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对目前中国科技期刊意识形态工作多局限于期刊编校或编辑部制度建设的现象,本文以英语霸权为切入点对中文期刊建设展开讨论,旨在为科技期刊的意识形态工作开辟一个新视角。通过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建设面临的英语霸权现象,以及其对出版领域相关制度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危害,提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中应警惕强化英语霸权导向,加强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引导。办刊人应立足本国利益统一思想,自立自强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做强做优中文科技期刊,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蒋丽  沙莎 《编辑学报》2022,(5):488-493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亟待加强。本文结合文化自信的战略视角,从3个方面分析了中医药期刊的价值作用和时代使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传递科学理念;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健康中国。提出了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中医药期刊的发展路径:以文化自信为内核,引领世界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建设;以特色优势为抓手,推动中医药文化理念有效传播;以人才培养为保障,强基固本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以创新评价体系为突破口,推动中医药期刊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者科研水平的大幅提升为中文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但是,由于国际知名的数据库例如SCI、EI、Scoups等都是主要收录英文期刊,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导向,中文科技期刊被重视程度逐年递减.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中文科技期刊需要积极寻求国际化发展的突破点,找准期刊定位、吸引优质稿源、建立特色栏目,在新的学术环境下不断地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为中文科技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称“学报”)同样面临学术成果国际化的冲击,编辑部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与时俱进、积极摸索适合中文出版的科技期刊的发展之路,以特色栏目的发展带动期刊的发展.“材料与冶金”栏目作为学报的特色栏目,3次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辽宁省期刊优秀栏目”,学报连续5年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5次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学报于1999年开始被EI收录.现以“材料与冶金”栏目为例,探讨如何实现特色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办刊之路,实现“科技期刊强国梦”,我们重温办刊初心,剖析近年来影响科技期刊健康发展的流行论调,如“唯SCI论”“中文期刊垃圾论”“唯指标论”和“借船出海”,提出了把“论文发表在祖国期刊上”“建设中英文期刊并举的科技期刊金字塔”“造船出海”“建立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打造又红又专的办刊队伍”等圆梦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在国家促进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亟需提高发展质量。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点、坚持胸怀天下。通过加快期刊各项能力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陈更亮 《编辑学报》2022,(4):355-359
建设科技期刊强国是提升我国科技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支撑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面对动荡、变革、竞争的世界格局,必须首先统一我国期刊人的意识观念,才能保证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和正确方向。我国建设科技期刊强国的整体性、复杂性、国际性、协同性、艰巨性等特点,要求期刊人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警觉的风险意识、自信的平视意识、勇毅的担当意识、坚定的初心意识和不辍的创新意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剖析了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办刊存在的问题:盲目随从,迷失自我;现行的评价结果与科技期刊的真实价值背离;注重期刊“国际影响力”,轻视期刊首发权;看重学术光环,轻视培养新人;重英文期刊,轻中文期刊.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方面已具有国际话语权;根据中国国情,提出需要增强我国办刊人的文化自信,提升科技期刊首发权、国际前沿科技信息的竞争力,回归科技期刊办刊初心,发扬蜜蜂和工匠精神,办好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首发竞争的主战场,是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技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科技期刊编辑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强 《编辑学报》2018,30(2):129-133
中文科技期刊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多,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困境.文章分析了制约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评价体系、政策导向的影响,以及期刊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明确定位、吸引优质稿源、建立品牌特色、与英文期刊协同发展和创新出版形式等方面.通过这些思考与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业安  吴坚 《编辑学报》2018,30(6):632-635
基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外流、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为例,探讨通过民族特色栏目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依托专家、专题支撑,推进新媒体、多语种出版的办栏策略,为中文科技期刊依托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通过特色栏目“窗口”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科技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以中国煤炭学会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煤炭领域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当前刊群建设的主要进展:设立了期刊出版部、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和新媒体事业部;推动建设了行业第一个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并详细阐述了主要建设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实施“煤炭精品期刊建设工程”,增强行业期刊凝聚力;加大“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新刊吸纳力度,扩大刊群规模;加大“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创新力度,推动期刊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打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集群运营模式,以期建立起一套与“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发展相适应的集群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给我国出版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加强中国科技期刊建设、遏制优质稿件外流势在必行。新时代,期刊人应全面把握期刊发展规律,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提升质量、超越一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一、本刊宗旨:本刊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业务建设,组织学术研究,致力于发展档案事业,繁荣档案科学,弘扬先进文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本刊创刊于1984年9月,由江苏省档案局和江苏省档案学会主办,学术性、指导性、史料性兼容,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立足档案专业,面向社会各界,热诚欢迎赐稿、赐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期刊强国的希望在于期刊编辑,专业、学者化编辑将是推动我国科技期刊一流建设的中坚力量,期刊编辑要不断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利用融媒体技术,激发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期刊办刊模式改革。本文以《中国兽医学报》为例,探讨提升编辑“四力”对于加快期刊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明确科技期刊的办刊方向,本文从科技期刊在科学研究中的导向和学术引领作用、科技期刊服务科学研究的能力建设、科技期刊对青年科研人才培养3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期刊通过服务于国家科技发展来拓展生存空间、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科技期刊提升办刊质量、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改办英文刊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其将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原有办刊队伍的稳定、管理层政策制定、作者资源维护、倡导公平竞争等方面对中文科技期刊产生影响,导致某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办刊环境变化。面对改办英文刊带来的问题,管理层和中文科技期刊办刊人要深刻认识期刊内容与出版语种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不利于科技期刊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修订,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发布平台,最终实现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业内资讯     
简讯《新闻与写作》被收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本刊讯(实习生原小瑛)《新闻与写作》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优秀期刊”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继2005年被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后,日前,本刊又被正式收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文献数据库,是中文期刊文献检索的权威工具之一。该数据库收录了1989年…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大科学时代,学科之间不断渗透、交叉、融合,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很多研究成果涉及多学科前沿交叉领域,这为综合性科技期刊策划特色专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优势,也是体现其办刊风格、突显期刊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科技导报》近年来专题出版选题方向,表明其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策划出版的专题与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热点、国际科技前沿具有较好的契合度。结合办刊工作实践指出:中文综合性期刊在专题选题上应紧抓学科综合、内容全面、选题灵活这一特点;在选题方向上应加大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交叉领域专题、科技前瞻领域专题出版,快速响应社会热点及突发事件,履行社会责任;在办刊导向上应坚守办刊定位、突出办刊特色、提升服务能力,从而在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在品格上立足中国特色,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延红  严谨  彭斌  朱作言 《编辑学报》2019,31(6):638-640
如何加快中国品牌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为“两刊”)为例,从优化期刊布局、推动学部平台办刊、发挥专家办刊作用、提升学术质量和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介绍“两刊”的改革举措与发展实践,并从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和数字化4个方面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军 《出版与印刷》2021,(3):前插1-前插2
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勉励编辑部的同志们: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坚定地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中国期刊,底气何存 中国期刊人的回答清晰而坚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我们的底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的底气;国家迈向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的奋进步伐,是我们的底气;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是我们的底气;广大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伟大精神和科技贡献,特别是他们对期刊工作的自觉参与,与期刊人携手推进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宏伟事业,是我们的底气;新一代青年期刊工作者接续奋斗、追逐梦想、奔涌向前,是我们的底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