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期间,以美国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为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主流派"。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和过度教育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逐步深入,各种新理论也不断涌现,如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等。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理论曾在一段时期内对教育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开了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诸多"谜团"。但是,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远远不够。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促进人的生产能力发展,但忽略了人在教育过程中除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与"以人为本"的理论有所背离。因此,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再扩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提高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靠教育,或者说,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在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本理论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理论,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资。但这些教育投资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由于过度教育,导致了许多教育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对教育是否能提高劳动生产力表示怀疑,于是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信息非对称理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经济现象及规律的教育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教育的经济意义早已见之于古代哲学家及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作,但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发端于苏联。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到了60年代,美国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人数逐步增多,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茨、丹尼森、贝克尔等。我国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应从30年代古煤先生首先使用“教育之经济学”的概念算起,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有了较大的进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教育经济这的理论体系,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教育经济理论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人力资本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理论,到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经济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完善和丰富,再到新时期着重人本精神复兴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教育产权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获得了不断的丰富。  相似文献   

6.
方兴起(以下简称方):2007-2009年全球性金融与经济危机,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陷入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理论危机(1929-1933年大萧条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陷入第一次理论危机,1973-1975年的"滞胀"导致西方主流经济学陷入第二次理论危机).丙方经济学向何处去?由此引发了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洪柳 《成人教育》2012,32(12):90-91
筛选假设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多体现为信号与筛选的作用,教育是帮助雇主筛选求职人员的装置。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筛选假设理论,且基于筛选假设理论探析高文凭现象。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理论”非经济学贡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阐释,建立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开创了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经济学的诞生。然而20世纪后期人力理论却遭遇了来自人力资本理论学派内部的批评与挑战。基于此,从学科对话的角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内涵的边界限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剖析,从而对众多被“人力资本理论”挑战者所忽视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阐释,并以此表明这些思想是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1入力资源理论与研究生就业萌芽于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伴随着经济学家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解开现代富裕谜的过程,于20世纪50~60年代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体系。经过舒尔茨、贝克尔等众多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已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为个人和国家投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语言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教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理论基础是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本论。本文概述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观点,指出该理论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并就提高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效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理论界对民营经济的三种观点,认为民营经济是一种除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企业经济活动,论述了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地分析和预测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人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人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新制度经济学则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把人概括为单个的"经济人".马克思经济学重视个人物质利益的分析,但他给个人物质利益的内容以科学的规定;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只偏重个人对物质利益最大化追求的抽象分析,却抹煞了个人物质利益现实的社会性内容.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是由社会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决定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个人理性选择决定了个人利益的实现,并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伴随中国经济的转型,如何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原理指导我们的经济实践,这是在理论、实践、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以历史的、辨证的观点,从经济学的历史作用,哲学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经济学的核心基础课地位,以此促进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更好地把握经济学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对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勾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的过程中,鉴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进程,特别是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经济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重工业优先,农轻重综合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案例。首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以农业为基础,毛泽东阐述了农业对工业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其次,经济发展历来就有不同的模式,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经济落后的大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增长,农轻重综合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为中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找到了一条捷径,而且超越了发展经济学家的论争;其三,毛泽东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发达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试图走出一条超越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道路:人民公社和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尽管实证化取向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主流经济学要把经济学变成一种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的倾向;然而,由于西方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毕竟有着很大的区别,以至于其根本无法像自然科学的研究那样做到真正的"客观和价值中立"。鉴此,为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学过程中就应既要充分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切实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观目标,同时又要注重对西方经济学产生过程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经济学家思想观点的比较分析,避免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变成单纯的理论与观点灌输。  相似文献   

16.
中国30年来的经济转型历程,深刻影响了经济学科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学研究的转型。基于1978—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经验分析发现,30年的经济学转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1987年为转型初期,1988—2000年为转型中期,2001—2007年为转型后期。转型初期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占绝对统治地位;转型中期传统范式的数量有所下降,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论文大量出现,但二者之间仍呈犬牙交错、交替上升状态,且转型中期时间跨度很长;转型后期现代范式获得了绝对优势地位。同时,规范分析和理论经济学的论文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而研究中国本土现实问题并引用外文文献、使用了数学的论文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还有一些变量的变化与理论预期以及国外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不尽一致:经验研究、合作研究所占比例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使用数学的比例也并不很高。另外,对样本的logistic回归结果也表明:采用了规范分析研究方法、没有使用数学、研究对象非中国本土现实问题的理论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更有可能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的论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使用了数学、引用了外文文献、研究中国本土现实问题的应用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更有可能是现代经济学范式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支柱。"经济人"假说除具有经济学研究上的方法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于人性的主流认识,进而影响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伦理视角。因此,"经济人"假说折射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市场经济下人们经济活动的伦理态度和伦理导向。古典经济学派是这一假说的开创者,也是主要的发展者。他们在"经济人"认识态度上的变化反映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伦理观念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教育经济功能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从制度变迁、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等角度对教育的经济功能进行了全新的探究,并就如何发挥教育在促进制度变迁进而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速,教育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能否采取相应措施,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经济类专业人才,直接关系到能否增强本国或本地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尤其对我国而言,在入世后,以往的经济类专业教育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而,经济类专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正由于此,着重探讨了基于上述背景下的“经济类专业教育改革”这一还未引起广泛重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详尽且极具操作性的教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洋务派官商合作的经济管理思想,是近代化企业初创时期的开拓之举,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内部体制上官商矛盾的不可避免性,必然使企业缺乏生命力。加之官权的放大,封建势力的控制和勒索,此种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践最终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