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但他还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世纪之交的今天,从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到克隆技术的面世,可以说科学技术渗入人类物质生活及意识形态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科技报道作为媒介传播中异军突起的一个方面,其发展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
王邻 《新闻窗》2010,(1):71-71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一论述出发,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它被公众理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卢锋  徐成芝 《视听界》2002,(3):42-43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同样,科技知识或者说科技信息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是体现科技价值,有效利用科技信息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传播的最终归宿是传播效果的实现。科技传播承载着知识传播和化传通的双重使命,其终极目的是实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科学化的继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技传播效果往往难以实现。本拟针对影响科技传播的诸种障碍因素作出分析,以期解决科技传播实践中所遭遇的种种尴尬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英译汉科技名词作为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其规范与否影响重大.社会对规范英译汉科技名词的应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规范英译汉科技名词的推广效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作为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和公布科技名词的专职机构,多年来致力于规范英译汉科技名词的审定与推广工作.如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译汉科技名词的传播提供了更多选择,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应该借机丰富传播模式,从而提升科技名词规范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培根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能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上1000万册,成为世界出版史上的奇观,对宇宙知识的传播可谓深远而广阔。  相似文献   

7.
杨军 《新闻三昧》2004,(3):36-37
科技新闻报道的任务之一,就是把科技成果传播出去,向社会各领域传递最新科技信息,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如果缺乏可读性,不通俗,就会使报道章晦涩难懂、味同嚼蜡、令人费解,让读失去阅读的兴趣,也就丧失了科技新闻传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科学技术一体化步伐越来越快,知识经济日益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知识观念和知识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对传统的科技传播体系形成了挑战。广告在科学技术社会化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使得广告必然在今后的科技传播和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出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也称杂志)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对信息、知识传播、舆论宣传以及人才培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是科技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政治类刊物不同,纯粹的科学技术期刊主要是传播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其直接的作用表现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在网络传播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越来越显示出其真理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科学文化的高度发达,科学开始日益社会化,同时社会也日益科学化,科技成果已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财富,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需要科学的帮助。所有这一切,都深刻改变着人文文化,推  相似文献   

11.
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的高新知识流通辐射的科技传播体系,担负着知识向经济转化、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极其重要的使命。为了促进各类科技机构和传播组织在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合,促进国家体系的良性运行,必须建立一种合作互动机制,组成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把国家科技传播体系与创新结合起来,并把创新作为可持续运动状态的核心构成要件,就要处理好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构成要件共同运作联系中的自我更新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同构对应的。与发现发明体系、开发应用体系融接连通、功能互动的传播扩散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首先必须进行科技传播制度创新、科技传播技术创新、科技传播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2.
回眸与感谢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是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会刊,创刊伊始就确定了“传播现代通信科技新知识,促进新闻技术现代化”的办刊宗旨,使杂志成为全国广大新闻技术工作者获取最新技术信息、交流心得体会、发表科技论文的一方净土。十年来,杂志社的历任同行,通过《中国传媒科技》传播了科学技术,又赢得了广大新闻界专  相似文献   

13.
报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能否正确、有效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发挥解疑释惑、传播知识的作用,而报刊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刊编辑业务能力的水平如何。在信息载体和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出版行业面临高科技、新思维挑战的形势下,报刊编辑有必要、也应该从固有的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适应时代要求,在业务能力上实现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也是以科技和教育高度发达为发展前提的,据估计,当今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60%至80%,其中教育和培训的贡献率占20%左右,知识对劳动价值的贡献率超过其它生产要素对劳动价值的贡献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探讨清华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孙宝寅“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科技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而每一项工作都有...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科学传播已成为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科学传播对于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引导公众支持科技,参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的科学传播正面临看公众科普需求迅速变化和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对公众的影响力和效果呈下降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势必引发科学传播方式的变革。只有及时适应公众科学技术普及需求变化,加快创新科学传播方式,才能不断提高科学传播效果,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创新科学技术与普及科学技术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普及、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为己任的科技广播节目,已成为人们增长知识、学习技术的空中课堂。如何提高科技广播的传播效果,满足人们求知、求学的欲望呢?这是广播科技节目编辑应该在实践中加以研究的课题。记忆,是人们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中的新科技、新发明在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今天,更好地传播和普及新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受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播者的水平等因素,导致传播效果不佳的科技新闻报道屡见报端。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想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应从下述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慧玲  蒋宏 《新闻界》2007,(2):19-21
大众传媒是科学技术普及的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之一,它拥有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以及专门的记者和编辑,可集成各种科技信息的资源以及顾问团队,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和力量对需要和应该传播的科技信息进行二度创作与编排组合,通过大众传媒将科技信息广泛传播,以达到科技知识普及、促进公众认知学习、科学使用和选择与参与等目的。  相似文献   

20.
周良 《编辑之友》1996,(2):36-37
科技出版未来趋势之我见周良【南京】世纪相交之际,以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带动了以记录、发布和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手段,以推动科学研究、实现科技突破和培养科技人才从而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作用的科技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