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13个景区的570名游客进行抽样调查,对旅游标识系统的游客感知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需求大而整体满意度不高。游客不仅对旅游标识系统具有明确的核心要素需求,还有明确的人文关怀要求,且不同人口统计特征游客的旅游标识系统感知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游客的“旅游标识系统满意度”与“景区满意度”显著正相关。据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带来旅游业的繁荣,各景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但景区各种标识或简介的英译状况却不容乐观。景点名称的翻译就是一个"门面活儿",是一个地方的一张"名片",它从某种角度体现着一个地方的人文素养。规范旅游景区各类标识的翻译,一方面能方便国外游客了解景区文化,保证旅游信息资源传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因此,以目的论为基础,指出景区标识或简介的翻译要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简洁、准确地表达原意,而不拘泥于文本形式本身。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浅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分类出发,分析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作用,指出了设置旅游标识系统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以期为我国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入口处的游客交通枢纽的主要职能是给游客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又有特色的交通枢纽空间。该文通过实地考察深圳世界之窗风景区入口广场地铁站的环境设计,研究如何运用环境心理学来改善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空间设计,以期实现高效、流畅、便捷的游客集散,同时使交通枢纽空间与旅游景区特色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兼顾实用价值和美学要求,让旅游景区的外延与城市交通脉络结合,提升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双语公共标识是为国内和国外游客介绍旅游景点及指示路线服务的,同样也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承德市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刻不容缓,公共标识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完善、简洁的公共标识将使承德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但目前承德市的双语公共标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承德市双语公共标识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理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相关的建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景区旅游资源的建筑,另一类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相关建筑。要使景区建筑物与旅游景区融为一体,则建筑设计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即旅游景区建筑设计要注意对象性、合理性、和谐性和艺术性,使旅游景区建筑物更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在经济产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旅游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心理活动,具有复杂的组成要素和分析对象,因此系统分析旅游活动中的要素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对游玩过黄山风景区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描述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情绪体验、游客总体满意度以及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景区标识等对情绪体验具有显著影响;景区资源独特性等对总体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服务和教育是旅游解说系统的基本功能。资源保护型景区更应注重旅游解说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以山海关老龙头景区为例,从游客感知的角度,重点分析旅游解说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实现情况、游客对解说媒介和解说内容的偏好以及解说设施设置现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作为旅游景区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审美和营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旅游景区的发展水平.文章界定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内涵,分析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构成,提出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注意问题.并以晋江龙湖镇衙口滨海旅游区为研究实例,对其标识系统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景区作为整个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游客出游的主要刺激因素,也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成分。景区旅游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景区对游客的吸引程度,从而成为影响景区效益的主要因素。文章以青秀山景区为例,通过对游客问卷调查构建景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出单项指标得分而进行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尤为必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青秀山景区旅游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标识语英文翻译是将汉语的标识、说明翻译成英语,为中外游客提供旅游的信息服务。目前,梅州旅游景区英语标识的翻译单词拼写错误、语法运用错误、语用失误、印刷排版不符合英语规范、译法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以及同一事物或概念在不同场合下的译法不一致等。这不仅会给国外游客带来理解上的麻烦,更会影响城市的国际形象。[1]因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进这种现象:加强对标识语的专题调研;规范对标识语的管理;提高译者的翻译素养;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旅游解说系统,作为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和接受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普者黑景区为例,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手段,对其旅游解说系统的设置现状、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解说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通过提高解说人员素质、对景区内的解说牌示进行完善、开发类型多样的印刷品、完善游客中心的功能等途径,使普者黑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的功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3.
分析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引起湖泊旅游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湖泊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对策:制定并落实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湖泊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完善湖泊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标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天气预报、水下障碍物、游客容量等安全信息管理;加强湖泊旅游景区交通设施、娱乐设施、通讯设施、报警与救助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智慧旅游是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主要举措.以18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智慧旅游建设代表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官方网站旅游动态新闻进行了编码,统计对比分析了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和游客对其服务质量感知现状.研究依据景区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对游客游览景区的作用机理,将智慧旅游建设的游客服务质量感知类型划分为核心服务、基础服务和辅助服务,从游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发现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存在着重复交叉建设、宣传力度不够、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优秀的标识系统在具备良好导向功能的同时可以增加组织环境的可识别性,提升组织形象。主题公园作为一种面向家庭用户性质的旅游资源,其标识设计也需遵循以上规则,只是它在空间规划和道路引导性上和一般空间导识系统存在差异,它更趋向于愉悦大众而不是一味追求效率。主题公园应为游客提供更具娱乐性、更休闲方便、更好传达公园主题文化的标识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6.
微信、QQ等自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宣传变得快速而透明,旅游景区与游客的信息在自媒体时代变得更容易扩散.而景游关系历来是旅游业学者们探讨的社会问题,游客蜂拥而至后时出现的游客破坏景区环境、身后垃圾遍地等不良现象,通过自媒体的宣传变得更加紧迫,日益影响着游客形象与旅游业的形象.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自媒体时代景游关系提升的一系列影响因素,提出对于改善旅游景区与游客关系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体验经济地到来,游客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关注点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以鼓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整理并筛选携程网、去哪网、马蜂窝网中游客对景区的评论,使用ROSTCM 6软件对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并提取高频词,对其进行情感分析、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和高频特征词分析,同时整理负面文本并对其分析,探究鼓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旅游体验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鼓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体验感知主要体现在区位交通、景点与方位、景区吸引物、门票价格、景区设施与服务方面.游客对鼓山风景名胜区的正面感知大于负面感知,游客满意度较高,但对景区门票价格、景区基础设施、景区导视系统、景区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消极感知.针对景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兰州市兴隆山、白塔山、五泉山3个山地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游客感知满意度,对比分析同类景区的旅游竞争力.结果表明游客对兴隆山景区的资源感知满意度最高,资源竞争力最强,白塔山次之,五泉山最低.游客对白塔山景区服务感知的满意度最高,服务竞争力最强,五泉山次之,兴隆山最低.兰州市旅游景区设施及服务落后于资源禀赋,评价因子平均值整体偏低,影响游客满意度较低的评价因子主要是景区服务及设施.因此应在现有旅游资源开发、挖掘的基础上,重视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景区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以"双世"遗产地、国家五A级山岳型旅游区——武夷山景区为例,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游客问卷与访谈,对景区旅游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岳型景区武夷山旅游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景区的交通及游客登山游览环节;通过景区旅游安全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以得出武夷山景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为山体广阔、环境复杂而脆弱,以及游客不安全行为;武夷山旅游安全管理要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实行安全智能化管理,规范景区容量管理,更要做好游客的安全教育与景区管理人员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7,(11):85-89
旅游意象作为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增强游客感知、提高识别度、扩大影响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借鉴"游客凝视"理论的基础上,以游客网络评论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客评论中所凝视到的三亚旅游意象进行分析,总结出沙滩、海水、阳光是旅游者感知最为强烈的旅游资源,除本地旅游景区外,邻近市县的著名旅游景区也成为游客涉足的范围,对三亚的情感整体以正面、积极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