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于1994年8月引进(GX)思想及(GX)教材实验.为加大实验力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GX)教材实验小组.我有幸参加了第二轮(GX)教材实验.第二轮实验在95级初一年级七个班中任选两班进行.这里我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GX)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较有它独特的优势.经过一年(GX)实验教材的教学,感受颇深.一实验(GX)教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学校从1995年开始使用(GX)教材,由我担任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96年借调到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任教高中数学,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从1997年秋开始在高一年级两个班进行(GX)教改实验.运用“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作后说,师生共作”的(GX)教学法组织教学.通过一年的实践摸索,观察对比,得出的结论是:(GX)教学原则不但完全适用于藏民族地区,而且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1992年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主持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改革实验”(简称GX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GX32字诀”——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这是对我国数学传统教学经验的概括,对现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以及结合笔者在高中数学新课程试行GX实验的经验来深入地阐述“GX32字决”的心理学依据及其丰富的内涵,并斌图将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GX)思想的引人西南师范大学陈重穆教授主持的《初中数学提高课堂效益(简称 GX)》实验研究课题,概括为“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32字诀,体现了(GX)的精神实质,它包容了直观牲、启发式、循序渐进、巩固性等教学原则,突  相似文献   

6.
从1995年以来,我们在进行初中数学 GX 实验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 GX 的教育思想,通过几年来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 GX 的高效益精神,参照数学概念课教学的一般原则,我们在 GX 思想的指导下对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一所县普通完中,少数民族占全校的82.5%.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思想束缚,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为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教学质量,探求一条适合多民族学校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1994年9月,我校(GX)、高层次教材实验小组把(GX)精神带到学校.本小组教师经过一学期对(GX)精神的学习研究和教学实验,取得初步成效.此后,我们小组教师袁俊良在将(GX)精神指导初中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教学上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我校是属于北碚区的三类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1994年,我校参加了西南师大组织的(GX)教改实验研究,实验班级为初97级1、2两个班(整个年级7个班均平行班级).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实验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扼要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GX》初中数学实验教程》的“相似三角形”中,讲述了共角定理和共边定理.这不仅体现了(GX)教材对传统的平面几何体系的一种改革的尝试,即把面积与比例线段之间的关系作为突破口,而且也体现了(GX)教材一切以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为归依.下面给出这两个定理以及它们的一些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初中数学 (GX)教改实验中的经验 ,提出“参加教改实验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汉语拼音GaoXiao的首字母)。GX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是“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其核心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做。GX实验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大众化”“活动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教学”“强调本质,注重适度形式化”等基本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目标。GX教育思想有助于教师实施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会议主题是研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因此,安排有6节示范课,还特邀了评课专家进行随堂点评. 笔者原来主要从事GX实验研究,为什么会对这次研讨会和其中的一节小学数学示范课感兴趣呢?原因并不复杂,就是课的内容与"方程"有关,与"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有关.(注:"GX实验"即1991年初,由陈重穆、宋乃庆主持开展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GX为"高效、高新"的汉语拼音缩写)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校初一(2)班参加了《GX》教材的实验.笔者在实验中,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数学代数一册中的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第二章有理数,第三章整式的加减,与《GX》初中实验教材代数第一册中的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多项式进行了比较.下面仅就其中几点作些粗浅的探讨.一、《人教版》第一、三章内容,相当于《GX》第二章内容.《人教版》第二章内容相当于《GX》第一章内容.从形式上看,须要讲授的内容差不  相似文献   

14.
学期末的复习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执教教师的重要工作,它是提高班级数学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如何抓好这项工作,达到满意的复习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并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两年来,我在试用(GX)实验教材过程中,遵照“三十二字决”,采用课堂“满负荷”教学法,使课堂复习显得紧张、活泼,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参加(GX)第二轮实验的96级四班,在区期  相似文献   

15.
1 MX实验的由来和发展高中数学“目标导学,提高效益”教改实验(简称 MX 实验),已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实验阶段(从高一到高三,三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MX 实验是由初中数学 GX 实验移植,并加以改造实施的.GX 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取得尽  相似文献   

16.
《(GX)初中数学实验教材》,能否在慢班中应用呢?从1994年秋季开学以来,笔者就在初97级一班开始了大胆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按照 GX 的32字教学原则,进行教改探索.通过两年实验,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由西南师大数学系教授、博士导师陈重穆先生主持编写的初中数学GX实验教材迄今已经过多轮实验.为了对该教材的实验情况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同时为GX教材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西南师大数学系教改实验组于1997年4月对参加GX实验的部分学校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1调查的实施过程本次调查的地点选择在重庆市南岸区各实验中学,调查对象为参加GX实验的全体初三学生,这些学生从初一到初三所使用的教材均为GX实验教材.为使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对每一个实验班,均选定一个平行班作为对比班同时参加调查.平行班以初中…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我们参加了(GX)第三轮实验,我觉得“三十二字诀”的确为实验教师能使用好(GX)教材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现特从有理数四则运算教学中浅议“三十二字诀”里本人感受最深的“循环上升”教学法.一“循环上升”解决了我的两个“担心”有理数四则运算安排在代数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课是有理数的加法.因学生在前一课对有理数数的加法已有实际的感受和领悟,学生在此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高中复数中的《乘除法》教学内容为例,阐述“GX”四课型的教学原则及其作法,并探讨“GX”四课型的可行性.人教社《教参》对高中《代数》(下册)第八章《复数》的授课序列与课时分配是(括号内课时数):8.1 数的概念的发展(1);8.2 复数的有关概念(1);  相似文献   

20.
《(GX)实验教材》问世以来,其教学思想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其教学效果愈来愈被更多的人所肯定.我从1993年9月开始参加(GX)第二轮实验.在教学中,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积极前进,适当集中,循环上升,先做后说,师生共作”三十二字诀指导教学,实验班级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