨"起变化了,意义变微妙了.新语"山寨"的出现再次把语言的经济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张婵 《班主任》2009,(5):54-54
2008年,“山寨”一词一夜之问红遍大江南北,如“山寨文化”“山寨手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变为一种产业,又从一种产业转变为一种文化。现如今,社会上“山寨”林立,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繁荣,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世界各国均广泛地对其采用刑事保护。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强弱程度要依据一个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所采取的刑事政策来确定。当前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应当采取弱势刑事政策。刑法应当取消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和违约行为犯罪化的规定,加大对商业间谍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最近,“山寨”一词声名鹊起,还登上了“2008年十大网络流行词”的“光荣榜”。山寨机、山寨电视、山寨广告、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一大批“山寨”产品脱颖而出。“山寨”一词迅速在网络“窜红”,如今又席卷神州大地。“山寨”一词为何受到人们如此青睐呢?这其中必有“秘诀”。  相似文献   

17.
“山寨文化”已经被某些报刊列为2008年十大社会文化现象。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山寨”其词,也就算登上了“大雅之堂”。2008年,“雪灾”、“地震”、“奥运”等流行语广为流行的同时,“山寨”也伴随着“山寨”产品大行其道。一时间,街头巷尾,各行各业,“山寨”之声不绝于耳,“山寨”之物到处可见。  相似文献   

18.
"山寨"一词在2008年很火,上网查查,对它的理解也就有了个大概,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从IT仿制品到"另类翻版",时下被网友们热议的最"雷"话题之一无疑是"山寨".从最初的山寨MP3、山寨手机到其概念泛化后衍生出的山寨艺人、山寨MV、山寨门事件等. "山寨"通俗地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 "山寨"文化其实质是形似而神不似.  相似文献   

19.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罪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领域的犯罪日渐增多,其中通过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进行犯罪的现象尤为突出。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区分罪与非罪,应当注意从“同一种商品”、“相同商标”、“使用”、“情节严重”等多个方面厘清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山寨”一词本是一个极为寻常的老词.但在2008年却成了迅速窜红的新词之一。从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到山寨讲坛.平民化的山寨产品迅速窜红各行业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