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党际关系理论为指导,全方位开展与各国政党之间的交往,党的外对外工作在指导思想、目的宗旨、对象范围,形式内容等方面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内容更丰富,在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利益,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社会主义政党与其他各国各类合法政党的关系,以及扩大党际交往的内容上理论更充实,实践更扎实,使政党外交更加成熟稳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和政党外交的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新型政党关系源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党际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其中,求同存异是前提,相互尊重是关键,互学互鉴是目的,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型政党关系的主要内容.新型政党关系主动因应中国和世界的变化,为世界政党交往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为新时代中国处理对外党际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世界各国政党妥善处理党际关系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大国大党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型的党际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十分关注的问题,他在一系列的谈话中对此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包括独立自主、安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在内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为我党正确开展对外交往提供了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中国共产党对外发展党际关系进行历史回顾后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在新时期党际关系的特征 ,即新型党际关系是为我国总体外交服务、不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划线 ,而与世界各国不同类型政党建立发展友好关系 ,注入了经济因素的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后,对国际战略问题深思熟虑,并形成了丰富而又有独到见解的指导我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重要战略思想:一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二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三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四要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五要积极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六要努力拓展新型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共产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党际关系是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对外党际关系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国家对外战略的推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的基本经验有:摒弃"大家庭"观念,务实"独立自主"基础;正确对待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服从、服务于国家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着重国家利益,发展党际关系;不论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要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发展关系;不分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7.
我国总体外交中的政党外交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外交必须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积极拓宽党的对外交往面,扩大党的国际影响力。新世纪我国的政党外交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政党外交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启动政党外交;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调整中恢复拓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新时期继承发展完善。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跨世纪对外工作指导方针: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产生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政党外交工作,在政党外交中,锐意进取,承传创新,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发挥了自身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外交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从革命外交到和平外交的转变过程,在党际交往的对象上由与一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发展到与多种类型政党的交往,在交往的内容上从侧重于政治领域逐步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尊重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和政党格局的多样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国际环境,以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通过对话交流治党治国经验和磋商重大国际问题,增进相互了解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加强多边接触与合作等已成为新世纪中国政党外交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先后有两次伟大的转折.与此相应,我们党与各国共产党的关系也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成功的转折.第一次是在遵义会议以后,逐步摆脱国际中心的束缚,转向独立自主.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建立新型的党际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两次转折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共产党党际关系演变的趋势,认清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意义,领会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世纪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应注意:正确处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实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实现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权力与监督的关系。实现依法用权与监督制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合并高校二级学院的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要增强大局意识,处理好与校党委的关系;增强协作意识,处理好与学院行政的关系;增强“班长”意识,处理好与班子成员的关系;增强表率意识,处理好律己与“律人”的关系,有效地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学生党支部为给学生党员提供一个能够及时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党建载体,积极创建流动党员网络党支部,有效解决流动学生党员管理难、教育难等问题,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有效管理、活动丰富的流动学生党员管理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剧增、学制年限短等因素影响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针对这些新情况,必须从突出研究生党员思想建设的主导地位、创新管理方式、建立新的评价管理制度、以及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党支部凝聚力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对策,以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及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党新时期一支具有特殊地位的有生力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清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对于提出和制定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中国政治生活注入了新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作到:正确界定“人”的内涵,处理好国家经济发展同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服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的个体与国家这个集体等关系,才能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党建话语的系统建构,是民主革命时期全党实施理论动员、开展干部教育、实现理论自觉和应对党际话语挑战的时代要求。党建理论刊物《共产党人》杂志的创办,为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领袖的话语建构、知识精英的话语诠释、核心媒体的话语推介等路径,建构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话语,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创设了重要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并对当代中国共产党党建话语的科学建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寇翔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36-38,48
当前我国一些农村党组织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领导班子凝聚力不强,干群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基层政治的稳定。文章据此提出,农村党组织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理论运用能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凝聚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的社会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