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氩气保护下利用高频感应钎焊的方法制作了钎焊金刚石试样,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磨削花岗石时的金刚石磨粒磨损形貌的观察,分析了金刚石磨粒磨损的主要形式及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感应钎焊金刚石磨粒在磨削过程中的磨损形态主要为完整晶形、磨平、微破碎、宏观破碎,其磨损机理主要为磨耗磨损和磨粒破碎;磨粒内部产生的微裂纹是造成磨粒磨削过程中发生宏观破碎的主要原因,且切削用量对磨粒的磨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频感应钎焊技术制备单层金刚石薄壁钻头,钻削工程陶瓷材料,观察统计金刚石磨粒的磨损状态,分析钻削过程中轴向力及扭矩与金刚石磨粒具体磨损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钻削的进行,金刚石磨粒的磨损形式为完整、磨平、微破碎、宏观破碎和脱落;磨粒的磨损形态与轴向力和扭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轴向力及扭矩的变化又会加速磨粒的磨损。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磨粒的形貌与陶瓷材料的去除方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法对激光钎焊温度场的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激光钎焊金刚石温度场进行了研究,根据温度场传导方程、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利用ANSYS软件做出温度场仿真.采用标准热电偶法测量激光钎焊过程金刚石表面的温度,通过实际测得的一些钎焊过程的温度数据与ANSYS软件做出的仿真分析数据对比发现,利用ANSYS软件能够很好地模拟钎焊过程金刚石表面的温度场,为选择激光钎焊工艺参数,获得良好的钎焊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钎焊间隙对镍基钎料接头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研究了Ni82.5Cr7Si4.583Fe3成分的非晶态及晶态钎料在不同的钎焊规范下,真空钎焊1Cr18Ni9Ti不锈钢时,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变化的特征及与钎缝组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的变化存在平台值现象,平台对应的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分别称为最小可用钎焊间隙{Wmin)和最大可用钎焊间隙(Wmax);从保证填缝质量及成形来看.Wmin不应小于0.01mm;从避免钎缝中出现脆性化合物相及获得较高接头强度考虑.钎焊间隙选择不应大于Wmax;在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内.钎焊间隙变化对接头强度影响不大;钎焊温度或钎焊保温时间增加时.最大可用钎焊间隙也增大,而最小可用钎焊间隙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量和分析高频感应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大理石过程中的磨削力,对砂轮所受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进行了研究。从单颗金刚石最大切削厚度的角度。分析了磨削深度、进给速度和砂轮线速度时磨削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用钎焊金刚石和固定压头单颗金刚石磨粒磨削玻璃.测量了磨削速度与磨削法向力和切向力的耦合关系,以及不同磨削速度下玻璃表面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磨削法向力和切向力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加呈单调递减的趋势,磨削玻璃表面质量(划痕长宽)与磨削速度有着密切关系,划痕尺寸与磨削法向力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粒径为125~150μm的金刚石磨粒在砂轮表面的分布情况,并对金刚石磨具表面磨粒的三维分布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脱落是固结金刚石磨具磨粒失效的重要形式;金刚石分布具有一定的聚集性;仿真分布具有一定的干涉。  相似文献   

8.
排水性沥青路面上中面层层间结合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环氧树脂、SBS改性乳化沥青、SBS改性热沥青和H#桥面防水材料等4种粘结层材料组合试件的剪切试验,对影响排水性路面的行车荷载、温度和水等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造成层间结合能力的降低,层间剪切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接近一条对数曲线.在实际路面中,行车荷载作用中心区域下的剪切强度较其他部位要小.冻融和饱水等水损害都明显地降低了路面抗剪强度,破坏了上中面层间的层间结合.荷载、温度和水等因素的作用会对层间结合状况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需要通过优选粘结层材料来提高排水性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9.
详细给出了专用于金刚石工具焊接的储能焊机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主电路、控制硬件和软件设计,大容量电容器结构设计。充放电电路设计等。将电容储能焊接技术应用于金刚石工具制造中,可同时解决钎焊和激光焊焊接金刚石工具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避免金刚石石墨化现象发生,焊接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分析受剪螺栓在工作时的力平衡,发现奇数结合面的受剪螺栓,其旋合段也存在着剪切破坏和挤压破坏,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强度计算公式,相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消失模铸造法制备金属基超硬砂轮可以解决传统的粉末冶金热压法制备金属结合剂砂轮时为了防止合金过热而采用较低热压温度和较短烧结时间从而导致胎体对磨粒把持力较弱的问题。消失模铸造制备砂轮的关键技术之一是EPS/磨粒复合模样的制备。本文对磨粒表面镀膜及复合模样发泡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浓度的PS溶液对磨粒进行镀膜处理效果较好。SiC磨粒与EPS珠粒混合后直接一次发泡成型可获得磨粒均匀分散于发泡体中的模样;而金刚石颗粒与预发后的EPS颗粒经混合并压实后再经二次发泡获得的复合模样比不预发的发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CVD金刚石厚膜及焊接刀具的连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适合金刚石的焊接方法,介绍了CVD金刚石厚膜刀具的性能、应用和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金刚石实用化方面还需解决的主要焊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个用于估算FPR加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引入了FRP强度发挥系数(套箍发挥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 混凝土达到极限强度时, FRP并未达到极限强度, 其强度发挥系数在0. 28~0. 59之间, 与FRP的弹性模量有关. 该计算方法可用于估算FRP加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其理论计算强度高于实测强度10%~30%, 偏差主要来自FRP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状况不理想及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的离散性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讨论了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延性、耗能能力、承栽力等不利影响,提出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剪承栽力与抗弯承载力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环绕包裹混凝土棱柱体进行轴压强度试验。该试验研究包裹方式、层数以及原混凝土强度对构件轴压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轴压强度随各影响因素变化的定量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CFRP环绕包裹混凝土对轴压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在保证施工材料和工艺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仅在最外层搭接的包裹方法,既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轴压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FRP用量。专题试验表明,该定量计算公式有一定的可靠性,可用于定量计算CFRP包裹对混凝土轴压强度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表观黏度法,以黏度增长因子R为指标,对聚丙烯酰胺(PAM)与聚乙二醇(PEG)在水中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考察PAM摩尔分数、PEG相对分子质量、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体系中PAM与PEG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表观黏度的降低,主要为疏水、氢键及相互缠结作用等;当体系中PAM的摩尔分数为0.6时,相互作用最强;该作用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略增强,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表观黏度法快捷简便,适用于溶液中聚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