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报纸副刊在百年发展史中逐渐形成"新闻招客,副刊留客"的办报思想,意思是"以新闻招徕读者,以副刊留住读者".无独有偶,西方报界也有"新闻为攻,副刊为守"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但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本文试析副刊自身固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论证副刊对报纸策划的影响、对编辑的要求等,这对现代副刊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咸宁日报社朱封金认为:党报副刊如何既有文学性又有新闻性?如何办得既有深度又有活力?就要坚持"三唱"。--唱响主旋律,体现时代性。副刊尽管不同于新闻版,但在讴歌新时代的建设者上,所表现的手法是相同的。咸宁日报"温泉"副刊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优先发表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本质,歌颂"三个文明"建设成就,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对那些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空泛议论、宣扬自我等  相似文献   

4.
在传媒生态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不少报纸大幅缩减版面,而承担着"留客"使命,此前可有可无的副刊版面却在增加,成为报纸的主要卖点之一.副刊版面的增加,使得策划性的主题报道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持续性的主题报道,正在报纸副刊中出现,《华西都市报》副刊"四川百家姓"版面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该版面在2014年4月5日创办,一直持续到现在.通过对"四川百家姓"版面的总结和探索,可为报纸副刊主题报道的前期策划和实践运行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副刊是相对于新闻主刊而言的。副刊和主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副刊努力为新闻主刊服务,是两者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我报正确处理副刊与主刊的关系,充分发挥副刊“特”性,加大新闻“重”量,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厚重感,取得了好的效果。报纸既是一张新闻纸也是  相似文献   

6.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创刊于1949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刊历史中,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保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仅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培养和扶植了众多的文学新人,其中有的已经走向中国文坛,成为载入新中国文学史册的文学大师和知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都曾为这块文艺副刊倾注过心血,使其成为哺育、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的摇篮与苗圃.茅盾、胡风等大家都曾为"文艺周刊"撰写过稿件."文艺周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享盛名的报纸副刊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人的眼里,做报纸副刊编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将别人的成品拿来,用红笔在上面圈圈删删,就大功告成了.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做一名合格的报纸副刊编辑,绝非易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报纸副刊编辑,很多人成了大家、名家.<申报>、<大公报>等报纸的副刊在全国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力.这些报纸的副刊,对正刊来说,所起的已不是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放异彩.一张报纸的副刊能办到这种程度,当然是编辑的功劳.只有高素质的编辑,才能办出让读者喜爱的副刊.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是建设传播企业文化的主要平台,副刊因其天然的"亲和力"从而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可以发挥人们意想不到的作用.企业文化贵在以情感人,以情聚人.笔者以为,企业报的副刊可以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导向,用求真求善求美的散文诗歌,打好"感情"牌.……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是建设传播企业文化的主要平台,副刊因其天然的"亲和力"从而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可以发挥人们意想不到的作用.企业文化贵在以情感人,以情聚人.笔者以为,企业报的副刊可以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导向,用求真求善求美的散文诗歌,打好"感情"牌.……  相似文献   

10.
如今,报纸越变越厚,是不争的事实。与厚报时代相呼应的是,“新闻立报”颇为流行,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报纸副刊日益变薄,有的报社已经取消了副刊部,有的虽有副刊版,也挡不住日渐式微的趋势。但是在“报纸减副”的喧嚣声中,《淄博晚报》却逆势而为,不仅继续发扬传统的副刊优势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副刊如何实现贴近职工读者、满足企业需求、突出新闻意识,为创建和谐企业发挥自己独特的文化功效?济南铁道报一个坚持数年的副刊头条栏目"凡人星空"对此做了有益探索:用"新闻镜头"加"文学形式",切入"企业生活"中的小人物,受到读者和企业的欢迎.一线读者反馈说,企业报最有看头的就是那些身边小人物的故事.每周向报社提供小人物线索的电话、短信也是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2.
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 北京日报名牌栏目"纪事"堪称"耐看".创办3年多以来,已创作近百篇万字长文,累计一百余万字,形成了厚重、耐读的报道风格,在读者和同行中好评如潮.而"纪事"的"耐看",不仅仅是因其叙事的流畅、文字的精美,更在于这是一个有"灵魂"的"面孔".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些年的报纸改革,往往对于硬新闻制作的改革实践和研究成果多,而对于副刊的创新则缺乏成功案例,也鲜有思考与总结."城市笔记""胡同"和"百味"分别属于<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重庆商报>的副刊版,虽然版名各异,内容定位相近,均为富有真情实感的小短文和小漫画构成,而且都很受欢迎.三张报纸我都工作过,对它们的定位与发展有着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闻工作者、副刊编辑家柯灵的报纸观及副刊编辑思想;柯灵对报纸认识的"民心"观,副刊编辑的"读者"观,使他办出了关注生活、立足现实、仗义敢言的特色副刊;柯灵的报学理念和副刊经验,对今天的报人应当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张丽 《青年记者》2003,(5):26-27
第十一届山东省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已结束,今年副刊评选有以下几个特点:作品导向正确、整体水平高、题材广泛、更加关注重大主题和重要新闻人物,更有艺术感染力,更加贴近读者。下面结合评选情况,谈一下当前报纸副刊的“副”与“不副”及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问题。副刊之“副”副刊作为报纸正刊的延伸,是报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与新闻版块共同担负着服务于读者的重任。相对于新闻,副刊作品更注重语言的精致、词句的完美、立意的新颖,更讲求艺术性、  相似文献   

16.
知识性,向来是报纸副刊的重要内涵。早在1936年,著名报人萨空了就已在《立报》开设“新知识”专栏,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企望以科学启迪民智。其中“街头科学”一栏中,还着意讲述生活中的科学,例如如何使用火柴、自来水等。时代发展至今天,信息高速膨胀,副刊当然不能再简单化地讲知识,那么,报纸副刊的知识又应以何种方式出现,才能真正贴近今天的读者呢?面对信息多元化的现状,新闻动、副刊静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副刊要吸引和留住读者,只有将自己“激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知识“激活”。求“新”,提升知识的活力俗话说:活…  相似文献   

17.
黄亚华 《新闻知识》2003,(10):51-51,59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保证党报副刊的导向正确性,如何使副刊成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最佳载体,又能保证副刊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味,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我认为,要以“三贴近”为突破口,进一步使党报副刊在深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报纸副刊很爱刊登一些随笔,这些随笔又大都被冠以"美文"大行其道。既然是美文,当然是有美的地方,比如语言方面、叙述方式都挺有诗意。但是有不少随笔却是在打着美文的旗号污染读者的视觉。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到来前夕———2000年11月7日至11日 ,人民日报在北京怀柔首次召开“金台杂文”和副刊研讨会 ,一批著名杂文家加盟 ,邀请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天津、四川、安徽、山东等地共20余人到会 ,探讨振兴杂文。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杂文研讨会主持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 ,首先介绍了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的杂文 ,他说 :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文艺副刊杂文。粉碎“四人帮”以来 ,副刊杂文更是有了大发展 ,已先后结集出版了《纵横谈》、《不惑集》、《阿Q真的阔了起来》和《同志颂·小姐辨》、《风云变·警钟鸣》几本选集。前两部…  相似文献   

20.
范超  王凌云 《今传媒》2006,(4):53-54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闻纸,在许多方面补充了新闻版的不足,使报纸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副刊的这种优势,曾经在很长时期内延续了报纸的生命力。可是,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报纸文艺副刊逐渐受到冷落,究其原因一是办报人片面追求广告效益的短视行为严重影响了文艺副刊的正常出版和编辑质量。二是网络及出版业的繁荣,使人们不再把报纸副刊作为感情交流的唯一载体。三是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也降低了人们对报纸文艺副刊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