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人静坐积累模式进行客观量化,探讨老年人静坐积累模式与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60~84岁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受试者基本信息和常见慢性病患病状况,借助加速度计测量受试者体力活动和静坐行为。分别计算不同持续时长的静坐、静坐中断的次数和时长。最终纳入研究对象共390人。结果: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收入老年人的静坐、静坐中断的次数和时长差异显著。持续≥1 min(OR=1.34)、≥5 min(OR=1.14)和≥10 min(OR=1.10)的静坐时长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危险因素;≥1 min的静坐中断次数(OR=0.81)以及≥10 min的静坐中断时长(OR=0.81)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保护因素,此关系独立于社会人口学因素和加速度计佩戴时间。结论:即使是持续较短时间的静坐仍会增加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而短时间内频繁地中断静坐或将中断的时间维持在10 min及以上有利于降低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风险。此外,10 min及以上的静坐中断时长对降低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效益独立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建议频繁地中断静坐行为以打破其连续性,着重关注中断时间的延长而非中断活动的属性,养成"勤动少坐"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过度训练是运动员训练中因安排不当造成的运动性疾病之一。连续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而缺乏足够的恢复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都可以诱发过度训练 ,其中运动负荷过大是造成过度训练的主要原因。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期间出现反复感染是过度训练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严重后果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野外体育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座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所开展的野外体育项目,尤其是登山、攀岩、漂流等代表项目的运作方式及产业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我国野外体育产业开发的现实意义以及其所具有的有利因素,同时探讨我国野外体育产业开发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意识与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海岛野外生存意识与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对海岛野外生存的了解程度、目的取向、自我满意度以及影响大学生参加海岛野外生存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开设与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田径训练的160名普通大学生中出现的17例胫骨骨膜炎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并对体育学院1 0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运动学视角分析发现:初次参加系统性运动训练的人员,是该病的易发人群;高强度、大负荷、高速水平位移接腾空、下落支撑的运动形式项目发病率较高。技术掌握不完善,训练量安排过大,训练后恢复不当,是胫骨骨膜炎的重要诱发原因。提醒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对类似跨栏、三级跳的运动形式,需要爆发式用力,下落支撑时对腿部肌肉、骨骼牵拉负荷较大的技术动作,应采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方法进行训练,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对患病人员需及时治疗,加快恢复,保证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受载实验进行的研究,对不同摩擦表面状态和不同孔间距、孔边距的中心加载、偏心加载和螺栓轴向加载进行的试验,同时对连接副板孔边的应力分布所作的测试,揭示了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一些重要特性和影响承载能力的一些因素,为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使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在校大学生野外拓展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野外拓展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为自助和结伴;参加活动的时长和频率受到生活方式、学习任务和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多数大学生对于野外拓展活动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水平还处于初级状态。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野外刺激性体育旅游市场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野外刺激性体育旅游市场至初级阶段特征,野外刺激性体育旅游产品项目主要是徒步旅行、登山等,冲浪、海底探险等项目参与较少,青年人是体育旅游的主流,参与群体消费能力较强,社会化环境、价值观念等是影响人们参加野外刺激性体育旅游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油田生产作业既具有野外、流动、点多、面广、高温高压、高劳动强度等特点,又具有海上滩涂、起重、高处和交叉作业等高危险性,因而引发事故的几率偏高。本文对石油企业建立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展开论述,通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价这一现代管理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即运用系统的方法,及时、全面、准确地识别各种危害因素,评价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最佳风险控制方案,从而降低风险减少事故。  相似文献   

10.
刘翔的成功对我国田径界在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上产生了积极影响。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刘翔及其教练孙海平在训练负荷上以强度为核心的理论。指出:训练强度是反映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孙海平教练创造了小周期、短节奏、高强度训练方法,尝试以训练强度为指导核心进行训练,取得崭新的训练理念。同时,有效的医务监督是高强度训练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军训对大学入校新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效应。方法:以488名入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和评定;采用体质测量的方法对其体质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军训前后体质指标和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经过军训后,大学新生台阶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坐位体前屈较军训前有显著增加(P〈0.05),BMI较军训前有降低趋势,但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SCL-90检测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抑郁因子和总均分较军训前极显著降低(P〈0.01),精神病性、恐怖因子较军训前显著降低(P〈0.05),偏执因子较军训前有降低趋势,但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性别对比发现,军训前后男大学生的变化没有女大学生明显。结论:军训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存在性别之间的差异,对女大学生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在新形势下从新的起点上推进学生军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应从摸清现状找准症结、创新方法科学施训、建强队伍严格管理、精心组织保障有力几个方面谋求突破,实现大学生军训工作由"量"的普及到"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差异训练法是根据军事体育教学原则,在军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组织方式上实施区别对待,是对传统军事体育教学方法与训练方式的补充和创新。通过部队代职和院校教学评价体能抽测检验,对受训对象运用差异训练法进行教学与训练,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4.
任职院校军事体育课教学时间少、任务重,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各任职院校的特色,才能使培训出的人才“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相似文献   

15.
论军事体育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传授军体知识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军事体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应达到的目标,进而构建了军事体育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现代战争对野战生存教学训练的要求与现状,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有益于部队积极开展野战生存的教学训练,优化官兵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官兵的军事基础素质。  相似文献   

17.
加强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是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的现状,在对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教学大纲、确保培养质量、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培养制度等相关对策,对指导国防生军事教育训练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经模拟湿热环境训练的实验组和部队日常训练的对照组的12 min负重跑距离,证明本训法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482名18~23岁男性学员中,挑选长跑成绩近似的60名学员一一配对.实验组经模拟湿热环境下训练,对照组经部队日常训练.最后在统一场地、统一着装、统一考核,从而评定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12 min负重跑成绩比对照组好,成绩提升明显.结论:湿热环境习服训练对12 min负重跑有积极影响,在部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军体训练是一项利国利民、富国强军的世纪工程,必须在以胡锦涛同志为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21世纪高校学生军体训练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长期音乐干预对耐力测试成绩较差的男子大学生耐力训练和测试前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男子大学生的耐力训练和1000m跑测试前进行音乐干预,并在每个阶段训练后进行《主观锻炼体验量表》和每次测试前进行《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的测试,观察其训练和测试前的心理变化情况。结论:1、在训练中采用音乐干预,可以在训练的早期调节大学生在耐力训练中的畏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训练和比赛动机。2、只在测试前的准备活动中运用音乐干预对男大学生1000m跑的成绩和考前情绪影响不大,通过训练中和测试前的音乐干预,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大学生1000m跑的成绩和测试前心理应激能力。3、男子大学生1000m跑测试前的心理调控能力会随着体能、技能的增强和考试经验的积累而提高。但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音乐对运动调节的效果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