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国际关系在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三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国际格局为视角,可以发现中国外交更为丰富的内涵.60年来,中国外交实现了从"一边倒"到独立自主、发挥全球影响力的巨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际格局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所发生的深层变化也促成了中国外交的不断转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国周边国际环境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挑战。中国面临着来自海洋方向的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意在遏制中国的崛起,围堵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西方一些国家和周边一些国家不断误读中国和平发展的方针。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新兴大国的群起猛烈地冲击着西方国家长时间积累的传统国际优势,挑战他们的国际主宰地位和主导的国际格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互动复合型问题,中国外交需要适应中国国力提升这个客观因素的变化,中国需通过更加合理的外交布局和外交运作将中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时期.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大国地位,中国与美、英废除旧约,签订新约,收回被占领土和对其恢复主权.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积极开展外交,中国人民的全民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美、苏、英等大国对中国态度的改变.当然,这种变化又是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外交战略也随之而变。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再到"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中国这30年的外交战略的制定,与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民族主义,也需要全球化,但二者都有着各自的正反面,在二者的作用下,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发生深刻调整和变化,使国际社会充满矛盾,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二者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2005年,国际形势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受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制约,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由单边外交向多边外交的回摆,但并未放弃其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国际安全形势严峻,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国际合作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频繁互动,大国关系总体呈平稳态势。中国的和平发展依然是2005年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突出亮点,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在这一外交新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外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外交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重大外交事件作为研究主线,带领学生总结各阶段中国外交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从而使学生掌握研究对外政策的基本方法,为将来在中国外交、国际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认同的转化,成为中国外交转型和变化的非物质性动因.中国面对国际社会时,如何展现一个积极的国家自我,进行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内在认知差异和张力,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内容.中国外交的目标维度包括权力、地位和价值三个方面,但三种外交仪式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特点,中国外交在印象管理和身份展示过程中,需要契合话语与行为、政府与社会以及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致性;权力、地位和价值仪式的挫折会产生中国的情感反应,以及外交的管理策略调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微观社会互动研究,对于中国公共外交、国际形象管理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驱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和赢得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同的要求,新中国提出了主动塑造外交新形象的思想,设计了新的外交形象的基本内涵,规定了塑造者的基本素质,确立了塑造的基本原则,对外交形象作了全新的塑造,使新中国获得了并不完全与国力相称的良好的外交形象。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一个极为深刻的转型与变革的时代,一个几乎一切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面临挑战和发生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整体的,不是表面形式的,而是根本的。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对基础教育的最基本的问题进行重新分析和理解。基础教育的“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改革,基础教育是为什么打“基础”,基础的内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在学习化社会中学校的任务发生着什么变化,学校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教育一直以传递“知识”为基本职能,或者说以知识的传递为教育的中心工作,然…  相似文献   

11.
于再清 《天津教育》2013,(13):63-67
今天,我重点谈一谈国际体育以及体育与政治、外交的关系。大家知道,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都与政治、外交有关系,但是重大的国际体育活动,经常与政治、外交发生关系,有些和政治、外交的关系我们摆脱不了。在这里,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们国家在国际体育活动中,到底有哪些国际体育活动与政治、外交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主题,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部分做了精辟有力的论述。十八大报告的外交部分准确分析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确定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策略,为中国外交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题的时代,报告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中国外交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亮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法西斯投降后,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苏美两大反法西斯强国为了各自利益,不惜以其重要的同盟国一中国的领土主权作交易,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史实证明:中华民族要成为独立、民主和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自力更生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是毛泽东根据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思想,不仅具有很深的理论性,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他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全面、丰富而深刻的,他对国际格局、国际定位、国家利益、国家目标和外交政策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思维特色,是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课程之所以要改革,归根结底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全面和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引出思想、意识文化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变。总体来说,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提高,教育要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就必然要进行课程和教育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显著攀升。但另一方面,国际涉华舆论也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中国面临的舆论态势愈加错综复杂。综合国际涉华舆论分析,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经济、政治、外交、社会和文化五大困境。国际媒体之所以不断突出和放大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企图遏制或规制中国的发展,维护西方的既得利益和现有的国际关系格局。面对这一形势,如何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增进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对中国未来的和平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样 《儿童音乐》2010,(2):58-59
当我们跨入新的世纪时,大家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现代化的21世纪需要中国教育工作者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社会财富更突出地来源于人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要想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就必须有创新。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国社会经济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创造了新的社会生态和发展条件,导致了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的演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其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深...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不仅体现出愈加积极主动和更加全方位的新特征,而且强调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以及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全局统筹.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上述转型与当前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和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中国领导风格和中国国内社会的变迁等因素密切相关.新时期中国外交的转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考情分析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2007年以来,中国借助多样化国际组织这一平台开展的外交非常活跃.成果令人瞩目。高中政治选修3中所涉及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APEC、东盟、欧盟等,其所举行的重大活动中.都有中国的身影和声音。因此.依照“政治高考、政策导向”这一传统命题原则,2008高考政治试题以上述国际组织及其活动内容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的可能性很大。仔细研究分析上述国际组织及中国领导人在参加上述国际组织活动时的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