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之洞不仅是清末政府倚重的权臣,而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废除科举和建立近代系统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之洞提倡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行将体育置于三育之首、对军事体育也很重视。张之洞的体育思想,对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与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风,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之洞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品格和学识两个方面,品格教育包括德化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品质教育、人格教育、作风教育等范畴,反映中国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层面;学识教育涵盖实学教育、全面教育、学习方法、游学教育等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的展现.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转型教育的基本内涵,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作为近代教育界一位不容忽视的代表,他的教育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实现书院教育和谐发展、人才培养和谐发展、学堂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三个方面。张之洞的和谐教育思想为当今构建和谐大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以兵战为用"的外交思想指的是:不惧战,不惜与敌人动用武力,但不狂热地鼓吹战争.他只是把战争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主张外交以武力为后盾.简单地说就是主张"以战促战","以武力维权".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据在于:"同治中兴"以来,清朝的军事改革取得了较大进步,清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兵可以为我所用.同时张之洞"以兵战为用"的思想也源自于张之洞的清流人物品格.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先后发生了中俄伊犁危机和中法战争,张之洞通过对该期间中外重大交涉事件的特别关注和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外交策略理论和思想.一是联日御俄,二是"守在四夷",二者均属于"以小制大"型的以夷制夷.  相似文献   

6.
张永宝  杨振 《江汉学术》2011,(4):108-112
张之洞和袁世凯作为清末新军编练的两位主要实践者,在推进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二者在练兵活动中所形成的建军思想,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本质上存在着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根本目的、对军队的控制以及对士兵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等。  相似文献   

7.
法制改革是晚清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中国法制与西方法制如何衔接、并轨,晚清曾出现了张之洞、沈家本两种不同的变法模式。从宏观看,沈家本模式代表了中国法律发展演进的主流方向,而以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人士的主张亦不容忽视。正视并充分估量法制变革的难点与阻力,以渐进方式逐步推进法制变革,实为清末法制变革的上上策。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他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今天中国教育改革的转型期,对张之洞教育创新实践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期现身的吴大澂致张之洞信札6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这些信札作于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吴大澂担任湖南巡抚期间,收信人张之洞当时在湖广总督任上。信札内容涉及两湖地区的日常政务运作,如社会治安、经费筹措、与中央沟通等。这些信札,对研究甲午之前的两湖政情与社会形势、官员政务往来,对补充《吴愙斋年谱》等,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纵观张之洞的一生,对他的最大争议莫过于他的"中体西用"文化观.解读其文化观的发展轨迹、主旨、特征,并对其文化观的历史地位进行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一方面继承程朱理学的“一本万殊”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它以追求国家富强为目标,表明它开始摆脱程朱理学的道德、伦理取向,转向专制保守与实用主义的结合,说明“体用”的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2.
张之洞和福泽谕吉作为中日两国的改革家,在19世纪末分别发表了同样名为《劝学篇》的著作。两部论著都以开启民智、劝学兴国为目的,并且都提出了对待本国文明和外来文明的方式及态度,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民主、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0世纪 90年代 ,学者们对毛泽东的民主、法制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 ,民主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历史分期、毛泽东民主观的深思、毛泽东民主观的评价等方面 ;法制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的宪政思想、刑法思想、行政法思想及毛泽东法制思想的评价等方面 ;同时也对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展迅速、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如何选择真正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论文,并以高质量的编校将学术成果呈现给作者和读者,是学术期刊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丰厚的学术积累和前瞻性的学术眼光,高效进行组稿、约稿以及优质稿件的选择、编校,这样才能使期刊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张之洞《劝刻书说》"延聘通人、甄择秘籍、详校精雕"的主张对学术期刊编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马克思民主法制思想研究较多,而对毛泽东民主法制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更有一些人贬低甚至否定毛泽东的法制思想,认为他对法制的论述过于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理论,或者认为他重人治不重法治。事实上,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的法制思想。这些法制思想从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开始,一直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不能因为他晚年的错误而否定其法制思想的存在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的基本理论入手,论述它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对腐败和廉政问题深思熟虑,并形成了丰富而又有独到见解的反腐倡廉思想: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键在于从源头抓起,根本在于依靠法制、监督和改革,核心在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大学院"制改革本质是教育"去官僚化",它与当今的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在目的与手段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虽然"大学院"制改革受到政治环境等的阻力未实现历史使命,但对当今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需要在政府定位、发展需求、遵循规律、法制保障、思想传播等方面从"大学院"制改革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丰富精深,其中最基本的是:加强“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加强“立法”,完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想;严格“执法”,保障社会主义法律有效实施的思想;加强“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思想;坚持“统一”,允许“一国两法”并存的思想。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长远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董必武是我国法制思想的创立者和奠基人。董必武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极其重视法制建设,强调法制工作在创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最先在党内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指出依法办事是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