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黑格尔用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来表述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把它改造成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能否用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三段式来表述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哲学界中,历来就有争论。本文从黑格尔自己对正、反、合的论述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它的改造,论证黑格尔的三段式中包含着合理的东西,三阶段的周期性是客观过程的正确概括。本文不同意那种认为多次否定、多个阶段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的观点,指出其所以错误正是把部分否定当作否定而引起的。本文也不同意用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的两段式来表述否定之否定规律,指出其错误是对列宁提出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的论点作了简单化的理解所致,其结果是否认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独立的一个辩证法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揭示事物在上升(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矛盾运动中不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上升的方向和前进的趋势是包含曲折性的,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迂回曲折的周期性过程;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都是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的形象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否定之否定”是不是一条普遍规律,争论的文章时有所见.持肯定态度者,无非是引经据典——恩格斯的话,加上许多例证,至多再加上一些对经典理论的“新”的解释,其实其中并无多少足以服人的东西.持否定态度者,主要是举例论证,指出自然界许多发展变化,不能纳入否定之否定的框框,最有代表性的设问就是:共产主义公有制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私有制的社会吗?脑力、体力劳动高度统一之后,还会出现分裂吗?这些问题,按否定之否定规律就无法回答,只得“迥避”.然而迥避问题决非科学态度!这种态度,也是阻碍我们哲学研究,以致几十年无所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哲学界长期存在着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争论。1985年,《社会科学评论》第4期发表了杨献珍同志的文章:《论恩格斯否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直接了当地把争论归结为恩格斯究竟否定了还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鉴于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如何评价我国哲学界长期存在的争论,因而大有讨论的必要。杨献珍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角度论述了他的观点,让我们也跟随杨献珍同志的论述,作一些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并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全面的,列宁在其著名的著作《辩证法的要素》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在其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发挥和论证。它科学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同其他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对构成唯物主义辩证法内容的一切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所作的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6.
《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拙文《关于物质定义之我见》。我自知两年前的那篇文章是不很成熟的,但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哲学界的关注和讨论还是令人高兴的。本文试图以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为依据,揭示物质概念的内在规定,对于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一)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7.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大成就。由于它的广泛应用,引起科学界和哲学界浓厚兴趣。国内外科学家和哲学家对它的哲学意义发表了不少看法。本文根据系统论的主要特点和唯物辨证法的基本思想,指出系统论不是一种新的自然哲学;把它说成是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也不确切;要用它来改造唯物辩证法,既不符合恩格斯的原意,也不符合系统论的实际状况。本文认为把系统论看成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桥梁,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系统批判了杜林各个方面的谬论,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然而恩格斯与杜林在哲学上是怎样进行论战的?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搞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这部巨著,领会它的精神实质,理解和掌握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搞清这个问题,一方面必须研究和确定杜林哲学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另一方面,还要探讨和领会恩格斯在批判中所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又是什么。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杜林哲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恩格斯批判的主要锋芒和理论阐述的重点,从恩格斯批判锋芒之所向和正面论述的基本原理中,又有助于我们认清杜林哲学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9.
否定羡余与结构有关,也与语用有关。汉语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羡余否定格式,此外,还有一种动宾否定羡余句。在动宾否定羡余句中,动词意义上含有否定义素,当这个动词后边是谓词性宾语时,就有可能形成否定羡余结构。动宾否定羡余句的结构基础是,谓词性宾语潜在的陈述性。句中停顿激活谓词性宾语的陈述性功能,使之成为独立的分句,消解了多余否定成分的否定意义。句中强化否定意义,是动宾否定羡余句形成的语用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新成果。不少同志对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了一系列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许多同志对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作了新的理论探讨和发挥;有的还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律,如系统规律、新陈代谢规律等;有的对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提出的一系列新范畴,如系统与层次、结构与功能、有序与无序等,著文论证,引为新的哲学范畴。这对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理论,进一步确立唯物辩证法新的理论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关于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区别与联系问题,似乎还不十分清楚,这对提出新的规律,引入新的范畴,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无疑又是很不利的。这里,笔者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它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斯大林在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成果基础上,把唯物辩证法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这一概括是对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一次较完整的表述。由于受时代和他本人的局限,斯大林的辩证法四个特征还存在着问题与不足。在评价斯大林的辩证法四个特征时要用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立场。坚持世界物质统一论,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举足轻重。尤其是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提出,更是事关唯物论的存亡。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在此重点阐述了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乒乓长盛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半世纪以来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缘由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分析,认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刻把握竞技制胜规律;深层次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运动训练中坚持量与质的对立统一;坚定不移的把握乒乓运动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中国乒乓球队取得辉煌历程的重要哲学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性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一概括突出地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15.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物质所下的定义,一直是我国哲学界公认的唯一科学的、十分完备的、经典式的定义。在目前发行的哲学教材中,对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笔者  相似文献   

16.
对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本源、整体概念,一元训练理论论据,身体素质否定论以及早期专项化训练等问题进行了辨析。认为,无论从哲学层面还是竞技能力结构构成层面来看,都不存在一元或二元之分;一元训练理论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否定身体素质是错误的,身体素质是客观存在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是符合现代竞技运动训练规律的,但应准确地理解并适当地操作。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纲领性的建设方针,又表现为一个带有哲学性的命题。说它是具有纲领性的建设方针,是因为它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说它是带有哲学性的命题,是因为它体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法,反映了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规律。它把建设方针与哲学命题形式统一起来,以哲学命题的形式表述建设方针,使建设方针建立在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它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哲学基本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哲学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在对于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上,尤其是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否包括思维和存在谁体现谁的问题,和对于思维和存在谁体现谁能否作为区分唯物唯心的标准,以及不可知论在哲学派别中的地位等问题的看法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问题涉及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问题,是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它的中国化也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包括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理论初步探索,列宁、斯大林的哲学理论的东方实践、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政治理论体系继承、丰富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后者占着主要地位,这也是本文所主要关注的,但同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关系,将二者互补之处做到完美结合,这样我们中国化的成果将会不断完善更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研究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历史,针对当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和对立,提出了自然科学必须从形而上学复归到辩证的思维和唯物主义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两个论断。自然科学的发展证实了恩格斯第一个论断的正确性。但自然科学从形而上学向辩证思维的复归途径并没有通过哲学的学习而达到,而是通过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走了一条既漫长又曲折的复归道路。本文对其中的原因作了一点探讨。本文对前几年在学术讨论中提出的因系统论等的新科学成就会不会使辩证唯物主义改变其形式的问题持否定的看法,对恩格斯关于甚至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都必然引起唯物主义改变自己的形式的论断的含义,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