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吴丹 《报刊之友》2011,(11):130-131
编辑人常常会说到"书感"这样一个词。"书感"在编辑人看来就是一种职业敏感,而这种对图书信息的敏感把握就体现在整个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是编辑人自身修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2.
李昕 《中国出版》2012,(9):31-34
职业敏感和书感不一样,书感是在讲一个编辑要为一本书的内容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职业敏感讲的是编辑应该如何去发现作者,发现选题,发现可以成为图书的题材。这与编辑的职业特点是有关的。编辑作为一种充满竞争的职业,和其他很多职业不同。它的竞争特别地激烈。谁都知道,像汽车、彩电、手机  相似文献   

3.
李昕 《中国出版》2012,(5):48-50
如何做一个好编辑?相信这是所有编辑都关注的一个话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告诉大家:"真正做一个好编辑,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从本期起,本刊将在《媒介文化》栏目陆续刊发他的3篇文章——《编辑的基本功:专业训练和人文修养》、《编辑的悟性:书感》和《职业敏感:编辑的见识和眼光》,愿此系列文章对业内同仁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书是什么?     
编辑工作的产品是书,书的品位和质量,是编辑的思想水平和基本功力的体现。所以,探讨图书编辑工作,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书。书是什么?古往今来,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说文解字》说:"著于竹帛谓之书。"《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著名编辑伏尤科娃在其<85次喜与忧>一书中曾指出:"一个把自己的职业当作自己使命的编辑,会经常关心自己的工作,他们身上就像带着一个敏感的仪器,专门捕捉他所感兴趣的人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钟淑珺 《新闻传播》2012,(9):186-187
新闻敏感和新闻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素质和要求。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新闻敏感,就会把有价值的新闻漏掉,没有社会责任感,写出来的新闻就缺少分量。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外化素质,是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指标。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内化素质,是通过新闻敏感性这个外在的指标体现出来的。新闻敏感性与新闻工作责任感,是互为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具有新闻敏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期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一个不善于辩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这句话点明了新闻敏感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编辑的传统工作方式,用"做"书这一字或许更能体现当下编辑所担当角色的特定要求.它体现了编辑工作的主动性,是编辑对选题准确的预见,是对编辑案头工作技术含量高低的折射,是编辑对图书亮点转化为卖点而主动全程介入各个环节的有机组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美术书对"书感"的要求比一般的图书要高,因为它的受众是对美受过专业训练和有高要求的人。要设计出好的"书感"的美术书,需要根据书的用途决定开本,根据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版式,根据书中作品的风格决定设计风格,此外还要做出书的生命和灵魂。  相似文献   

9.
李昕 《中国出版》2012,(7):34-36
不知道书感这个词是不是通用词,没有见过别人使用这个概念。为了表述方便,笔者以为需要有这样一个词。什么叫书感?笔者认为书感是一种悟性,是对书的直觉判断力,对书本质特征的感悟力。简单来说,当一个编辑面对一堆文字和图像材料,他应该懂  相似文献   

10.
正"嫁衣只为稻粱谋,碌碌终生锁眉愁。敢誓丹衷存万世,书香更比人长寿。"这是笔者读完赵家璧先生《编辑忆旧》一书后写下的感想。编辑是山谷的幽兰,沁香却默默无闻;编辑是作者之影,存在却少有人注意。也许在一般人眼中,编辑工作不过斤斤计较于文字,是一种"小气"的工作。但  相似文献   

11.
王丽婷 《编辑学报》2012,24(5):499-500
自我效能感是激发编辑的工作动机、实现编辑目标的原动力。高职学报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客观评价编辑的编辑水平,加强对编辑的职业成长管理,提高编辑工作声望,才有助于编辑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和发展,并最终体现于高质量的编辑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编文与做人——对提高编辑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糜倩  万山 《编辑之友》2010,(7):82-84
编辑力是编辑人员全面动用自己的个性、人格、教养、知识、技术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等,通过策划、选材、编审,甚至参与创作等过程,再以"报"、"刊"、"书"、"网"的方式交到读者手中的问题前瞻力、创意构想力、知识把握力、人际交往力等的综合体现.做人是编辑力的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移动优先"和"移动视频优先"的大环境下,媒体的编辑、记者面临更高的能力要求,不仅要坚持把在传统媒体磨练出来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能力等优势发挥出来,还要适应新媒体的表达方式,要体现出全媒体意识,充分利用各个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为用户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展示自身的能力。只有这样,媒体的编辑、记者才能更好地适应传新融合的需要,通过报道和活动不断增加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范军 《编辑学刊》2008,(1):78-80
日本人做书,一向很讲究装帧设计.就像和服有一个别致的腰带,日本的书籍装帧中也往往有一个很考究的腰封.日本编辑学校编《出版编辑技术》给"腰封"的定义是:"缠在书皮或书籍封套下缘的带状印刷品,称为'书带'或'书腰',使用白纸或有色纸张,印上书名、作者、内容简介和部分文案,具有广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代夏 《今传媒》2011,(12):139-140
中国古代的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的美学追求具体体现为求真、示美和达善。"真"体现在古代严谨的编辑体例和力求真实的文献资料上。"善"体现在编辑作品内容所弘扬的道德文化观念。"美"具体体现在作品的外在形式上要求高雅、大方、美观,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12,(11):7
罗昕林祎韵在2012年第8期《新闻战线》撰文认为,"政治敏感、新闻敏感、专业技能"是对网络编辑重要的素质要求,"工作经验"等在人才选拔中被特别看重。1.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政治敏感、新闻敏感作为传统媒体人员的重要素质,在主流媒体网站中得到了高度重视。网络编辑是  相似文献   

17.
关于编辑的悟性,业界的探讨持久、深入,在郑一奇老先生《编辑的悟性》一书中有详细归纳:编辑悟性,是指编辑对出版行为、客观规律有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在编辑工作中有较多的主动与自由。编辑悟性体现为对编辑、出版行为的理解、分析能力,体现为对出版形势的审时度势及应对对策;有时,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现代纸书"创新服务模式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从平台技术引领下的编辑素质的提升、出版流程优化下编辑地位的提升、编辑激励机制下编辑生产积极性的提升三个方面,分析"现代纸书"出版融合模式对编辑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人类越来越趋向于媒介化生存,人与"机器"(媒介工具)的关系逐步转化为互构关系。具体考察新闻传播实践,接入互联网的"机器"已非简单的中介角色,其在新闻内容生产、内容管理及营销等诸方面体现出高度的能动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在这种语境下,网络新闻编辑必须转变工作模式、寻求新的编辑策略方可应对现实之需。文章介绍"人机互构"语境下网络新闻编辑模式转型的体现,并针对用户体验和编辑工作给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志俊 《编辑之友》2011,(7):110-111,125
一书籍编辑设计及其学科特征书籍编辑设计是研究并阐述书籍的整体形态设计、内容诸方向的关系,让书籍设计在体现书籍内涵的同时,建立书与人之问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增加渎者对于书籍的兴趣,诱导渎者产生各种心理反射,从中得到对于书籍的整体感受,使可读性和可视性结合起来,同时又得到不同程度的美的享受,以期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书籍内容,促进人与书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深化书籍内涵,从而达到书籍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