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已不再是高科技的特征,而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变化给中专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但如何认识中专学校计算机教育的"难为"与"可为",并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新的计算机教育模式,全面对接用人单位,是中专学校计算机教育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改革同其他任何教育类型的改革一样,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在课程改革中必然遭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或开发和理想课程的教学可能性等问题,在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基本依据与技术方法、理想课程与实践的教学可能性等一系列关系中,存在着:课程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应为"与"难为",课程开发符合课程规律的"应为"与"难为",理想课程与教学可能性的"应为"与"难为"等问题,处理好课程改革的"应为"与"难为"是深化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行是校内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形式。高中历史学科的研学旅行既可为也难为,可为是基于研学旅行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契合,难为是基于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高中历史学科开展研学旅行虽然难为,但并非不可为,其有效开展不仅有赖于制度上的顶层设计,也有赖于标准上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我国高师教改置于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运用比较教育原理,深入分析我国高师教育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我国高师教改研究与教改实践脱节的原因。认为:我国高师教改研究重视“应为”而忽视“难为”是导致高师教改实践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提出:高师教改研究应当超越“应为”的层面,进一步研究“难为”,从而使高师教改研究更具实质性意义,促进高师教改实践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祖先擅长文字游戏,时常将人类最难为的事情化简为最易为书写的字,释书写之麻烦,给人感观以警觉的。 你瞧,“人”字一撇一捺,可你做起来容易吗? 大自然赋予人类以双脚,铸造人永远离不开大地;同时,大自然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应为与难为、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社会物质基础和观念的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资源的配置、教育的管理、劳资的建设等,都应从体制改革和教育创新着手。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应为与难为、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社会物质基础和观念的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资源的配置、教育的管理、劳资的建设等,都应从体制改革和教育创新着手。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社会呼唤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教育应该重视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个性化教学。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要求下,存在"应为却难为"的状况。基于此,从教学理念的形成、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师的自我发展四个方面分析教师在个性化教学要求下的"难为"与"应为"。  相似文献   

9.
郭霄 《班主任》2011,(6):10-11
这一天是"篮球明星"小马负责擦黑板。整个上午,尽管我们一再提醒他擦黑板,可他总是忘记。于是我决定惩罚他一下。英语课后是我的语文课,上课了,依然有两行红色的英语板书摆在黑板上。我要借此机会大做文章,给他布置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好难为难为他。我拿起白粉笔直接将当天作文课的板书覆盖在  相似文献   

10.
阿凡提染布     
阿凡提在附近的小镇开了个染坊。镇上的财主一向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人,听到人们都夸赞阿凡提,心理很不平衡,决定去难为他一下。这一天,财主从家里拿了一匹布,大摇大摆地来到染坊,蛮横地说:“阿凡提,给我把这匹布好好染一染!”  相似文献   

11.
董雪梅 《学周刊C版》2014,(1):193-193
人师难为,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绽放生命的色彩呢?我通过发现学生的"美",给他们尊重和自信,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心灵感化心灵,用宽容期待的激励、评价做动力,促使学生进步。这一段段成功教育,就像一朵朵浪花,在我和学生中激荡起五彩的斑斓。  相似文献   

12.
陈军 《上海教育》2011,(19):51-53
"举一反三"与"闻一知十"的由来 一般人"闻一知二",像颜回达到"十"的境界是极其难为的。孔子连用两个"弗如也",可见难为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办人、倒头、难为、难顽、撩、应派。  相似文献   

14.
谈到作文语言,不少高考考生将其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常发“奈何”之叹而生“难为”之感。不少作文指导之类的文章书籍也用“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来吓唬考生。长此以往,愈来愈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提高作文语言水平的“难为”心结,其中不少人进而将心理上的“难为”转变为行动上的“不为”。因此,近几年来,在高考评卷场上看到的作文大多是干巴如瘪三、味之如嚼蜡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但很多学校还不具备常态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条件,加强学科融合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契合、教育目标同向、教学方式融通、作用机制互补,两者相互融合完全可为,虽然有难为之困境,但只要积极探索就会在实践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两千年前,教育家孟子指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300多年前,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为教育作了如下认定:“教育目的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时至至今,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人心不古”、“教师难为”的感叹声中,人们不得不对大师们的真知灼见佩服之极。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个内在目标.座位、同学、教师、参与学的机会是影响班内教育公平的四个关键变量.由于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受到外在社会因素的制约,在实现班内教育公平的问题上,教师有其"能为"与"难为"之处.课堂教学内的教育公平需要完整的教育理念做支撑,需要社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教育实验随着基础教育课改的推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却又动辄遭到批评,使得教育实验陷入应为却难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做人难,难做人。许多在位多年的校长感叹:“当校长难,当好校长更难,当‘好校长’难上加难。”我以为,当校长难,当职高校长更难,当农村职高校长更是难上难。此话也许有些夸大其辞,但农村职高校长确有不少“难为”。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谋求学校生存,发展农村职教是农村职高校长的职责。农村职高校长谋政应“盘点”“难为”,讲求谋略,化解“难为”,把握“可为”,力争有所作为。一、症结“盘点”——农村职高“难为”探源1.政府行为难把握。(1)我国现行的“三级分流”方针的实施,“实际上把普通教育当作培养人才的一等教育,把职业…  相似文献   

20.
老题新议:大学教师与教书育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浪潮冲击,师生之间形同路人、彼此不买帐在大学校园里已不是个别现象。一些模而不舍、甘为“人师”者每每有尊师传统式微、现代师道难为之憾。师道何以难为?我认为就大学教育而言,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不少大学教师学术进取心低落,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不能紧密结合;二是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真诚和密切的交往;三是主体地位的动摇进一步导致部分教师责任心的丧失。下面拟就此逐一加以分析。一、教书育人与大学教育的本质特征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常用“读书无钱”(具体说法不一,但意思大致相同)来追究高校厌学风的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