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教育与幸福感培养有着内在联系,而儿童作为社会的未来,学校在德育中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幸福感培养.在道德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培养儿童发现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从而促其成为能够感知幸福并创造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2.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幸福是一种精神状态,也可以说是接受教育的能力——接受教师教育影响的能力.这个论述表明,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当然,幸福感培养是一门高尚且高深的育人艺术,它必须有蕴涵人性的策略支撑.一年多来,在深入了解儿童的精神和心灵需求,调查研究儿童幸福感的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了培养儿童幸福感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含义,分析职前阶段幼儿教师的特点,提出职前阶段培养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提高职业认同感,树立学前教育专业自信;提升职业胜任力,加强读懂儿童的修养;在课程中贯穿爱的教育,夯实职业幸福的基础;培养终身学习理念,形成职业幸福的可持续动力;学会传递幸福,构筑幼儿教师幸福成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12,(3):1
幸福感是天生的吗?心理学教授段鑫星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想让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只有家长在孩子心里种下"幸福感"的种子,孩子才能收获幸福的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呢?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用实际的教子故事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幸福感是天生的吗?心理学教授段鑫星告诉我们。并非如此,想让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只有家长在孩子心里种下“幸福感”的种子,孩子才能收获幸福的能力。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呢?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用实际的教子故事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归宿。幸福感是美好体验、人生价值与社会和谐的综合,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统一。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有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等。培养胜任力,从胜任感中感悟幸福;增强效能感,从效能感中品味幸福;培养反思力,从自我超越中体验幸福;加强研究力,在自我成长中提升幸福;这些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们已经习惯于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对游戏的价值进行无限展开和剖解,其实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还在于其成就儿童幸福的潜质。儿童游戏的福祉,一方面会嵌入儿童学习与发展中,宏观而纵向地弥漫儿童终身;另一方面会以微观的形态发生于游戏的实际过程之中。这种微观的幸福,是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具身获得的,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快乐和实实在在的经验,它们超越物质、超越功利,直抵儿童的精神世界,需要得到成人的重视和守候。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微观幸福,是游戏者的权利,也是教育者所要追寻的。具体来说,教育者应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存在”的幸福感、“实现”的幸福感、“收获”的幸福感、“相遇”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一、概念界定 1.幸福教育的理念 幸福教育是指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感,激发和唤醒人的幸福意识,在培养人的生活能力的同时,培养人感受幸福的能力,提升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儿童幸福感研究对儿童幸福及其终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应该通过健康视角、家庭视角和学校视角等三个基本研究视角对儿童幸福感做全面的考察和探究.儿童幸福感研究的根本归宿就是"一切为了儿童的幸福",这也是教育所应担负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校德育是一种远离幸福的知性德育,生产的是道德智慧缺失的知识人真正的道德教育要以人的幸福为价值旨归,帮助受教育者生成道德智慧,使人从单纯的知识人变为幸福人幸福人的特质是成为优质自己,优质自己之人具有生命感、自主性、超越性和持久的幸福感道德教育要通过道德智慧来提升学生的幸福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幸福人  相似文献   

11.
学习困难儿童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学习过程中通常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幸福感普遍较低,教育的本义在于使人幸福,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受到来自家长、学校教师、自身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对多方面影响因素,要多管齐下,转变父母教养方式,优化学校教师教育,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从而提升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正>据瑞典当地网(thelocal.se)2013年4月10日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日前公布的发达国家儿童幸福指数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瑞典儿童的幸福感急剧下降。在2000年的儿童幸福感调查中,瑞典儿童的幸福指数位居第一;而在此次调查中,尽管瑞典各方面指标都达标,但远远落后于其他排名靠前的国家,如荷兰、挪威、冰岛和芬兰等。所有指标中,瑞典15岁学生学业成就的情况最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关于道德教育作用的深层探讨与定位。人在社会中生活是考察道德教育功能的主线。道德教育有三大功能:正义功能、意义功能与幸福功能。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是从社会入手,侧重于好公民的培养;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是从个人入手,侧重于好人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是从生活入手,侧重于创造幸福生活,由于社会与个人统一于人的生活,所以,幸福功能是正义功能与意义功能的综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儿童幸福”是古今中外教育者一直谈论的话题,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以“儿童为本”,指出了儿童幸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关注和研究儿童幸福感,追求教育的“儿童化”境界,为儿童提供生理、心理和伦理层面的幸福体验,让教育真正成为儿童幸福的来源,是教育者们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三大视角”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是幸福教育的核心。幸福教育要引领师范生对深层道德信仰的追寻。只有多领域地涉猎和深度思考,才能让他们确立科学的道德信仰,为幸福教育打下一个深层次的基础。在具体丰富的现实个人体验中,师范生得到道德成长,并在职业准备和职业实习中为获得幸福训练必要的技能,体验初步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郭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46-247
幸福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追求目标,班主任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此,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要深入贯彻幸福教育观的理念和思想,打破以往教育功利化趋势,回归小学教育本质,着重培养学生自信、合作、最优发展等幸福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学中,打造幸福的音乐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因此,教师应立足儿童本位的教学设计,关注幸福课堂表征的教学实施,改进缺乏有效应对的教学细节,这样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构建属于学生的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第二颗太阳。道德教育首先要有道德,即要让儿童尊严地生活,其关键词是人、尊重和自由。不尊重儿童是不道德的,放任儿童也是不道德的;压抑儿童的自由天性是不道德的,放弃必要的纪律和规范也是不道德的。道德与智慧相伴而行,道德引领智慧的方向,智慧是道德的应有之义。追寻道德教育的智慧,说到底就是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道德教育要让儿童快乐起来,让儿童学会创造,凝聚幸福的表情,过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儿童幸福生活是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一种总体上感到满意的生活状态。作为学校教育的新形态,正念教育通过形塑儿童生理幸福、心理幸福、德性幸福,增强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注重正念教育实践、培育儿童幸福素养,开发正念教育资源、增进儿童幸福体验,构筑正念教育生态、保障儿童幸福生活,是正念教育促进儿童幸福生活实现的可行路径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站在人本的角度,道德、生活、幸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道德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是道德的结果。生活论视域中的道德教育,当以引导人的幸福生活建构为根本,建构一种基于物质生活又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意义生活和道德生活。为此,道德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培养他们追求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道德教育建构人的幸福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