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介:元至正八年(1348)七月,庆都县尹尚恕视察望都县学,祭拜先圣孔子。看到县学殿庑倾圮,与监邑完者帖木儿及僚属合议,捐俸金予以重修。元至正十年(1350)四月,尚恕延请保定名士胡宾元撰《重修庙学记》,刻碑立石于庆都文庙。清代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录有此碑:"望都县,元庆都县重修庙学记,胡宾元撰,常有恒正书,李克诚篆额。至正十年四月。文庙碑阴官吏题名,正书。"清代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目》《畿辅金石通志》亦有相关记录。  相似文献   

2.
道光顾师轼撰《梅村先生年谱》,所见资料有限,难免阙误,兹据《清实录》予以补正。《年谱》阙漏未收而见于《清实录》者四:(1)赵弘文荐吴伟业。“顺治三年八月王寅,苏松巡按赵弘文疏荐吴伟业”,“九月乙酉,降赵弘文二级调用,以滥举吴地乡绅多员,市恩循私故也。”(2)命吴纂修《顺治大训》。“顺治十二年正月辛亥,谕:朕……欲勒成……《顺治大训》,……特命……吴伟业……为纂修官。”(3)命吴纂修《太祖圣训》。“顺治十二年四月癸未,谕:……《太祖圣训》、《太宗圣训》即于五月开馆。特命……吴伟业……为纂修官”,“五月庚戌,宴纂修……官于礼部。”(4)命吴纂修《孝经衍义》。“顺治十三年正月癸未,谕:……兹欲勒成《孝经  相似文献   

3.
近来影视荧屏上一股复古潮流汹汹涌动着,中国封建王朝古装戏尤其是表现大清王朝的,正如火如荼、长盛不衰。上自皇帝(《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下至平民(《大刀王五》);从清官(《宰相刘罗锅》、《铁嘴铜牙纪晓岚》)到贪官(《魂断紫禁城》);从《大宅门》演到《大清药王》,闹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总是围绕着北京城演绎着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先从一个例句的注译说起; 例1: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见《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和《文选卷四十一·报任少卿书》)唐代训诂大师颜师古和李善注《汉书》和《文选》,“例1”下皆未注译。 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始为“例1”作注译: 一二,谓委曲也。言陵与己事俱不能委曲向俗人说,谓俗人不知也。(《古文观止卷五·报任安书》)  相似文献   

5.
康熙年间是我国清代武举的重要改革时期。康熙皇帝对武举十分重视,亲政后改革了前朝(顺治)武举凭文取中的弊端,使武举朝着文武并重取材的方向发展,为满清建国初培养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军事将官。康熙年间的武举也反映了武功强国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起讫分段关系到历史学、社会学、文学诸方面研究的深入。万历二十五年(1597),明王朝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党社各方面都出现了走向衰亡的重大转折,可明确定为明末起始年份;康熙二十年(1681),清王朝在巩固政治、统一文化、消弭异己等方面都出现了有利于王朝统治的大转折,可定为清初上限。  相似文献   

7.
上次说了康熙时期的几种官窑瓷器,现在接着说雍正和乾隆时期官窑瓷器中的几个品种。雍正(1723——1735年)朝虽然只有13年,但在瓷器上取得的成就却是清代历史上官窑的顶峰,品种之多,工艺之精,都是后代无法比拟的。这个时期在制瓷上  相似文献   

8.
阚祯兆(1641-1709),字诚斋,号东白,别号大渔,通海县城祁家巷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阚应宗系著名儒医,明代崇祯时被召入太医院,晚年回乡奉亲。阚祯兆才思敏捷,清康熙二年(1663年)赴省乡试,中癸卯科经魁。康熙十一年(1672年)北上会试不中,返乡路过湖南时,做了吴三桂的  相似文献   

9.
尧母庆都考     
望都县为古庆都邑,因尧母庆都而名。其陈锋氏原是炎帝的一支裔族,地望在今顺平县曲逆河上游的南北常丰村。帝喾与庆都的结合是炎黄姜姬部族世为婚姻的延续。古庆都邑北至今顺平县康关;西至唐县高昌、孤山;东至满城江城,原村、方顺桥,河图及清苑县阳城;南到安国市祁州镇附近;面积约500平方公里。秦统一后置庆都县,汉初改为望都县。尧母庆都是一位富有政治经验和传统道德的伟大女性。在她的教育辅佐下,唐尧施仁政,举贤才,倡孝道,公天下,成为千古一圣王。其实尧母庆都才是儒学所谓的"道统之始"。  相似文献   

10.
百家姓觅踪     
据《元和姓纂》记载,皋陶是帝尧时掌管刑法的官,叫大理,以后就以官为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听记载,商纣王  相似文献   

11.
丁卯天祐四年梁开平元年(907) 66岁正月十八日,王审知在福州开元寺设20万人斋,落成所铸金铜佛像,偓与李洵等中朝官10人在座。《十国春秋》90闽太祖世家天祐三年引黄滔《丈六金身碑》(《全唐文》825收入此文):“我公粤天祐三年丙寅秋七月乙丑,铸金铜佛像一丈有六尺之高……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设二十万人斋,号曰无遮以落之。……座客有右省常侍陇西李公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昌黎韩公偓……?卑复耸莻斡胪跎笾疃ㄒ患窃?亦不过为宗教礼仪而已。三月甲辰,朱全忠篡唐,四月改元。王审知称臣奉贡。《通鉴》266梁开平元年:三月甲辰,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四月乙丑,改元,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命曰东都,以故东都(洛阳)为西都,废西京。是时惟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清宫热河档案》《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为线索,着重论述避暑山庄以北地区狮子沟(包括裴家沟)旱河的修筑时间,以及对其岁修维护的执行,对外庙以及北部地区居民区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1840年后,因清政府财政困顿,旱河的维护时断时续,旱河抗洪能力大大减弱,城市发展逐渐衰落.以此揭示清代承德城市发展对当今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建设的历史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卷142言熙宁九年教坊乐工花日新改乐云:十一月,奏新乐于化成殿,帝谕近臣曰:“乐声第降一律,已得宽和之节矣。”增赐方响为架三十,命太常下法驾、卤部乐一律,如教坊云。标点本在“法驾”和“卤部”之间点一顿号,给人“法驾”和“卤部”是并列两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德阳历来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地区,德阳文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孔庙建成后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尤以明清时期最盛。对明清时期德阳的祭孔活动,地方文献、不同版本的本地县志都有所记载,尤以《四川通志》记载详尽。民国时期,德阳的最后一次祭祀是1947年秋。改革开放以后,德阳文庙很快按照清代格局和礼制恢复了祭孔仪式和祭孔乐舞表演。德阳文庙的祭孔活动,堪称是德阳地方文化的一大亮点。德阳文庙祭孔活动不仅有相当完备的祭祀礼仪制度,而且祭祀文化独特、内容丰富,极具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根据Bachman & Palmer的任务特征框架、内容效度的相关研究,再结合《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2006-2010年的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对这五年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进行内容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这五年高考英语四川卷阅读理解的文章长度适中,符合《考试大纲》规定;阅读速度和生词量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文章难度有增大趋势;体裁以记叙文和说明文居多;题材以科普和社会与文化方面居多;考查具体信息的题目最多,而篇章结构和意图、态度的题目考查较少。总的来说,这五年的阅读理解试题符合《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最后对阅读理解试题的命制和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京师大学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立,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光绪帝有意于维新图强,下诏求通达中外能用时用之士.1896年刑部左侍郎李瑞荣上疏力言过去教育之道未尽,以致人才匮乏,提出在京都设大学堂.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析》中重申此议.同年六月光绪下《明定国事诏》,宣布举办京师大学堂,“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军机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委托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上报,旋命孙家鼐为管学大臣(许景澄、于韪良分任中、西堂总  相似文献   

17.
王晓昕、赵平略《阳明先生集要》点校本,以《四部丛刊》影印上海涵芬楼借印无锡孙氏小绿天藏明崇祯间施氏刊本为底本,参以国家图书馆藏新建谢氏《王文成公全书》原刻本,康熙二十八年江都张问达辑、忠信堂藏版《王阳明先生文抄》及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点校而成,其选本之善,反映了点校者的学术眼光,并以点校之精而称功用甚巨。  相似文献   

18.
在避暑山庄广袤深秀的土地上,曾经留有康熙、雍正(当皇子时)、乾隆、嘉庆、咸丰五位帝王或洒脱或局促的身影,而盛世时期的两位帝王康熙、乾隆,他们迈着从容稳健和志得意满的步伐,几乎每年,甚至一年两次大驾临幸避暑山庄,满朝王公大臣将扈从避暑山庄视为极大的政治殊荣,他们中的大批扈从文臣以体会、发挥和灵感创作了诗、词、歌、赋、散文、以及书画作品,写景状物,记事抒怀,因物比兴,托物言志,构成了避暑山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读《千唐志斋藏志》,检得唐人五言绝诗二首、五言古诗一首(存六句),其作者及其诗句,均为《全唐诗》及《外编》所逸,谨为补出并略事说明。1.姚明扬五言绝句《饯行》:“官屈须推命,时危莫厌贫,城楼近江水,潮退看垂轮。”此诗出贞元十九年《常州司士参军崔千里墓志》。按崔千里,字广源,清河东武城人。贞元十九年卒,终年61。其祖隐甫,谥忠公,新、旧《唐书》有传。据志文知崔千里于贞元年间为与其幼弟江阴丞霸先同赴一郡做官,遂以太常协律请调常州司士。此轻名位、重骨肉之举,深为众人叹惜,认为职不当才,皆称其屈。临行,司农卿姚明扬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远古三皇五帝中继帝尧之后的一代圣君,在《尚书》中,舜是先代圣王的德能典范。以此为历史原形与诠释起点,作为精英的孟子、司马迁等,分别以思想家的深远与与史学家的笔墨,或阐发了其思想理念,或更为详尽地为后世记录了其一生行迹与丰功伟绩;民间则将其演绎为二十四孝之首,更值得当前社会特别是齐鲁儿女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