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Strobel等从短叶红豆杉树中分离出可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使得利用微生物无限生产紫杉醇成为可能;同年,周东坡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也从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到4株紫杉醇产生菌,并经过遗传选育获得产量高达448.52μg/L的高产工程菌株,但要满足大规模生产,尚需进一步提高产量。本研究旨在通过加入,制霉菌素,抑制菌落生长,从而筛选出高产紫杉醇的抗药性菌株。充分发挥菌株的遗传潜力,大幅度提高菌株的紫杉醇产量,为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解决紫杉醇药源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紫杉醇的提取工艺进行放大,并且进行提取工艺优化。方法: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使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中溶剂的浓度、溶液的用量、提取的次数、提取的时间进行优化选择。结果:RP-HPLC的方法对紫杉醇的提取含量进行测定,经实验证明该方法的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对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检测;以最终提取红豆杉树皮中紫杉醇的含量为参考指标,经优化筛选确定:使用800ml的95%浓度乙醇,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20分钟为最佳工艺提取方案。结论:对紫杉醇的提取工艺进行放大和优化,可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所提得,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已成为目前全球销售量排名第一的抗肿瘤药物。对紫杉醇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分以下几个部分:紫杉醇的发现历史、紫杉醇的合成、紫杉醇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紫杉醇概述     
紫杉醇作为红豆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抗癌药物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红豆杉资源的短缺与紫杉醇需求量的增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成了国内外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东北红豆杉近自然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红豆杉(Taxuscus pidata Sieb.et Zucc)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体内所含的紫杉醇[C45H51NO14]是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为实现保护东北红豆杉资源,加速扩大这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急需在东北红豆杉栽培技术领域进行育苗、采穗圃建立、栽培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我们开展了东北红豆杉的近自然扦插育苗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杉富含紫杉醇,这种物质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已经被医药界专业人员所验证,相应的药品以及保健品开始大量投入到经济市场。但是,若想保证产品大量生产的话,单纯依靠红豆杉野生资源是不行的,必须深入研究红豆杉扦插技术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科研人员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一种可“无限制地生产”稀缺型抗癌特效药物———紫杉醇的极佳途径,有望使癌症患者最终获得廉价、有效治疗药物成为可能。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周东坡说,他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经过8年的时间,已经找到了一种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大规模生产紫杉醇的可行途径,解决了此药物获取源严重匮乏的难题。紫杉醇是红豆杉中特有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利用它作为主要成分,可以生产出世界公认的可治疗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胰腺癌、结肠癌等10多种癌症的特效药物。然而,由于红豆杉已在全球处于濒…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独特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该药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紫杉中提取并开发利用的天然广谱抗癌新药。自1992年FDA批准上市以来,紫杉醇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多种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介绍了紫杉醇的抗肿瘤机制、临床应用、结构改进等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利用采自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某林场东北红豆杉(T.cusuidata)的树皮等部位分离筛选出高效的产紫杉醇的菌株[1],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的方式,观察对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综合TLC、HPLC的结果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90.0mg/L苯甲酸钠,60.0 mmol/L丝氨酸,120.0mg/L苯丙氨酸,1.2mg/L乙酸铵时紫杉醇的产量较高;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依次为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40.0 mg/L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时,紫杉醇产量为(420.012±1.3)μg/L,比对照组(380.002±1.0μg/L)高,证明通过前体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利用采自黑龙江省穆棱林业局某林场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的树皮等部位分离筛选出高效的产紫杉醇的菌株[1],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的方式,观察对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e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综合TLC、HPLC的结果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20.0mg/L苯丙氨酸,1.2mg/L乙酸铵时紫杉醇的产量较高;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向S-7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依次为90.0mg/L苯甲酸钠,60.0mmol/L丝氨酸,140.0mg/L苯丙氨酸,1.0mg/L乙酸铵时,紫杉醇产量为(420.012±1.3)μg/L,比对照组(380.002±1.0μg/L)高,证明通过前体物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发酵液中紫杉醇的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紫杉醇(Paclitaxel),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目前所了解的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因其独特的结构、新颖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抗癌活性而成为国内外化学家、药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德温特专利索引(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Ⅱ)及Innography为数据源,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分析软件对紫杉醇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献和专利进行分析,简要阐述近年来国内外紫杉醇研发动态与综合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癌症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疾患,其发病人数之众、死亡率之高,已经到了淡癌色变的程度。为了对付癌症,世界各国在积极探索癌症发病机理的同时,普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制有效的抗癌治癌新药。紫杉醇(Taxol)——一种从红豆杉属(Taxus)植物的茎皮中提取的新药应运而生,并被公认为具有克癌制胜的效果,它如一枝红杏,在抗癌治癌事业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对东北红豆杉的形态特征及其资源分布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东北红豆杉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价值的前景。主要针对东北红豆杉的生活习性和东北的环境特点,从苗床整理、种子浸泡、播种、移栽、田间护理和病虫妨害等方面论述红豆杉的种苗繁育过程。为东北红豆杉的物种保护和价值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陆顺能  潘祯阳 《科技风》2012,(8):240+242
红豆杉系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大乔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250万年,其发源于第四纪冰川期,已濒临灭绝,其天然抗癌作用世界公认.既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又有高效的经济功能.大力培育红豆杉,可以有效改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提高林农管理、经营积极性,改善生态环境,符合现代生活及林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国内红豆杉产业专利数据并运用专利分析指标及相应分析方法,探讨国内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鉴于目前我国红豆杉产业发展现状,建议应注重良种选育研究,研发抗癌成分含量高的新品种,加强红豆杉活性物质提取和分离技术研究,实现红豆杉综合利用,开发红豆杉植体中的药用成分新剂型,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我国各地区红豆杉产业的全面发展,加大对红豆杉产业开发和研究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又名紫杉、赤柏松,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一种常绿针叶乔木,针对东北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clatd sicb.et Zncc),别名紫杉、赤柏松。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针叶植物,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木材坚实美观,无树脂道及树脂细胞,为优良用材树种。树姿优美,常年翠绿,奇特的红果与绿叶相映,古朴高雅,观赏性很强。可以释放出各种生物碱  相似文献   

18.
西藏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藏喜马拉雅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资源的考察,分析了红豆杉资源分布现状及特点,提出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揭示红豆杉属和白豆杉的种子蛋白主要多肽的分子量为31、   22和20千道尔顿(K)。穗花杉的多肽谱与上述两属相差较大,没有22K多肽,代之以一个33K   主要多肽。榧树属和穗花杉有很多共同的多肽,但没有44K这个红豆杉科多数种类共有的中   等含量的多肽,并出现一个36K主要多肽。三尖杉属一些种的多肽谱十分接近红豆杉属,竹   柏的种子蛋白与上述分类群也有一定程度的近似。     红豆杉科各属之间针叶过氧化物酶谱差别很大,但三尖杉属一些种与红豆杉属却有些类   似。     两种蛋白质资料一致说明红豆杉科内的进化趋势是从红豆杉属、经白豆杉属和穗花杉属   至榧树属。红豆杉属和三尖杉属之间蛋白质的近似,说明红豆杉科和三尖杉科之间的关系,可 能通过红豆杉属相联系的,述资料也说明红豆杉科应置于松柏目之下。  相似文献   

20.
木材构造特征在裸子植物系统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木材构造特征的进化趋势对裸子植物,特别是松杉纲内各目、科的系统位置和等级 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1.南洋杉科可从松杉目中独立出来成立南洋杉目。2.银杏更近于松杉目而与苏铁科有明显区别。3.罗汉松科、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应置于南洋杉科之后,松科之前,三尖杉科与红豆杉科亲缘关系更接近。4.建立金松科是合理的。5.为侧柏从崖柏属中分出成立侧柏属补充了木材方面的证据。6.进一步探讨了松科中一些属的系统位置,并建议松属可区分为三个亚属。7.穗花杉属置于红豆杉科中更为合适。 8. 同意郑万钧在铁杉属内建立长苞铁杉组。合并黄山松和台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